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政府文件:老撾蝙蝠冠狀病毒極似新冠 曾送武漢

  • 新聞

8a3e3c9b1092Q7cyPU3J

美國政府文件顯示,在COVID-19疫情爆發前,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過老撾蝙蝠身上發現的冠狀病毒,這種病毒株與引發COVID-19的SARS-CoV-2病毒極其相似。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批依據“資訊自由法”取得的美國政府文件,顯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蝙蝠起源論和實驗室外泄論可能都符合實情。

每日郵報指出,科學家今年9月發現老撾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Banal-52,它的基因組與SARS-CoV-2相似度達96.8%,令科學家猜測Banal-52可能以某種方式促成SARS-CoV-2的流行。

不過,老撾蝙蝠身上的病毒是怎麽在1000英裏外的中國武漢引發疫情的呢?

這個問題似乎在美國政府文件中找到答案。全球非營利組織“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與美國政府資助者的電子郵件往來顯示,老撾蝙蝠的病毒樣本經搜集後,曾送到武漢病毒研究所進行研究。

根據電郵,源於“蝙蝠和其他高風險物種”的病毒DNA於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間被送到武漢。

這批電子郵件是美國團體“白袍浪費計劃”(White Coat Waste
Project)依資訊自由法提出要求後所發現的。

除了在老撾工作,生態健康聯盟也研究了中國雲南的洞穴蝙蝠病毒,並把樣本送到武漢給科學家進一步研究。而在雲南礦坑內中菊頭蝠身上發現的RaTG13病毒,基因也跟SARS-CoV-2驚人相似。

從雲南和老撾搜集到的基因序列紀錄,都在2019年9月從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線上數據庫中移除,讓專家無從知道那裏研究過這些病毒株。

新西蘭數據科學家暨疫源調查團體Drastic成員迪曼諾夫(Gilles
Demaneuf)表示,最新發現提供病毒從老撾蝙蝠傳給武漢民眾的“合理”途徑,“一種是武漢的蝙蝠采樣人在野外采樣途中感染病毒,第二種是武漢研究室在操作老撾蝙蝠的類Banal冠狀病毒時發生事故”。

“病毒:尋找COVID-19起源”(Viral: The Search for the Origin of
Covid-19,暫譯)一書的共同作者瑞德裏(Lord Matt
Ridley)認為,如果疫情真的可以上溯至老撾,將給予西方研究人員希望,他們尋找事實的過程因為中國不妥協而備感挫敗。

今年9月Drastic公布的另一份文件還披露,生態健康聯盟負責人達斯劄克(Peter
Daszak)曾遊說美國政府資助人為改造類SARS冠狀病毒的計劃,這些病毒搜集自野外、在武漢進行研究。

達斯劄克在2018年請求為這項病毒改造行動注資1420萬美元,但美國政府憂心修改基因的作法可能有危險而拒絕。

瑞德裏表示,美國政府雖拒絕資助,但改造計劃仍可能照常進行,“畢竟武漢病毒研究所多數資金是來自中國政府”。

生態健康聯盟未立即回複置評要求。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美政府文件:老撾蝙蝠冠狀病毒極似新冠 曾送武漢

相关推荐: 這隻蝴蝶46天飛逾2000公里 連翅膀都飛到破碎

日本「北日本新聞」報導,日本富山縣日前標放一隻青斑蝶,結果46天後在台灣澎湖縣被發現,連翅膀都有破碎痕跡。(圖取自北日本新聞網頁webun.jp) 日本富山縣日前標放一隻青斑蝶,結果46天後在台灣澎湖縣被發現,長途飛行里程約2277公里,不僅成富山縣內青斑蝶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