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在大城市,為幾毛錢菜價而“無比慌張”的人

  • 新聞

a6cf93a91fa775872a45782c56f3d819

十月以來,國內各地菜價飛漲。以菠菜為代表的個別綠葉菜價格一路飆至 16 元 /
斤,貴過肉價。眼下,菜價高燒正退,小幅回落。在北京這類大城市,這是大部分寫字樓裏的上班族領會不到的另一種生活:幾塊、幾毛錢的升降對於許多
” 菜價敏感者 ” 而言,已足夠讓他們調整購買策略,改變他們日常生活的模樣。

7bfaea630a2893924e56c42611c36191

11 月 3 號上午七點半,李桂香老人出門了,合計著去菜市場買些菜。她今年剛過 70
歲壽辰,和老伴兒兩人住在十裏堡的房子裏。李桂香看了看家裏的陽台,前幾天買的大蔥還剩十幾棵,這一趟去菜市場,她估摸著買些白菜也就夠了,像往年一樣囤個七八棵。天冷,她戴上了一頂灰色針織帽,兩邊的鬢角露出一小截兒銀發,坐上了
615 路公交車前往八裏橋菜市場。

像李桂香這樣的老人不在少數,即使家樓下就有生鮮超市,購買食材也大多會到菜市場,盡管路遠,但菜肉新鮮、便宜。八裏橋菜市場是北京除新發地外的另一個
” 菜籃子 “,位於通州區,靠近朝通交界,是附近許多菜場老饕的買菜首選。

菜販子老陳清早就開始擺弄小油菜的菜價牌。頭天收市,黃色塑料牌上用黑色油性筆寫的菜價是 “4 元 / 斤 “,他思考了一下,借著布手套將
“4” 抹去,修改為了 “2.5”,但往年小油菜的價格隻在 1 塊多錢左右。” 總算能降一點了。”
老陳念叨。老陳在八裏橋菜市場經營一家零售蔬菜攤,今年的連續降水讓他隱約感到不安,果然,菜價飛漲,勸退了好些老主顧,就算是菜販也不一定樂見其成。

自 2021
年入秋,中國北方雨水多,降溫幅度大,山東、河北等蔬菜大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於土壤水分多而不利於綠葉菜生長,造成周期性減產,影響菜價。比如菠菜,在
10 月時價格一路飆升,最高能賣到十六元一斤,比尋常單價翻了七八番,貴過肉價。

019d4fba74af1879b8ecfc4e94503a2e

圖 | 零售菜攤上擺滿各類蔬菜

在八裏橋市場,攤位鱗次櫛比,綠燈代表蔬菜,紅燈代表豬肉,藍燈代表牛羊肉,橙燈代表水果,足有二百多家。老陳的攤位在蔬菜區一進門正中間,買菜人一進市場就會先看到老陳家的蔬菜並詢問價格,於是對於老陳來說,定價便成了一門藝術。不能過高,也不能低於批發價,”
也就比批發價多幾毛錢,再貴就更沒人買了。” 老陳坦言。

八點半一過,市場也迎來了客流小高峰。人多,最多的是大爺大媽。他們人手一輛顏色各異的手拉小車,上麵多印著 ” 某某銀行 “、” 某某健康
” 的宣傳標語,是個利用率極高的實惠贈品,李桂香也在其中,她的小車是紅色的。

1e627d6862848e90baef53487288de3e

圖 | 手拉小車是老人們買菜時的主要工具

李桂香腳步穩健,進門後先到老陳的攤位,問大白菜的價格:

” 這大白菜怎麽賣的?”

” 一塊八一斤,新鮮著呢!”

” 謔,還真是價兒(真貴)!”

交易未果,李桂香看了看攤位上的其它菜,決定往裏繼續走走,貨比三家。大白菜,北京往年的價格超不過七八毛一斤,一下子翻了幾番的售價,李桂香接受不了,”
也不知道這老天爺要幹嘛。” 她說。

整個 10 月份,她眼瞅著菠菜的價格從兩三塊賣到了八九塊,” 聽說超市裏最高賣到了十五六塊錢,這菜裏是有金子嗎?”
青菜價格貴了,李桂香第一時間做出了飯桌上的調整:多買肉,少買菜,畢竟豬肉才賣到十塊錢左右。

她和老伴兒每個月會在生活吃食上支出一千多元,但菜價漲了之後,每周來菜市場就得消費三百多塊錢,比平時要多出去將近百元,李桂香舍不得這麽花費,就必須得搭配出花銷最少,菜品質優的最優解才行。

