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范曾悼妻遭嘲:「國寶級藝術家」的愛情不能細看

繼“潘嘎之交”後,沉寂許久的網際網路又造出一個新成語“范曾悼妻”。主人公還是一位藝術家,比潘長江老師的腕兒都大。

前幾天,中國頂級書畫大師範曾的妻子楠莉去世。

范曾有多頂級呢,他曾兩度成為中國“最貴在世國寶藝術家”。

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這本來是世間最悲傷的事,沒想到卻因為一篇訃告引來了群嘲。

20211122111034204

在這篇299字的訃告裡,范曾先是用兩句話敘述了妻子去世的時間和年齡。隨後就濃墨重彩,感激妻子40年來對自己的支持。怎麼支持的呢?

“不求名利,克己奉公,熱心慈善事業,凡我所奉獻的書、畫作品,她皆欣然取出,其中有她陪同我畫了200張畫捐獻給南開大學建東方藝術大樓。”

20211122111034863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極好的行為,但總感覺哪個地方不對。五個字來說,就是有人在搶戲,接下來他又講道:

“捐獻作品還包括鈐有她收藏印的精心之作,略無吝嗇,據榮寶齋價達60億,而於公益捐獻款項,亦皆楠莉從積蓄中取出,因為我是全國納稅模範,所以她所有捐款皆是稅後收入。”

60億、全國納稅模範,這些重磅的數據和頭銜,足以閃瞎群眾的雙眼。這麼幾段文字下來,都占據訃告一半內容了,誰還能分清主角和配角。

有網友看後嘆為觀止:“看不出絲毫真情,借盛讚楠莉的慈善公益之舉,字裡行間都是在抬舉自己。好容易從金錢說回對逝者的懷念,全是套話。”

一時之間,“范曾悼妻”成為了網絡新成語。誰能夠想到,在悼亡這種嚴肅的場合,還能夠不動聲色地搶戲。

20211122111034893

范曾與妻子楠莉

僅憑一篇訃告,范曾大師就受到了排山倒海的嘲笑,是不是被冤枉了呢?難道他在寫文的時候真是毫無感情?

我們無法猜測他人的心理,但可以從過往的經歷中拼湊出答案。

范曾大師是一位絕世的天才,但對待恩師、對待朋友、對待感情,都有些一言難盡。

比如逝者楠莉,就很好地反映了後兩個問題。她是范曾的第三任妻子,而她的前夫與范曾是好友。

1938年,范曾出生於江蘇南通的文學世家。不幸趕上了戰亂,幸運的是他的智商滿點。

年僅4歲,他就參加了南通兒童智力比賽,不僅能誦《木蘭辭》《岳陽樓記》,還創作了一首短詩,驚艷四座,被評為特等獎第一名。

上學之後,他更是品學兼優,獲得了諸多嘉獎,在繪畫領域尤為卓絕。13歲就加入南通市美協,成為了小有名氣的“南通三小畫家”之一。

1957年,19歲的范曾從南開大學轉入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半年後又轉入中國畫系,開設了書畫專欄。

《教父》中說得好:“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同樣的,天才和普通人的命運也截然不同。他就像修真小說中的男主,各種開掛,所向披靡。許多書本上的大師,都是搶著教導他的老師。

在美院中國畫系,他遇到了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等頂級畫家,這三位大師帶給了他最深的影響。少華風華,志向高遠,采眾家之所長的他,贏得了李苦禪、李可染的傾心讚賞。

臨近畢業時,他畫了一幅《文姬歸漢》,郭沫若很是欣賞,題了首長詩。

畢業後他又跟隨另一位文壇大佬沈從文當助手,為《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畫插圖。兩人結下了很深的交情,沈從文還努力幫他調動工作。

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在經過多年的錘鍊後,他的畫技日趨精湛。

1971年,33歲的他隨手畫了幅《韓非子像》,風韻俱佳,完美契合了人們心中韓非的形象,被公認為經典。

從此之後,韓非子的形象被定型,印在了中國學生的腦子裡。范曾的路也越走越寬,成長為畫壇的一代崑崙。

齊白石曾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亡。”范曾的厲害之處正在於此,他跳出了前輩的身影,引領了全新的風格。

他認為畫作應該回歸古典與自然,於是高舉“新古典主義”大旗,創造了“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的美學原則。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范曾悼妻遭嘲:「國寶級藝術家」的愛情不能細看

相关推荐: 不滿美澳合作知情不告 法國大使批「幼稚」

法國與澳洲關係因400億美元潛艦合約告吹而生變。(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英澳組成的軍事同盟「AUKUS」將協助澳洲建造核動力潛艦艦隊,但得撤銷與法國簽訂的400億美元軍事合約,讓後者大為光火,甚至召回駐澳大使表達抗議。如今法國大使近期將重返澳洲,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