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牆內各種鼓噪謠傳武統一觸即發 從下而上的壓力

  • 新聞

兩岸局勢緊張之際,台海即將開戰的謠言在中國甚囂塵上,雖然中國官媒做出澄清,但討論仍然持續。學者向德國之聲解釋,為何中國民眾會“過度解讀”?

539c016533dd77c8613fa96e3b0d2f2c

台海情勢緊張,中國商務部前天發文鼓勵家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被自媒體或網民解讀為與台海軍事戰爭有關,引發猜測。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社會近期謠傳解放軍將“武統台灣”的假信息,像是“鼓勵儲備物資,國家要備戰打仗?”、“召回退伍軍人”及流傳坦克車進入市區的視頻等等,甚至有少數台灣人被中國朋友問及“是否要開戰?”,宛如台海戰爭一觸即發。

這些謠言與中國商務部的一則通知有關。中國商務部上周稱,為確保供需平衡,鼓勵家庭儲存生活必需品,以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但此通知引發許多人與台海緊張情勢連結,導致許多超市都出現搶購物資的現象。

上周,網路上也傳播著一篇“統一後,台灣省買房怎麽選?”的文章,加上更早前,國台辦副主任劉軍川10月底稱“統一台灣後”的台灣財政收入“盡可用於改善民生”,都引發中國網民高度討論統一台灣的可能性。

麵對民眾的反應,中國官媒隨後多次澄清,稱這是“民眾過度解讀”。中國《解放軍報》旗下微博賬號“鈞正平工作室”發文稱,許多網絡平台傳播著一條不同人武部向預備役退伍軍人發送短信,說什麽“做好隨時召回準備”的截圖,“經向有關部門核實,此信息為謠言”。

ee8d6b124c7bf7f61260a012554b786b

今年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展示軍機。

多個報導也稱:“這是因敏感時期,輿論被放大的表現”,中國《經濟日報》則發文指:“(商務部)通知的本意就是怕疫情散點突發讓人們措手不及,大家想象力不要太豐富!”

就連一海之隔的台灣,官方單位也對此辟謠,台灣國安局長陳明通澄清,中國糧荒疑慮囤物資是為了防疫,與武力攻打台灣沒有關係。台灣社會則並未有緊張氣氛,也未有關於“中國武統台灣”的討論。

為何“過度解讀”?

專研中國的學者普遍認為,這次有關中國將武統台灣的討論,應該是純粹來自於民間的誤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指出,中國民眾對政府聲明的過度解讀和極端猜測,來自於長期的心理因素,也就是長期傾向用強迫或武力方式實現台灣統一。

他向德國之聲解釋,“(武統台灣)的聲音在中國社會一直都比較明顯,這種主張甚至超過官方,因為‘武統’對中國政府隻是一個選項,而且是最後手段”。

有關“武統台灣”的發言,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曾於2019年的《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表示:“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幹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今年,習近平在辛亥革命紀念講話上則重提“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

另外,李明江指出,中美在台麵上的戰略博弈以及中國軍機頻繁在台海的活動,會給中國民眾帶來錯覺,誤以為“政府在為收服台灣做準備,軍事行動可能會發生。”他並補充,對中國人而言,“台獨”實質化的越來越明顯,因此也容易過分解讀中國官方信號。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所所長曾怡碩也認為,民間針對官方通知的目的有些討論無可厚非,但他強調,這些虛假信息經過官方澄清後,有無進一步屏障或禁止才是重點。

官方默許的討論

曾怡碩向德國之聲表示,中國在對外澄清“武統”為謠言後,持續允許社會上討論相關信息,對內就能起到“民族主義動員”的效果,而對外如台灣及美日則有“恫嚇作用”,對中國而言可以在不用背負罪名下,達到認知作戰的效果。

他解釋,隨著中國內部的情勢動見觀瞻,這時候,任何的討論都會受到海外媒體高度關注,因此相關信息就容易被引用和傳播。並說:“這對中國而言,就是‘我已經表明這是假信息,你要說我對你認知作戰?沒這回事呀!’但卻可以持續進行。”

相關謠言為何在中國網絡上持續被討論,李明江則解釋,民間與官方對統一台灣的論述,態度大方向一致,純粹是“統一的力度和時間點”的討論,因此不會像其他敏感問題被禁止或直接屏障,而是可以溝通的事。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犯罪學副教授張耀中博士(Lennon
Chang)則向德國之聲表示,中國網路審查的重點是對國家有害的言論,某些程度還是有“中國式的言論自由”,“對中國利益無害的話,不會被禁止流傳”。

李明江強調,中國官方澄清的目的就是不希望兩岸和台灣問題在中國社會造成恐慌,要民眾理性,不要覺得戰爭破在眉睫。並指出,中國網絡上幾乎每天都會出現跟台灣問題有關的文章,中國政府在重要會議時一定會給出一定的篇幅談台灣問題,媒體也會進行分析。

他向德國之聲說:“這次謠言應該純粹是民間的過度解讀,不需要官方刻意暗中營造或引導。”

由下而上的統一壓力

不過,中國社會對“武統”台灣的聲音仍會對政府帶來壓力,李明江說,“這是為何中國領導人在台灣問題上,沒有讓步的空間,因為中國民眾絕大部分在這問題上是強硬的,因此政府不可能去違背民意。”

但是否代表民間壓力可能會促使政府做任何動作,曾怡碩則認為不太可能,他向德國之聲說:“中國從下而上的壓力,通常也要上麵(官方)允許,若上麵不允許,網絡上也會化為無形,這被稱為‘可調控的網絡民族主義’。”

不過,他強調,有關“統一後”的論述,則是傳統的統戰方式,藉此拉攏能拉攏的對象,也就是海外華人社群及台港澳人士,而對內,則是台商及在中國留學的台灣人。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牆內各種鼓噪謠傳武統一觸即發 從下而上的壓力

相关推荐: 15年房客退租前做這事…讓房東目瞪口呆 網友紛喊:太神啦

房客租屋的禮節沒有成文規定,有時房間租出去,對屋內的環境維持會做到什麼地步,常常都得看個人行為。最近日本一位房東,就遇到底下房客做了一件事,讓他忍不住稱讚對方「根本是神」。 根據日本媒體「grape」報導,日本不動產投資家「束田光陽」最近在個人twitter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