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山西暴雨90小時:河水決堤、萬人轉移、山體滑坡

  • 新聞

d9dabf8f967401a2495ac812e55099c0

2021年10月8日,汾河山西新絳段橋東村附近堤壩處決口成功合龍。 (視覺中國/圖)

水庫放水時,66歲的陳振福在路上被衝走,失蹤了。

那是一條連接至鄰村女兒家的路,水泥硬化過的,方便好走。陳振福每天7點多出發,走半個小時,過一座橋,到女兒家裏幫忙喂羊,11點多回家吃飯,往返兩端,已成慣例。他所在的山西省晉中市祁縣古縣鎮澗法村,10月3日開始下雨,雨勢不算“非常大”,陳振福仍去喂羊。

同天,山西省氣象局啟動暴雨四級應急響應。全省開始大範圍強降水,有18個縣(市、區)降水超過200毫米,51個縣(市、區)降水在100至200毫米之間。

10月5日那天,雨下得格外大,陳振福沒在中午返回,一直待到晚上。在過去的四天中,子洪水庫每天都會放水,村裏會提前在微信群通知,還有廣播。但是村裏有很多像陳振福這樣的留守老人,用老人機,或是不識字,農忙時便漏了消息。他的兒子陳存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父親早上過去時,那條路還是沒有水的。快到晚上,上遊放水量突然變大,但父親不知道,依舊走了同一條路,到橋上時,就已經下不來了。

20點左右,陳振福被困段家窯河段,被大水衝到河道裏麵後,他站在自己的電動三輪車上,抱住一棵楊樹,給女兒打電話求助。“我們就找了救援隊、消防隊,全過去,離我爸隻有10米遠,他們嚐試救了兩次,都沒有救上來,第三次就找不見我爸了。”

陳存祥說,父親被河水衝走,至今下落不明。

沿河村莊,洪水倒灌

雨勢連綿,河水上漲,汾河、沁河流經地域受災最為嚴重,建在河邊的村子麵臨著考驗。

暴雨問題在山西多點爆發。“我這裏收到的(求助),大多集中在清徐、孝義、介休、太原市裏,還有臨汾地區。剛才安排了一部分隊伍,去介休支援了。”山西藍天救援應急協調中心主任王新彥同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救援由各地應急管理部門安排指揮,民間救援隊以在本地備勤為主,配合做好人員與物資轉移工作。

澗法村建在昌源河邊,昌源河是汾河主要支流之一。一位該村幹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接到鄉裏通知,禁止村民靠近河邊。自5日起便在出村的路口,用車輛將路封住,派人24小時值守。7日那天,村裏幹脆雇了挖機,用土壘了一公裏左右的路障,“堆得厚厚的”,直接攔住了通往昌源河的路。

對於澗法村來說,情況還不到轉移村民那一步。“用不著撤離,村子裏麵沒事兒,主要是農田跟土地被淹,有一千多畝。”上述村幹部說。

他的電話半夜都響個不停,一天充兩次電也不夠。秋收到了,糧食讓水淹了,地裏還要排水;數戶村民的房子倒了,要把人喊走;水管斷了,村民喝不上水,“這都是大事情”。“我們村兩委幹部不在,現在我一個人,我也愁得不行,跑過來跑過去就一個人。”

汾河的另一區域性支流烏馬河,則給太原市清徐縣孟封鎮閆家營村村民們帶來了麻煩。

“豬淹死不少,羊也淹死不少,還有些牛,現在可以救。”接通電話時,閆家營村一名村幹部正拿著新買的雨衣回村,準備和十幾位年輕力壯的村民搶救家畜。其餘村民被禁止進入。一位身處外地的村民心係前線,了解情況後,贈送第一批15套雨衣雨褲,也有其他個人向村裏捐款捐物。

該村緊鄰烏馬河,村民於5日1點前已轉移完畢。上述村幹部說,在水進村之前,準備工作就開始了。4日晚,縣相關部門負責人抵村,市公安局也在每個道口配了一輛車,兩位幹警和兩位村民駐守,協助轉移,“當時離我們五六公裏遠的地方決口了,我們剛轉移完畢,離我們兩三百米的地方,又決口了”。