尋找最優解的不止像李桂香這樣過日子的老人。老陳的攤位隨後走過來兩個穿著藍色製服、戴著安全帽的工人,他們是八裏橋附近工地的夥食工。以往做飯會多買些便宜好做的白菜,但今天他們看了看攤位上的菜價,隻匆匆買了些一塊錢一斤的土豆和八毛錢一斤洋蔥,”
土豆子炒蔥頭,也下飯。”

在菜市場裏,究竟要買幾斤幾兩、貴了幾分幾毛,通通被 ” 菜價敏感者 ”
們算計得清清楚楚。百餘個攤位中的叫賣聲、剁肉聲、為著幾毛錢爭論的聲音 ……
諸多聲響纏繞在一起,升空,從頭頂開始把人包裹起來,一步一步走到生活煙火氣中去。

356d75a0be1149269a4cb69b0cf6b391

圖 | 一位顧客正在挑選蘿卜

a4890d4205864b07e45d0fbf68ea3666

秋末冬初,到了囤菜的時候。

李桂香十幾歲時跟著父母從遼寧老家搬到了北京。以前住在農村,寒露一過,家裏的大人就開始準備囤秋菜。

往往首選是潔白翠綠的大白菜,一斤兩三毛錢,應著新菜時節一口氣買二十幾棵囤在地窖,做成酸菜,或是包成餃子,足夠一家四口吃到過年。另外受到青睞的是大蔥,一塊多錢一斤,買上兩三捆放著,蔥白炒菜,蔥綠作為點綴,還有易儲的土豆、蘿卜,在春節漲價前趁著便宜都買上好些。

現在搬進了樓房,置物空間不如從前,李桂香還是會在白菜的當季時節囤菜,但隻會買七八棵,放在陽台,應個節氣。

不過,即使隻是極小規模的囤菜,今天白菜的價格還是讓她猶豫。問了將近六七家攤位後,白菜最便宜的售價也要每斤一塊五毛錢。李桂香背著一隻手在身後,眯著眼端詳著麵前五顏六色的蔬菜,不遠處傳來一陣爭吵。一位五十多歲的女性正在挑選圓生菜,拿起一個來不太滿意,放下,又從下麵拿起一個,研究了好久,放下。如此反複幾輪後,被商販喝止:哎哎!這都是新鮮的菜,你這麽扒拉都掉葉子了。那位女性也不甘示弱,立刻回聲:怎麽說話呢!這片菜葉本來就是掉下來的,我看著也就這樣,不怎麽新鮮。隨後她轉身離去,商販則拎著個噴壺走出來,把每棵菜都擺好,又往上淋了些水珠。

” 現在菜價這麽高,” 李桂香說,” 誰都想買到新鮮菜,得值這個價兒才行。”
買菜對於他們來說,是一道得細細琢磨分角、衡量性價比的選擇題。

她決定先去隔壁過道的肉鋪看看肉。

蔬菜價格高燒的日子裏,肉鋪成了零售區的熱門地點。

豬肉佬小王的攤位前總圍著許多人,有的是排隊買肉,有的則隻是單純好奇為什麽這裏人多。李桂香也習慣從小王的鋪子買肉,她說這家的豬肉品相好,幾個小年輕切肉的手藝也利落。

小王年紀不大,剃著平頭戴著眼鏡,邊切肉邊招呼著圍在攤位旁的人:看看要什麽肉啊,便宜又好吃,現在豬肉可比十六塊錢的菠菜還便宜!

” 菜比肉貴 ” 成了最有效的宣傳語。10
月裏個別蔬菜價格飆高的時候,豬肉標價在十元上下,成了許多菜場老手眼中的實惠食材,誰不多買點就虧了。

fee6eac868296697a8af14b8c6e65383

圖 | 上午八點半,鮮肉零售區人頭攢動

比起肉鋪的熱鬧,蔬菜攤顯得冷清很多。攤位在零售區中部的阿霞有些無奈:不光買的人嫌菜貴,我賣菜也嫌貴。阿霞三十多歲,才接手這個攤位不到一年,說起今年的菜價來她搖搖頭,說天公不作美,長在地裏的蔬菜容易受潮受寒,長在大棚裏的蔬菜又因為燃料價格升高,而增加了成本。”
現在這個價格,估麽著到春節也難再降下來。” 阿霞說罷就貓在攤位後麵,繼續看手機裏的短視頻消磨時間。

