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油價危機:美中協調合作 歐佩克恐停止增產

  • 新聞

油價高漲使美國、中國在能源議題上展開協調合作,雖中方尚未提出詳細釋放儲備石油的計劃;同時,《華爾街日報》報道,為因應美國釋放5000萬桶原油一事,歐佩克+恐將暫停增產。

拜登政府周二(23日)
宣布,美國將從國家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約5000萬桶原油,以降低汽油價格並遏止通貨膨脹。白宮表示已與中國、日本、韓國、英國和印度政府進行了協調,然而三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對於美國要求釋放儲備石油一事,中國的態度仍不置可否。

路透社報道,隨著中國對釋放石油儲備一事並未提供詳細的解釋,即便美國宣布釋放5000桶原油,23日國際市場油價仍跳升了3%。不過,美國總統拜登在一場簡報會議上說,他認為中國“可能會做得更多”。

在中美關係緊繃的情勢下,美國正試圖在氣候變化和貿易方麵與中國建立一種更具建設性的關係。路透社在一篇分析文中指出,拜登政府做出了一個賭注,希望透過與中國這個最大的經濟對手合作,來降低美國的燃料價格。

在美國國內,七年來的新高油價與通貨膨脹正在消磨拜登的支持度,為民主黨在2022年期中選舉帶來一大變數;在中國,高額的能源價格則在工廠運營及冬季供暖上都造成了隱憂——事實上,北京在今年9月有史以來第一次從其儲備中釋放石油,目的就是為了穩定油價、並因應供應短缺的問題。

路透社分析,需要為消費者和工業界降低燃料和電力成本的共同目標,將使中美兩國皆能從能源合作中受益。“在這個石油外交的新時代裏,美國需要與中國和印度共同進行協調,”石油曆史學家、IHS
Markit公司副主席耶金(Daniel
Yergin)向路透社說,他認為中美的合作可能會維持在能源和環境方麵。耶金說:“跟中美之間需要處理的所有棘手問題不一樣,氣候和能源屬於不同的類別。”

中美兩國在石油議題上也罕見地站在類似的立場上。即使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它仍然是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僅次於中國。中美兩國每天消費近3500萬桶石油,超過了全球需求的三分之一。其他與美國合作釋放石油儲備的國家印度、日本和韓國,則分別在全球石油進口國中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

作為最大兩個的石油進口國,中美在國際政治中的角色在某種程度上是重合的,並使它們與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俗稱歐佩克)和以俄羅斯為首的產油國團體處於對手關係。

歐佩克+恐暫停增產

24日,布倫特原油價格來到每桶82.24美元,去年同期時此價格為47.29美元。燃油需求雖然去年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出現萎縮,但今年隨著需求回升,油價也隨之飆漲。去年,美國汽油零售價格上漲了60%以上,是2000年以來最快的漲幅。

主要產油國團體歐佩克及其盟國(統稱為歐佩克+)的態度成了外界關注焦點。路透社報道,歐佩克+一再推托美國政府所提出的開采更多石油的要求,已使拜登感到沮喪。歐佩克+將於12月2日開會對此議題進行討論,但迄今尚未明確表示是否將改變立場。

《華爾街日報》報道,以沙特阿拉伯為主的歐佩克傳出將暫停該組織每月增加日產量的計劃。

今年7月,歐佩克+同意8月起逐月把日產量提高40萬桶,至少到2022年4月,以逐步抵銷掉疫情早期日產量削減580萬桶的計劃。然而《華爾街日報》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為因應美國釋出戰備儲油的策略,歐佩克+正考慮要暫停向全球提供更多石油的規劃。

歐佩克代表說,考慮到新的供應,利雅得和莫斯科現在正考慮暫停該團體每月的集體增產。其中阿聯酋和科威特則不願暫停增產——阿聯酋是主要的歐佩克成員之一,過去曾在歐佩克政策上與沙特阿拉伯發生衝突。

知情人士透露,沙特阿拉伯認為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可能膨脹全球供應,從而導致價格下跌。此外,該集團也擔心新冠疫情一旦再啟,恐將再次導致國際原油需求下降。

對此,國際能源署(IEA)也呼籲歐佩克+采取措施緩解石油市場供應緊張。IEA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2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歐佩克+助長了市場上“人為的供應緊張”。

“我非常希望看到他們在以後會議上會考慮到油價高漲的情況,並采取必要的措施來安撫全球石油市場,幫助將價格降至合理水平,”比羅爾說。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油價危機:美中協調合作 歐佩克恐停止增產

相关推荐: 全美矚目! 暴動中開槍自衛的瑞登豪斯19日獲判無罪

去年夏天在威斯康星州基諾沙的暴動中槍殺兩人傷一人、聲稱出於自衛的瑞登豪斯,19日獲判無罪。 去年夏天在威斯康星州基諾沙的暴動中槍殺兩人傷一人、聲稱出於自衛的瑞登豪斯(Kyle Rittenhouse),19日獲判無罪,五項指控皆不成立。 18歲的瑞登豪斯聽到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