根據山西晚報報道,10月6日2時開始,烏馬河清徐段行洪流量超過130立方米/秒,遠超烏馬河清徐段20立方米/秒的承受能力,導致全線漫堤、多次決堤。截至6日15時,清徐縣已轉移7村共計1.3萬餘人。

需要轉移的,還有介休市(晉中市代管)洪善村的村民。10月6日,汾河水倒流進村,村裏地勢低,淹了三條街。該村的年輕人歐涵涵(化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最深的地方到了大腿根部。”相鄰的宋安村,河水上漲更快,最深處約有兩米。

最開始,她沒想到情況會這麽嚴重:“我們那確實很少下雨。”盡管此前有天氣預報,但直到洪水倒灌進村,大家才反應過來。“洪水倒灌,大家一般都會做一些防禦措施,比如說往門口弄點沙袋什麽的,但這次真的太嚴重了,沙袋也沒有控製住,不得已,最後全村都撤出去了。”

6日晚上,村委會組織村民集體撤離,水位已經高了,需要借助交通工具。有村民義務提供自家的挖機,多台挖機同時運人。後來,救援隊也到了,帶來了橡皮艇。

歐涵涵是23點多離開的,水深一米多,她坐著挖機轉移。同一台挖機上,除了他們一家四口,還有兩個鄰居。一路上,她聽見有人喊著“有沒有人”,確保無人被落下。大喇叭裏也傳來村委會的叮囑:“生命最重要”“做好防護,趕緊撤離”。臨時安置點設在村委會,地理位置較高,沒有被淹到。亦有縣城的好心人免費提供酒店住宿。

最令外界擔心的,是那些失去信號的村莊,沁河沿岸的臨汾市安澤縣就是其中之一。

“安澤沿線都是跟沁河走的,沁河水流量太大了,它衝著涮著泡著,那混凝土和瀝青路麵看著很好,實際上很危險,下邊兒全是空的。”安澤縣民兵藍天救援隊隊長連賀龍說。

當地情況較為特殊,橋梁基本都被衝斷,路麵多處坍塌,許多地方失去信號,沒有網絡。

10月7日上午,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連賀龍正準備出發。他們將倒四次船,到30公裏外的鄉鎮送衛星電話,“因為那兒已經一天一夜跟外界處於失聯的狀態了”。

cf40c5eddff95d1a89cd4ed2c1549e36

10月8日,山西省新絳縣體育館安置點的受災群眾。 (視覺中國/圖)

煤炭大省,地質隱患多

暴雨自10月2日晚,不停歇地下了近90個小時。直到7日上午,暴雨四級應急響應被山西省氣象局解除。

雨勢漸收,危機卻並未消止。山西省氣象局隨後提醒,由於此次降雨時間持續較長,部分地區與前期降雨集中區位置重合,易引發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城鄉積澇等次生災害。10月5日,晉中市、呂梁市、臨汾市發生多起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10月6日,山西省啟動省級地質災害Ⅲ級應急響應。

10月8日,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和山西省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太原、陽泉、長治西北部、晉中、臨汾北中部、呂梁東部和南部等部分區域,預警等級三級黃色,有較高地質災害氣象風險。

降雨是發生次生災害的誘因,山西省煤炭地質148勘查院工程師李淼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主要是)因為山西的地質條件不太好”。她在2018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到,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東部,地形高差大,地質條件複雜,水土流失嚴重,極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同時,作為一個資源型省份,山西也是我國的煤炭儲量和生產大省,每年提供全國四分之一的煤炭產量。常年的煤炭開采和開發,已造成了嚴重的次生地質災害,如地麵沉降、地麵塌陷、地裂縫等。

對於臨汾市蒲縣來說,煤炭就是毋庸置疑的支柱產業。該縣地下礦產資源豐富,其中以煤為最,全縣含煤麵積1360平方公裏,地質儲量181.7億噸。蒲縣荊坡村村民周奉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地務農者少,打工者多,年輕人多從事運輸行業,主要就是拉煤。

