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多種災害紛至 中國專家憂:未來恐遇「前所未有」極端天災

  • 新聞

phpzRkrvH

中國今年10月飽受多種自然災害侵襲,中媒統計,單月所有自然災害共造成896萬8000人次受災,農作也嚴重受損。。圖為中國山西省10月連日暴雨景象。(圖取自微博)

首次上稿 00:03
更新時間 05:5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今年10月飽受多種自然災害侵襲,中媒統計,單月所有自然災害共造成896萬8000人次受災,農作也嚴重受損。不過,根據專家指出,未來30年中國東部地區遭極端天氣災害的頻率還會更高,專家也擔心未來「很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中媒報導,今年以來,中國先後遇到強風、大降溫、沙塵暴、暴雨、極端高溫等災情,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孫劭長期從事極端事件與災害風險研究,他指出,研究表明,未來30年中國東部地區遇到極端高溫、降雨的頻率將持續上升,城市氣候風險不斷加劇。

孫劭憂心地說,近年來全球都出現極端氣候造成的天災,「未來我們很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他指出,未來30年,中國河北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西部和廣東省西部地區的高溫事件發生頻率將大幅上升,即便在最理想的「低排放」狀況下,中國東部平均高溫日也會從9.3天上升到16.4天,全中國有10%的國土面積將面臨超過30天的高溫天氣。

孫劭指出,若在中等排放(即目前狀況),中國東部89座城市有50座高溫日數將增加50%,其中37座在100%以上。

降雨方面,孫劭指出,低排放情況下,中國東部平均強降雨日數也會從16.5天增至17.9天,年均超過30天強降雨的國土面積從4.4%漲至10.2%;中排放情況下,中國東部地區89座城市有63座強降雨日會增加10%,其中16座增加20%以上,致災風險大大增加。

孫劭的研究表明,未來中國東部地區人口、財富將持續增長,極端天氣頻率增加,將導致中國東部三大都市圈成為氣候變化影響社會經濟的熱區,亟需要中國當局高度重視。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多種災害紛至 中國專家憂:未來恐遇「前所未有」極端天災

相关推荐: 25人打到沒稀釋BNT 卓冠廷曝發生「這些」症狀 直言:新北市府要負責

台灣智庫民調中心主任卓冠廷。   圖:卓冠廷提供 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負責的「鶯歌永福接種站」,27日發生BNT疫苗沒有稀釋就打到民眾身上的情形,台灣智庫民調中心主任卓冠廷接獲民眾反映指出,這些民眾有施打部位紅腫、頭痛症狀,呼籲:「新北市衛生局人員要介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