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為何有的人感染了新冠,但核酸卻一直呈陰性?

  • 新聞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有個現象一直令所有人困惑不已——為何有的人明明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核酸檢測或抗體檢測卻一直呈陰性?直到最近,科學家們終於破解了這個謎題。

當地時間周三(10 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在《自然》雜誌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稱,這可能是一種 ” 頓挫感染 ”
現象,即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後,在最初階段便立刻被免疫係統中的 T 細胞清除,導致
PCR(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結果呈陰性。在英國倫敦的第一波大流行期間,大約 15% 的醫療工作者似乎都符合這種情況。

倫敦大學學院免疫學專家、該論文主要作者利奧 · 斯瓦德林表示:”
每個人都有聽聞,有人接觸了病毒,但沒有被感染。我們不知道的是,這些人是真的成功地完全避免了感染病毒,還是在常規檢查發現之前就自然地清除了病毒。”

因此,他們集中監測了 58 名醫護人員在英國第一波疫情期間的感染跡象和免疫反應發現,盡管暴露風險很高,但 58
名參與者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一直呈陰性。然而,從他們身上采集的血液樣本顯示,與疫情爆發前的樣本及那些根本沒有接觸過病毒的人相比,他們體內對新冠病毒做出反應的
T 細胞有所增加。此外,他們體內的另一種血液病毒感染標記也有所增加。

科學家稱,這表明一部分人已經有了 ” 多特異性記憶 T 細胞
“,這些細胞可能來自於之前感染的其他導致普通感冒的其他季節性冠狀病毒,可以 ” 嗅出 ”
複製機製中的蛋白質——複製轉錄複合體(RTC),這是新冠病毒與季節性冠狀病毒共有的區域。斯瓦德林表示,這些預先存在的 T
細胞早已做好了識別新冠病毒的準備。對部分感染者來說,這些迅速而有力的反應,足以讓感染在最早階段被清除,使得已暴露於新冠病毒的個體不一定出現
PCR 或抗體陽性。

96b72d50dd454c777448ca807035c14d

記憶性 T 淋巴細胞可以提供此前曾遇到的抗原的免疫應答 圖據網絡

雷丁大學生物醫學副教授愛德華茲稱:”
這項研究確定了(一種新的)中間結果,足夠的病毒暴露激活了人體的部分免疫係統,但又不足以出現症狀、檢測到大量病毒或產生抗體反應。”

據外媒報道,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因為與抗體相比,免疫反應中的 T
細胞分支往往能提供更持久的免疫力,持續時間通常是幾年而不是幾個月。不僅如此,它針對的 RTC
在冠狀病毒中是一個高度保守性區域,這意味著同樣針對該區域的疫苗或許還能抵禦新的毒株,甚至全新的病毒。

斯瓦德林表示,如果這些研究發現得到進一步證實,那麽 RTC
可能是一個很好的疫苗研發目標。不過,研究團隊也補充道,這些數據是在第一波疫情期間收集,”
我們不知道這種控製(機製)是否適用於目前傳播的高傳染性變異毒株 “。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為何有的人感染了新冠,但核酸卻一直呈陰性?

相关推荐: 文在寅提「終戰」北韓先硬後軟

對於南韓總統文在寅拋出「韓戰終戰宣言」提議,金與正的回應被視為很有意義與分量。圖為二○一八年二月文在寅(右)與金與正(中)在首爾欣賞北韓「三池淵樂團」演出。(法新社檔案照) 金與正:很有意思的好主意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將於明年五月卸任的南韓總統文在寅於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