“這邊幾乎沒什麽地(農田)了。”周奉洋說,蒲縣很小,有一條東西走向的主街。隨著擴建修路,荊坡村與縣城逐漸連在一起,距離主街不過幾百米,更多地被稱為東關。

4dc5907e8c82e43c6911fc13fd1b7a6c

10月7日,山西晉中持續降雨,多地發生山體滑坡。 (視覺中國/圖)

10月5日深夜,次生地質災害最先在該縣出現。根據央視報道,該縣荊坡村山體滑坡,導致5人被埋,其中4人遇難。據了解,遇難者均為值班交警。周奉洋告知,滑坡地點離自己住處約兩公裏,是本縣交警大隊城關中隊駐地。地圖顯示,中隊背後為蒲縣東嶽廟景區,靠近國道。

10月6日,南方周末記者向該交警大隊致電詢問,未獲相關信息。據其官方微信公眾號“蒲縣交警”,10月1日,蒲縣公安局局長席俊峰和蒲縣交警大隊長申紅星一行,曾至蒲縣東嶽廟視察景區道路交通安保工作,隨後,申紅星前往城管中隊,查看淤堵的泥漿和大雨衝塌的院牆,叮囑壘牆的工人一定要結實,確保一線執法人員安全。

10月6日上午,蒲縣五十孔窯發生山體滑坡。一位本縣居民向南方周末提供的視頻顯示,在滑坡發生的瞬間,一輛白色雪佛蘭開過,又刹車停住,被傾瀉而下的泥土兜頭蓋住。後來有蒲縣居民看到,那輛沾滿泥漿的白車在鬧市出現,車主平安無礙。在蒲縣,這輛車被廣為議論,稱為“蒲縣塌方幸運車”。

該縣奧體中心安置點一名工作人員7日告知,五十孔窯處正在搶修,道路還沒有疏通。據他介紹,蒲縣地形是兩邊夾山,處於山溝位置,縣城邊緣的居民受災較重,奧體中心在中央位置,現有五六十人在此安置,場所可以容納上百人。

同樣是在10月6日,山西暴雨帶來的問題,在互聯網開始擴散、發酵。

祁縣網友“豆子”發現家鄉有橋梁塌陷,部分鐵路路段也遭衝毀。“一些農村留守老人還沒有轉移出來,情況嚴重。我們這邊很多縣城都出現問題了。”她非常著急,自發在微博發布各地求助熱線,評論區得到了多地網友留言響應。

網上流傳起一份互助文檔,填寫情況即可求助。線上誌願者們分為三組,分別負責搜集信息,錄入文檔;核實信息;聯係搜救隊,在救援成功後,通知相關微博刪除救援信息。

在文檔第二欄,澗法村的陳存祥留下了自己的信息,尋找失蹤的父親。

陳振福失蹤的消息,上述該村村幹部第一時間便已知曉,“當天我也在場”。消防隊帶著無人機,沿著河道上下遊走了一遍,沒有找到。救援隊走後,村裏沒能組織搜救,“晚上兩點多的時候,接到鄉裏通知,下麵怕出事,我又下來,跟他們把這個路給封住了。”

由於河道兩邊,所有路、村全部被封,家人無法進入。

陳家人迫切希望找到老父親,“不知道是否還在他落入水的地方,還是說已經被帶到更遠的下遊去”。陳存祥寄望於網絡,擴散這條消息,如果下遊有人看到那位穿著藍色雨衣的老人,可以及時聯係他。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山西暴雨90小時:河水決堤、萬人轉移、山體滑坡

相关推荐: 立院LIVE》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現場直播中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現場直播中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立院LIVE》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現場直播中相关推荐: 11月起入境美國須完整接種 歐盟、佛奇籲納入AZ疫苗美國政府日前宣布,11月起外國旅客須完整接種疫苗才能入境,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呼籲應允許接種AZ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