菜販們擅長辨別究竟誰會買菜,誰隻是看看。像李桂香一樣,清早就到市場,拉著手拉車的老人們會買些食材回去,步履匆匆的中年女性也會盡快挑選些家裏必備的菜肉,但是像三兩好友結伴一起逛市場的阿姨們就差點意思。

一位戴著藍色毛線帽,燙著小卷,穿著短款羽絨服的阿姨招呼了她的兩個朋友到阿霞的攤位前。青椒、油菜、紅辣椒、白菜、平菇等蔬菜均勻分布,色彩亮麗。她看中了當季的豆角,白白淨淨,個大飽滿,於是捏起一顆來問阿霞價錢。

” 四塊五一斤。” 阿霞抬頭回複。

像是價格燙手,阿姨立刻將手中的豆角放下,和朋友感慨:誰買四塊五一斤的豆角啊!這菜價太貴了,走吧走吧,咱們去隔壁賣饅頭的地方看看,5
塊錢一大包,錢得這麽花才能省下來!

存錢和節儉是許多中年、老年人過日子的基本要義。這些物欲極低的老年人,生活裏會生出許多年輕人無法領會的支出項。李桂香和老伴兒每個月的養老金加起來五千多元,要留出給小孫子攢的一千元,兩人份的養老儲蓄兩千多元,剩下的一千多元作為每個月的流動花銷。”
人老了就得把錢留在刀刃上。” 李桂香說,她們老兩口平時的吃穿用度就靠這一千多元預算,能省則省。

經過幾輪菜價上漲,10 月 28
日商務部回應稱,正針對菜價上漲開展保障供應、穩定價格的工作。菜市場的售價也每天都略有下降,前一天三塊錢一斤的大蔥,降到了兩塊五一斤。

大蔥降價的消息不脛而走。在中國人的廚房裏,它是剛需。許多人聽聞了消息紛紛到菜市場囤蔥。他們都怕指不定什麽時候,蔥價又漲了上去。

專門趕來八裏橋菜市場買蔥的劉阿公夫婦說,炒菜不放蔥就不好吃,什麽菜都需要它來提味兒。他們兵分兩路,妻子去肉鋪買肉,阿公則去排隊買蔥。

阿公家裏有五口人,來這裏囤了兩捆蔥,花了將近六十元,他估計著這些蔥應該能吃到 12
月底。雖然價錢是便宜了些,但他對這些產自河北的大蔥不太滿意,阿公看著手拉車裏茂盛的蔥綠說,” 比往年還短出去那麽一截兒,”
他用手比劃了約摸 15 厘米的長度,” 把綠的去掉也不剩啥了。”

2280f2d13ea479fc3c7ade7228955507

圖 | 劉阿公選購的兩捆大蔥

多細微的變化也瞞不住菜市場行家們。拎著兩袋子菜肉,收獲滿滿的林姨要趕回去接班,她在八裏橋附近的醫院工作,但是還差豆芽尚未買到,”
晚上想做個水煮牛肉,” 林姨解釋著豆芽的必要性,” 雖然這菜價漲了,但孩子想吃什麽還是得做什麽。”
於是她拎著沉甸甸的兩個塑料袋,看了不下四家的豆芽,要麽是水分不足,要麽是顏色不鮮。交班的時間快到了,林姨也不再糾結,走到了門口的老陳攤位買了一大包黃豆芽後匆匆離去。

李桂香把菜肉區繞了一圈,入手了十塊錢七根兒的老玉米,這是她認為今天最實惠的收獲,買了十塊錢的豬後尖,準備和玉米一起煮湯,再加上十七塊錢的鴨子腿,但依舊沒買到理想中的白菜,於是她決定回社區門口的小菜攤上比較一下價錢。

7abab5c46b34aede434d848a35ad2f6d

最近北京的太陽有些含蓄,天空總顯得灰白,天氣預報說又要迎來一波寒潮降溫。李桂香在上午 9
點半時走出菜市場,到門口的通惠北路南口公交站等車回家。

等車的時間不會無聊,手拉車裏的大蔥、自行車後座上的麵粉、腳邊成袋批發的白菜等等,都是開啟話題的鑰匙。李桂香聽到旁邊一位老太買十二斤羊肉,也加入了聊天。

” 現在買羊肉三十三塊錢一斤,還不算太貴,肉放得住就多買點,包點羊肉大蔥餡的餃子啊,孜然羊肉啊都好吃,能吃到春節咯。”

” 買那種羊肉片兒吃著不方便?”

” 羊肉片?那能保證不是合成肉嗎,你來這兒親眼看著他切羊腿肉多好哇!”

