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政治高壓新聞自由 連胡錫進都受不了了

  • 新聞

64169d1b92273c34d0e03676410d07c4

11月8日記者節當天,中國媒體《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發文稱,自己經曆了傳媒業的變化,深感做媒體越來越難。社會對媒體的要求、寄予的希望很高,但很多人對媒體的根本性質、它為推動社會進步所應扮演的政治角色並不了解。

他指出,從報紙到廣播到電視再到互聯網,都是西方發明的,其中自帶了西方的體製因素和價值觀。傳到中國,我們一方麵要使用好它們的傳媒屬性,一方麵又要將它們“中國化”,使之契合中國的政治體係和價值體係。這意味著中國的媒體人必須是一群探索者,而且他們承擔的是中國探索最艱難的部分之一。

胡錫進表示,探索注定是中國媒體人的集體擔當,怎樣做得讓中國媒體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在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偉大複興中扮演一個積極有作為而且恰當的角色,這是中國媒體人獨有的使命,世界上沒有經驗讓我們模仿。改革開放以來,媒體人一直與國家的偉大探索同步,而且經常站到了時代潮的潮頭。

但他也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媒體從業者受到的限製在增多,這些幹預絕大部分來自宣傳部門之外的政府職能部門和各地政府,以及有影響力的各種機構。他們出於各自工作的考慮,要求媒體對他們的工作給予服務式的緊密配合,不斷提出媒體該報道什麽,不該報道什麽,特別是他們遭遇負麵輿情時希望媒體沉默,幫著事態降溫。

胡錫進稱,這樣的具體要求總體上呈增多之勢,對媒體的工作形成了越來越大的幹預力,壓縮了媒體自我探索支持國家推進路線方針政策的空間。

他並指出,多數情況下是政府部門或地方上某個不嚴謹的表態或者某個不當決定捅了簍子,媒體犯的“錯”往往是報道了該事件,形成了所謂“炒作”。他認為,這個時候應當承擔責任的是差錯的源頭,而不是媒體。

胡錫進表示,社會有必要更加尊重媒體和媒體從業人員,但現實中這樣的尊重顯然不夠。對於近期一個政府部門“約談”媒體的公開報道,他表示,按說即使約談媒體,也應當由宣傳部門來做,這不是政府某個職能部門的權力。背後的原因恐怕是有的職能部門對應當尊重媒體的意識不夠強。

他最後指出,媒體乃“公”字當頭,非私營機構,雖然分工不同,但守衛的是中共所交給的輿論陣地。希望包括政府在內的整個社會不斷給予媒體支持、包容和鼓勵。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政治高壓新聞自由 連胡錫進都受不了了

相关推荐: 全球告急!汽車巨頭14家工廠被迫停工,什麽情況?

芯片短缺,對全球汽車產業的衝擊,仍然沒有緩解的跡象。 近日,本田宣布,預計8~9月在日本的工廠汽車產量將比原計劃減少6成。此前,通用、福特等多家工廠在此因為“缺芯”而停產。因車輛供應不足,今年8月份,美國汽車平均售價已超過4.1萬美元,創曆史新高。 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