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國供應鏈有多依賴中國 看看這裡就知道了

美國目前正陷入一場罕見的供應鏈危機,港口嚴重擁堵,數十萬個貨櫃積壓在海上,一些商店甚至出現了商品短缺、貨架越來越空的現象。這固然與疫情之後美國消費需求大增、勞工短缺等很多國內因素有關,但與此同時,美國本土製造業產業空心化、產業鏈嚴重依賴中國也是造成目前這場供應鏈危機的根源之一。

在美國對中國大幅加征懲罰性關稅三年多之後,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出口今年以來開始大幅攀升。據中國海關在其官網上本星期公布的統計月報數據,除了1月份外,自2月份以來,對美出口月月遞增,從2月份的2千3百多億人民幣逐月穩步增長到上個月的3千7百多億。若以同比計算,對美國的月度貿易順差上個月以420億美元創下了新的記錄,同比增幅高達約30%。

2018年4月,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對價值約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25%關稅的計劃。中國在第二天做出回應,提出對同等的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進口關稅。此後,川普政府又在當年7月公布了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的計劃。

由於統計方式不同,美中官方有關兩國貿易的統計數據時常會出現差距,美國統計局尚未公布9月份的數據,但到8月份的數據也顯示,來自中國的貨物貿易從2月份的340億元,增加到8月份的420億美元。

20211023085048429

2019年12月12日,一名工人在中國天津港附近的物流中心駕駛一輛載有貨櫃的卡車。圖片來源:路透社

20211023085048308

2021年1-9月中國對美出口商品金額

美供應鏈過度依賴中國

觀察人士指出,美國港口目前出現的歷史罕見的大擁堵從某一角度反應了美國所面臨十分嚴重的供應鏈問題。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供應鏈管理系商業教授戴爾·羅傑斯說,多年來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遠遠多於對中國的出口。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舉例說:「奧克蘭港是一個出口港。該港曾經是美國第四大繁忙港口,但是在過去的四年裡,從第四下降到第九,就是因為美國對亞洲的出口比進口少得多。」

批評人士認為,美國製造業對中國的依賴是供應鏈危機的根源之一。美國阿肯色州參議員湯姆·科頓上星期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說:「問題的根源在於,30年來,我們將大量製造業工作崗位轉移到了中國。如今,為您的孩子買一件家具、衣服、鞋或玩具、或不是來自中國的聖誕裝飾品都不容易。」

戰略諮詢公司阿特拉斯組織(Atlas Organization)的創始人喬納森·沃德(Jonathan Ward)說,美中貿易過去二十年來的模式就是,美國在中國建一個供應鏈,然後大量進口,這種現象必須改變。他在接受美國之音電話採訪時說:「這在二十一世紀對美國來說這樣的未來是無法持續下去的,我們必須重建美國的工業基礎。」

密西根大學教授斯里達爾·科塔(Sridhar Kota)和行業智庫MForesight的專家托馬斯·馬奧尼(Thomas C. Mahoney)在一份題為「這裡發明,那裡製造」的研究發現,美國的對外依賴不僅限於低成本的商品,它沿著價值鏈向上延伸,而中國是其中大部分的關鍵。

這份研究報告說:「在多個行業中,美國已經失去了工業公共資源,即維持實體產品創新的集體研發、工程和製造能力。」他們指出,中國搶占未來技術發展和全球高科技產業主導地位的戰略應是美國的「衛星的時刻」,美國應傾舉國之力重振製造業。前蘇聯在1957年先於美國發射人類首枚人造衛星,美國受此震動後大力趕超。

該報告的結論說,「而除此之外的另一種選擇是,創新和製造能力繼續退化,導致美國成為無力支撐頂級軍力的二流經濟。」

儘管美國各界近年來越來越意識到供應鏈依賴中國所帶來的潛在的巨大風險,但有跡象顯示,關稅到目前為止遠遠沒有令兩國經濟脫鉤。堪薩斯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張嘉琨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員薩曼莎·沃瑟姆斯(Samantha Vortherms)上個月的一份研究報告說,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的關稅在2018年至2020年間上漲了六倍,但真正退出中國的美國公司則很少。在對500家在中國設有子公司的美國大型跨國公司進行了調查後他們發現,大多數美國公司沒有退出中國,只有7%選擇退出中國。

美欲重整兩國貿易關係

自美國2018年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以來,美國是否應該以關稅作為對華施壓的手段一直飽受爭議。美國方面的貿易數據顯示,自關稅提高之後,兩國貿易逆差有所減少,但批評人士也指出,這一懲罰性措施也傷害了很多美國公司和消費者。

在經過長達數月的評估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本月初正式闡述了拜登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釋出不失強硬的信號,指出拜登政府幾個月來對美中貿易關係進行了全面評估,認為關稅仍然是重要手段。她在有關中國貿易政策的一次公開講話時表示,中國未能全面履行與川普政府達成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方將保留以關稅促其信守協定的權利。

美中兩國在2020年1月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根據該協議,中國在未來兩年內增購至少2千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但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今年8月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協議在今年已經進入第二年,而中國的採購額仍遠低於協議金額。報告說,美國的數據顯示,中國進口的商品價值僅占應達到目標的60%。

此外,華爾街日報上個月的一篇報導說,拜登政府現在將矛頭對準了中國政府廣泛實施的產業補貼行為,此舉可能導致拜登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新的制裁。報導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說,美國還希望能與歐盟、日本和其他盟友合作,在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對抗中國的補貼舉措。

世界貿易組織本星期三開始對中國進行貿易政策審議,美國駐世貿組織臨時代辦畢斯比(David Bisbee)在第一天的發言中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年來加倍採取國家主導的非市場貿易方式,損害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工人和企業利益。

「美國口罩製造商協會(American Mask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最近指出,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前,中國進口口罩批發價為十美分到20美分,在大流行最嚴重的時候,漲到1美元一個。在美國本土製造商加緊生產口罩後,中國大幅削減價格,每隻口罩只賣一美分。該組織指責中國政府在政府補貼口罩成本,企圖「擠垮外國競爭對手」。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本星期再次表示,拜登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將致力於重新整合美中貿易關係,為美國勞工和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戴琪在與勞工部長馬蒂·沃爾什(Marty Walsh)星期二共同主持一次勞工諮詢委員會會議時強調了中國的非市場化政策如何傷害了美國的勞工和各經濟部門的利益。

中國問題專家、《中國之勝利願景”China’s Vision of Victory”》一書的作者沃德說,美中貿易在很多方麵塑造了冷戰後的世界經濟,但是對21世紀來說這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基礎。他說:「我發現很多美國公司正在開始在美國投資建先進的工廠,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例子包括特斯拉,還有沃爾瑪,沃爾瑪計劃在美國投資數千億美元。」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美國供應鏈有多依賴中國 看看這裡就知道了

相关推荐: 政治動機昭然!陸禁台釋迦、蓮霧 謝長廷:台日應速啟動談判交涉

2018年農委會補助台東地區農會開發以冷凍釋迦創新方式行銷海外。   圖:行政院農委會/提供(資料照片) 對於中國大陸宣布暫停台灣釋迦及蓮霧輸入,駐日代表謝長廷今天(20日)在臉書評論,指中國「政治動機昭然」;並指出台灣曾在日本推銷冷凍釋迦果,再來應迅速啟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