Skip to content

太監冒充猛男?這位野生叼盤大V竟被評為“當代魯迅”?

不久前,盧克文出席一場比亞迪的商業活動,在比亞迪後續的軟文中,作者將盧克文比喻成了“當代魯迅”。

2adc7fe687720652c6b434a831b70966

魯迅何人?民國第一批判文學家是也。盧克文何能?野生第一叼盤犬。把這兩人放在一塊,足矣載入2021網絡笑話手冊。

恰逢不久前,盧某因“同情恐X分子X登”,被全網封殺了半個月,得罪了新疆網友。結果記吃不記打的又搞出個“大棋論”,被央視點名批評,更是讓東北人罵的狗血噴頭。

ae88c5b68568454fe09837965e097662

有媒體曾點評,博學如馬克斯韋伯,也難以像盧克文把國際政治寫的這麽出彩。他確有武俠小說家的天賦,但其最大的優勢,是不需要為說出的謊言負責,可這次翻車了。

盧某的寫作思路,其實非常簡單。今天我就可以教你們怎麽寫腦殘文去收割草原上的死屍,反正你也割不到我和我在乎的聰明人,你不割也有別人割。

首先,你要確立一個“主線意識”,就是你的文章不管怎麽寫一定要圍繞一個主旋律,且要有一貫性。而這個“主線意識”植根於民眾的群體信息偏好,大多數人想聽什麽你就要寫什麽,而不是相反。

這個“主流意識”的市場一定要大、且安全持久。依我觀察,沒什麽比玩民族主義情緒更好的“市場”了,別的都沒戲。要突出西方國家邪惡和民族情緒正義,它們必敗、我們必勝,對比越強烈、越極端越好,越容易吸粉。

在寫作過程中,要考慮讀者屬性。偏愛這種信息的是人群中的大多數,閱讀門檻自然要降低、趣味性必須要提高,文字要簡單、甚至可以適度胡編,不能像秦暉、餘英時這樣的大學者引經據典、嚴謹論證,否則無法影響到廣大的庸眾。

盧克文中專畢業、寫武俠小說起家,這些在學術研究、分析複雜問題上是劣勢,但是寫公號韭菜文上卻是絕對的優勢。如果你想成為這個時代的網絡大V,最佳路徑不是大量閱讀學術經典,而是武俠小說。

當然啦,全靠胡編拚湊出的文章沒有更廣闊的市場,韭菜們雖然蠢但是一旦發現自己被蒙,也會暴跳如雷,最典型的就是至道學宮翻車事件。所以蒙人也要講究方法,最好用的就是“議程設置”。

善於搜集資料對寫作至關重要,真正的高手不光知道從哪獲取大量資料,還善於利用資料為自己預設好的觀點作證,盧克文作為一個非科班畢業、沒有係統性學習過國際政治學的業餘寫手,善用資料是他最大的殺招。

因為經常閱讀和查閱資料,西方的黑料對我而言並不難找。主要有三個渠道可以引用,一個是國外的左派媒體,比如NYS、NYT、CNN;第二是國內媒體,比如觀察者網、各種x媒;最後就是知網,搜索關鍵字即可,材料多到爆炸。

在這些材料裏麵找到符合“突出西方國家邪惡和民族情緒的正義”的內容搜集整合到一起,再加上一些不要太過頭的胡編,把邏輯串聯起來,一篇10萬加的爆文就有個雛形了。

總結起來,預設好符合“民族主義情緒”的主題,配以生動有趣、適當胡編的文筆,再搞一些“權威渠道”的材料。重點是,內容一定要夠爆炸、夠煽情,陰謀論不能少,邏輯隻要能蒙住大多數人即可。

隻要你善於學習和思考,按我這套方法論去練去寫,假以時日,你也可以成為像九邊、盧克文、遠方青木這樣的爆文寫手,別想得太複雜,沒啥難的。唯一困難的就是你要跟自己的人格作鬥爭,前提是有。

