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鴻海金雞為何面臨大股東賣壓?曾被看好中國市值最大,工業富聯股價如今剩不到12元

根據《財訊》報導,3年多前,工業富聯光速過會,震撼全台;但掛牌之後,數個月內就跌破發行價,今年,前十大流動股東多選擇減持。這件事,對鴻海股東會有什麼影響?

《財訊》報導指出,2018年6月8日,鴻海集團旗下第一家在上海A股掛牌的公司—富士康工業富聯網(簡稱工業富聯)在上海A股敲鐘上市,當時這家公司只花了36天,就得到中國證監會發審委首次公開募股的審批,博得「光速過會」之名。陸媒當時預期,工業富聯有機會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公司,台灣股民也曾因為買不到工業富聯的股票,找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求助。

跌破發行價 短期難解套

《財訊》報導指出,中國證監會還對工業富聯設下第2條防線:上市3年內,如果股價20日低於每股淨資產價值,主管機關就可以要求工業富聯、鴻海以及公司董事、高階主管買回工業富聯股票。

沒想到,工業富聯上市後,4個月後就跌破發行價,時間長達3、4個月;也因此,原本今年6月8日可以鬆綁的鎖定期,必須延後到12月8日。

然而,相較於鴻海手握工業富聯約8成股權,卻根本無法動彈,工業富聯可以自由流通股份的前十大股東中,則出現明顯減持狀況。今年9月30日最新報告中,持有可流通股份的前十大股東中,有6家主要股東減碼;如其中原本持股最多的深圳深超光電,在招股書中也承諾3年不賣股,今年3月31日,還持有4.03億股,但今年解禁之後,9月30日只剩下2.73億股;其他如FGLP、共青城裕鴻投資管理合夥企業、Golden Frame等原本限售的大股東,也都出現期滿減持現象。

不過,根據《財訊》報導,今年9月22日,鴻海以重訊公告,工業富聯以不超過15億元人民幣,不低於10億元人民幣的金額,以每股不超過17.95元人民幣的價格回購股份。以上限計算,根據工業富聯公告,至少可買回5571萬股。顯示大股東無畏市場減碼,展現力挺決心。

大股東力挺 本益比仍低

《財訊》報導指出,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新浪網的資料,目前中國股市給工業富聯的本益比為11.79倍,股價淨值比為2.1倍;但同樣屬於製造業,中國股市給鴻海競爭對手立訊的本益比,則為39.65倍,股價淨值比為8.9倍。

再從業績表現來看,工業富聯今年前3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8%,每股盈餘為0.55元人民幣,淨利率為3.6%;但同一時期,立訊的淨利率卻有6.3%。只能說,在電動車大計實現之前,電子產品製造才是鴻海的生存命脈,工業富聯股價在中國為何長期低迷,值得投資人注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財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文/林宏達

責任編輯/郭家宏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鴻海金雞為何面臨大股東賣壓?曾被看好中國市值最大,工業富聯股價如今剩不到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