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研究 徹底扭轉經濟學家認知

  • 新聞

a20da0de0751upbQHkfY

美聯社報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德的最低工資研究,徹底扭轉經濟學家的認知,而卡德的最低工資研究采用“自然實驗”,這種實驗的問題是,有時很難分辨因和果。經濟學者對這類問題常說“相關不能證明有因果關係”。安格裏斯特和因本斯研究出統計方法,繞過這個問題,並更精確判定自然實驗的因果。

經濟學人雜誌曾提到,1992年一份針對美國經濟學者組成的“美國經濟學會”的調查顯示,當時有七成九的成員同意,用法律規定最低工資,會使年輕低技能勞工失業率上升。他們的認知大致基於經濟學傳統供需觀念。

不過,到了2000年,美國經濟學會隻有四成六成員同意最低工資法會推升失業率,這基本上是因為卡德和已故研究夥伴克魯格的研究。

卡德還發現,新移民到來會使本地出生的勞工收入提高。為了研究移民對就業的影響,卡德探討古巴政府1980年突然決定讓想移民國外的人離開之後,有12萬5千人離開古巴,美國佛州邁阿密勞動市場究竟發生什麽。這件事造成邁阿密勞動力增加7%。卡德比較邁阿密與另外4個城市的工資和就業變化,發現邁阿密低教育程度居民並未受到負麵影響。

卡德的得獎研究是與克魯格合作進行。克魯格2019年過世,享年58歲,他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30年,曾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政府的勞工部首席經濟學家,也曾在前總統奧巴馬政府財政部任職,後來成為奧巴馬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諾貝爾獎不頒給已過世者。

3諾獎得主 創經濟學信度革命

二○二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於台灣時間昨日傍晚揭曉,國內學者指出,卡德著名的研究即是基本工資的提升不會提高失業率,而安格裏斯特、因本斯則是以因果關係研究,為公共政策研究作出重量級貢獻。

卡德在勞動經濟學領域相當知名,他透過自然實驗分析最低工資(也就是台灣所說的基本工資)、移民、教育等議題。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卡德最知名的研究,就是在一九九○年代初期研究最低工資與就業率的關係。

過去經濟學觀點認為,最低工資的提高雖然讓員工的收入提高,但企業雇用成本也會增加;但是卡德以新澤西的速食業為研究對象,發現最低工資提高後,速食業的就業率並未連帶降低,這也成為國際間最低工資相關立法的有力論點。

卡德使用的自然實驗法,在安格裏斯特與因本斯手中更進一步,為計量經濟學作出巨大貢獻。經濟學者指出,經濟學研究在近年來曆經方法上的重要轉變,從傳統的統計推斷、轉變到因果關係分析,學界甚至將其稱為“信度革命”。

師大企管係教授徐美指出,“因果關係”的分析,除經濟學研究外,包括勞動政策、教育政策等公共政策的研究都可以應用。她舉例,例如基本工資調漲對勞工的實際影響為何,就可以“受惠於調漲政策”與“未受惠於調整政策”兩組,分別在“調漲前”與“調漲後”的狀況加以分析。也就是說,安格裏斯特與因本斯的“因果關係”,能將兩個以上的變數連結在一起。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簡錦漢表示,安格裏斯特與因本斯的研究確立“因果關係”概念,對公共政策的形成與研究影響非常大,對公共政策或財政研究方向、方法有顯著影響。假設有一項公共政策,研究者可利用某一項改變,觀察人們對此政策作出什麽反應,借此分析因果關係;簡單來說,其研究不隻是方法論,也將因果關係的概念,帶入經濟學等領域。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研究 徹底扭轉經濟學家認知

相关推荐: 他走了,他是文革中第一個被打死的校長丈夫

老編的話 百歲老人王晶垚先生走了。他離休老幹部的職業生涯平淡無奇,他的另一個身份卻令人念茲在茲——他是文革中第一個被學生打死的卞仲耘校長的丈夫。 1966年8月5日,卞仲耘校長被自己的學生——北師大女附中紅衛兵打死。次日,王晶垚先生做了這輩子最正確的一件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