1799c86ab056f12a3d766c06032116c4

(這是王陶陶發的朋友圈,最搞笑的是這哥們最近準備換護照了)

這文有無學術嚴謹性不重要,能看出問題的也不會是文章受眾。實在被噴的不行,就罵這些人是恨國黨、公知、賣國賊,怎麽樣你都會占據道德製高點,更重要的是大錢到手了,管別人怎麽罵你呢。

說到這盧粉可能不樂意了,盧那麽愛國,你這不是惡意揣測嗎?踹什麽測啊,人家自己都在知乎說得明明白白:“利益是萬物之神,是人間所有事物背後的隱形鏈條….這輩子不太可能成為窮人了,已經看透了生活的本質。”

cf3072737addf6543d178899d60a6f89

首先,我從這段話中得出一個重要信息,就是盧克文對窮這件事非常在意。記得第一次看他的文章,裏麵自述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的各種經曆,住在15平米的小房子、在工廠裏打工還債,這些經曆給他留下了物質匱乏的陰影。

這種經曆我並不陌生,小時候我和父母住在城鄉結合部的平房裏,連買一張新床的錢都拮據不已,隻能睡在姥爺死後留下的床。平房裏沒有廁所,每次都要走一公裏倒尿桶。

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人,如果沒有受到良好的指引,很容易由物質的貧瘠感,轉化為精神的貧瘠感而走向歧途。在小學第一堂美術課上,我因為沒有彩筆而感到尷尬,下課的時候,我竟鬼使神差地偷走了鄰桌同學的彩筆。

回到家,父母見到我興奮地用彩筆作畫,立刻問我哪來的。我如實交代後,至今還能回想起父母臉上的那種焦慮感。第二天,我將彩筆還給了同學,父母破例用工資給我買了一盒昂貴的彩筆。

後來,家境逐漸好轉了一些。而父母對我“精神貧乏”的擔憂從未停止,父親經常會帶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給大同晚報上患白血病的小孩捐一點錢、給收破爛的老人買點吃的。

我們所出之力改變不了什麽,但父親卻堅信佛教那套,哪怕是微小的布施,也能削減物質上的貧乏感,產生有餘力幫助別人的“富足感”,這會大幅削減人的物欲,而欲望過剩則是痛苦的源泉。

對這套佛教理論我並不完全讚同,但我漸漸明白,精神上的富足不是讀了多少書、懂了多少人情事故,而是價值取向的多元。一個精神富足的人,能從信仰、尊嚴、人格、求知欲、同情他人中得到多種美好而充實的體驗,而精神匱乏的人隻能從財富和地位中得到快感,且不擇手段,就像盧克文所說的“利益是生活的本質”。

所以盧克文不會理解,為什麽有人會為了解放奴隸而拋灑鮮血、有人在火刑柱上被燒死也要堅持真理、有人拋棄榮華富貴遠赴萬裏之外取經度人、有人隱居深山不願做官與草木為伴?

對於人類社會的感性之美,盧克文可能隻會覺得傻X。骨頭太硬、人格太滿,隻會成為攫取利益的絆腳石,道德隻是裝點門麵時才有價值,所以他能寫出這種為世人所鄙的文章,還樂在其中也不足為奇。

物質的貧窮是暫時的,而骨子裏的貧窮則是無藥可救的絕症。想起北大一位老師書中的話,一個健全的社會是由一個個健全的人構成的。遺憾的是,精神貧窮的人實在太多了。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太監冒充猛男?這位野生叼盤大V竟被評為“當代魯迅”?

相关推荐: 影/生前最後畫面?阿富汗男攀美軍運輸機自拍片曝光

阿富汗神學士(Taliban,或譯「塔利班」)組織幾近占領全國,許多平民百姓湧往機場打算逃亡,甚至有人直接攀附在C-17運輸機的機身上,最後從高空墜地而亡。近日推特就出現「第一手」的影片,可見到有人自拍他跟一群人跳上一架C-17的右側機輪輪罩(Wheel 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