來菜市場親自挑選質優價廉的食材,逐漸成為屬於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年輕人們越來越習慣通過手機軟件下單購買菜品,或者等到周末去超市買些半成、速成的食材。

幾毛錢的菜價升降並沒有在年輕一族的生活裏掀起波瀾。在國貿上班的小涵是一名標準的九零後白領,她習慣在盒馬、每日優鮮等軟件上購買食材,除了
10 月中旬時,菠菜、生菜等綠葉菜價格高得明顯外,並沒關注到其他蔬菜幾毛錢的成本變化,”
菠菜當時都賣到十幾塊錢了,肯定會注意到有些不對勁,” 小涵說,”
但平時我隻做自己一個人的飯菜,斤兩少,所以幾毛錢的升降不會有什麽大影響。”

不過大學生阿靜卻在去超市給家裏買白菜的時候發覺到了不對勁。她抱著一棵售價 11
塊錢的白菜有些疑惑,拿出手機來給媽媽拍過去一張照片。她是北方人,在她印象中,冬天裏的大白菜是最便宜不過的了,怎麽就賣到了 11
塊錢一棵菜呢?

隨後媽媽回複她 ” 貴,挑棵小的 “,於是她在蔬菜攤和其他大爺大媽們一起挑白菜。超市裏的白菜分有 1.49 元一斤和 0.99
元一斤兩個檔次,稍貴些的更新鮮,超市售菜員會幫忙把白菜外麵的髒葉掰掉,而稍便宜點的則更老些。凡是走到蔬菜區買大白菜的人都會在這兩檔菜中猶豫一下。

a41353e9f1fa32001d1444a62e029fd1

圖 | 超市裏,售菜員正在處理貴價白菜

阿靜最後和媽媽確認了一棵售價八塊錢的貴價白菜,和一棵三塊錢的便宜白菜。之後又去挑了些其他食材,她也沒想到現在來趟超市買菜就要花出去將近一百元。

李桂香和其他人聊的最多的也是價錢。老人們都上了年紀,但說起什麽菜便宜了幾毛幾分,什麽肉漲了幾塊幾毛時,都是稱得上是 ” 菜市場數學家
“。11 月 1
日,北京免除了新發地、八裏橋等主要菜市場的整車蔬菜交易費用,使得月初市場菜品降價顯著,每天清早都關注菜市場價格的老人們一發覺降價了就緊忙前來購買。

他們算計著花銷過日子,但並不意味著會在食物上將就。聊到醬肉,李桂香說超市裏買的現成醬肉太鹹了,肉質也緊得很,還是不如自己親手做的好吃。其他老太表示讚同,尤其是牛肉,買哪個位置十分有講究,為此來菜市場都要起早,省的好位置被人選沒了。廚房裏的訣竅從買食材開始,就被一群人仔細琢磨著。

有位七十多歲的大爺拉著自製的木板手拉小車走到了站牌前,小車裏裝著一捆兒大蔥,蔥綠少蔥白多,看起來十分精神。旁邊人一見就稱讚這蔥選得真好,問他這蔥多少錢,從誰家鋪子買的。大爺放下小車坐在候車椅上,行動緩慢,神色驕傲,說這是他專門走到零售大廳外的市場買的,”
這可是兩塊八一斤的山東大蔥,好吃。”

他們中買了一袋子白菜的人感慨今年白菜太貴了,他這批菜是新菜,一塊八一斤,光買白菜就比往年多花出去幾十塊錢。囤菜本來是為著過冬省錢,但如今也需要仔細考慮成本了。李桂香聽罷,便決定今冬的白菜一棵一棵地買,吃多少買多少,不再一下子囤好幾棵放著。

615
路公交車到站時,他們聊到了又要寒潮降溫。李桂香拎著小車乘上公交,她合計著家裏還有好幾塊冬瓜、七八顆土豆,再加上這次買的食材足夠再吃上幾天。等寒潮過去之後再來買些蔬菜應該就更實惠了吧,她想。

* 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在大城市,為幾毛錢菜價而“無比慌張”的人

相关推荐: 在疫苗充足的情況下 蘇揆:盼今年底2劑施打率衝高到6成

行政院長蘇貞昌。   圖:行政院提供(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8)天在院會中表示,在疫苗充足的情況下,他希望今年底前可以將第2劑的施打率衝高到6成;至於許多人關注的莫德納疫苗到貨情形,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目前還有230萬劑莫德納疫苗還沒到貨,正積極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