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拜登屈服?沙利文稱放棄改變中國 傳遞什麽信號?

  • 新聞

11月9日,據《多維》報道,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7日播出的專訪視頻中,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我認為,(美國)以前對華方針的一個錯誤是,認為通過美國政策的實施,我們將達到對中國體製的根本轉變。這並不是拜登(Joe
Biden)政府的目標。”沙利文同時表明,美國對華政策的目標是創造條件,“兩個大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可以在國際體係內工作”,並且“我們希望這種共存的條件有利於推進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

眾所周知,美國與北京交往,推動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其中有一個根本政策目標就是希望中國大陸可以像台灣、韓國一樣,在條件成熟時可以由威權體製向美式自由民主體製轉變。對於深具傳教精神的美國來說,讓大中國走上美式民主製度,是美國對人類製度文明建設的偉大勝利。

現在沙利文突然說“對中國體製的根本轉變,並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標”,確實是一種比較新鮮的政策表達。難道美國向中國傳教(信仰西式民主政治)的精神方向變了?現在下這種判斷或許還為時尚早,畢竟向全世界“傳教”是歐美的文化傳統,要從根上改變這種傳統並不容易。

那麽沙利文為何此時會說出這樣的政策方向轉變,結合近幾年中美關係和中美兩國國內政情的變化,應該有以下幾種因素促使拜登政府對中美關係作出新的政策思考。首先是中國依然堅定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並且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提出四個自信(製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明確表示不會走西式民主之路,基本斷絕了西方對中國製度變革的幻想。

其次,2019年的香港反修例(顏色)革命失敗,讓美國明白在中國進行製度顛覆的機會很小,希望渺茫。2019年的香港所謂“革命”(騷亂)不僅沒有引起中國民眾的積極響應,反而讓14億人同仇敵愾,對香港極端民主派及其背後的英美勢力極其反感,深惡痛絕;最終北京主導推出港版國安法,讓香港恢複秩序,回歸寧靜——中共由此深獲民心,贏得14億人更多支持。

其三,今年7月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訪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與其會談時向美方提出了三點基本要求,也是中方堅守的三條底線:第一,美國不得挑戰、詆毀甚至試圖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製度。第二,美國不得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第三,美國不得侵犯中國國家主權,更不能破壞中國領土完整。這三條底線是中國與美國發展關係的基礎,拜登政府應該已經感受到了北京對此的嚴重關切和堅持。

就美國國內而言,美國保守派似乎進入意識形態反華亢奮期,他們打著自由民主的旗號對抗中國,似乎要重走與蘇聯對抗的老路,好像打出“民主”的大旗就可以顛覆中國的現有製度,讓美國再一次贏得冷戰勝利。但務實的美國人明白,用對付蘇聯的那一套對抗中國,作用不大,美國需要找到與中國打交道的新模式。

沙利文此時提出不期待“對中國體製的根本轉變”就是要讓美國民眾,特別是活在過去的保守派明白,大搞意識形態鬥爭的老方法對中國幾乎無用;美國要應對中國崛起的新現實,需要轉變原來的思路,勇於探索適應新環境的與中國既競爭又共存的新方法。這也是對美國民眾提出新要求。

當然,沙利文此時提出對華政策新說法主要還是要向北京喊話,亮明拜登政府發展對華關係的新走向。具體分析,沙利文或希望向習近平傳達三點信息,一是華盛頓考慮了北京對發展中美關係的底線要求,並承諾拜登政府不會再“試圖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製度”。這算是對北京呼聲的善意回應。

二是,美國在思考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並嚐試進行新的探索。中國複興,國際環境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對各國來說都是新的機遇與挑戰,對主導國際秩序幾十年的美國來說,更是挑戰大於機遇。如何應對這一挑戰,顯然以沙利文為代表的美國有識之士也在開動腦筋,超越自己的過往並做出新的改變。美國樂意往前走,這對中國來說自然也是好事,建設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

三是華盛頓在為今年年底前的習拜會創造條件,向習近平傳達發展中美關係的積極信號。理性的拜登政府明白,中美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兩國關係不能陷入惡性競爭,否則整個世界都會遭殃。為發展中美關係的大局考慮,習拜會十分重要,拜登政府要在“重塑”中美關係方麵有所建樹,需要做好中美元首外交。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拜登屈服?沙利文稱放棄改變中國 傳遞什麽信號?

相关推荐: 大陸建材漲價 民眾:裝修晚半年多花五六萬

大陸建材商品近來紛紛漲價,有民眾透露之前裝修預計25萬元(人民幣,下同),現在要在30萬元以上。 據中新經緯10月30日報導,「十一」假期後,多個建材家居企業發布漲價通知,涉及水泥、玻璃、陶瓷、家居等領域。華鵬陶瓷發布調價通知函,自10月26日起,全系列價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