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恐慌 禁令 互相指責…奧密克戎將世界帶入痛苦循環

羅馬——周一,世界各國陷入了追蹤首例病例、相互指責和禁止旅行等令人痛苦而熟悉的循環,這種對新冠病毒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作出的一盤散沙的應對,一直以來都是新冠疫情應對的特征和阻礙。

隨著充滿厭倦情緒的恐懼和無奈再次籠罩世界大部分地區,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稱,這種發生了大幅變異的毒株帶來的風險“非常高”。但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不同大陸、不同鄰國、甚至是同一國家中的不同城市再次選擇了不同的應對方式。

目前對奧密克戎的了解很少,隻知道它存在大量突變。至少需要幾周的時間,科學家才能有把握地說它是否像早期證據所表明的那樣更具傳染性,以及它是否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乃至對疫苗的反應如何。

像中國這樣在尋求根除病毒的過程中封閉自己的國家本已越來越少,如今一份由共產黨控製的報紙得意洋洋地稱,繼日本、澳大利亞之後,其他民主國家也放棄了恢複常態的嚐試,關閉了自己的邊境。文章稱,西方國家以犧牲較貧困地區為代價囤積疫苗,現在正為其自私行為付出代價。

在美國,聯邦官員周一呼籲接種了疫苗的人打加強針。拜登總統試圖讓美國人放心,他說,這種新變種“值得關注,但無需恐慌”,他的政府已經在與疫苗製造商合作,在必要情況下改進疫苗。

“我們正全力以赴地對付這種病毒,從各個角度跟蹤它,”總統在白宮露麵時表示。

在非洲南部,科學家首次在基本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發現了奧密克戎變種。當地領導人譴責旅行禁令,稱其對追蹤病毒具有破壞性的反作用,可能阻礙關於疫情的透明度。非洲官員還指出,由於疫苗分配的不公平,非洲大陸在麵臨這一最新變異時幾乎沒有任何保護。

但隨著向非洲輸送疫苗變得越來越可靠,一些國家希望通過疫苗來遏製新冠病毒的傳播。周日,加納政府宣布,政府雇員、醫療工作者、大多數學校的工作人員和學生必須在1月22日前接種疫苗。

歐洲在禁止來自非洲南部的旅行方麵采取了非同尋常的一致行動。歐洲正在加速疫苗加強針接種,希望能對奧密克戎起作用,此外還在調整或重新考慮一大堆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甚至在英國等抗拒限製的國家也是如此。

“由於缺乏一致和連貫的全球方法,導致了應對措施的分裂和脫節,滋生了誤解、錯誤信息和不信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

世衛組織召開了為期三天的特別會議,討論一項確保迅速分享數據和技術、以及公平獲得疫苗的條約。歐盟一直在推動令該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但美國卻遲疑不決。

這一提案強調指出,一場毀滅性的流行病已經肆虐兩年,造成上千萬人死亡,破壞了國家經濟,並剝奪了世界上許多兒童近兩年的成長體驗,但目前仍然沒有製定擺脫它的全球計劃。

大部分人口已接種疫苗的西方國家仍堅持最初的報告,認為奧密克戎可能導致輕症,並且疫苗對其有效,與此同時,整個非洲地區基本上仍未接種疫苗。包括南非在內的一些國家擁有足夠的疫苗,但卻難以分配。還有一些國家缺乏給民眾接種疫苗所需的冷藏、物流基礎設施和醫務人員。

這給了病毒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繁殖和變異。

這些旅行禁令旨在為科學家爭取時間,以確定新變異毒株的突變是否會讓它避開現有疫苗。但它們似乎也表明,必須再次吸取大流行早期階段的核心教訓:在某個地方發現的感染可能無處不在——或者可能很快就會在其他地方出現——發現一個病例意味著有更多病例未被發現。

周一,葡萄牙錄得13例奧密克戎病例——都與一支足球隊有關——蘇格蘭錄得六例,而南非的病例數量繼續飆升。

專家警告說,這種變異毒株就算目前尚未傳播到世界上所有地方,但遲早會如此。

世界主要大國的領導人堅稱他們理解這一點,但他們的保證也帶有強烈的地緣政治色彩。

在塞內加爾的一次會議上通過視頻連線發表講話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會向非洲提供10億劑新冠疫苗,此前,北京已經向非洲運送了近2億劑疫苗。

由共產黨控製的中國小報《環球時報》吹噓中國成功地阻止了病毒的傳播,並表示西方正在為其自私的政策付出代價。“西方國家控製著抗擊新冠疫情所需的大部分資源,”該報寫道。“但他們未能遏製病毒的傳播,並使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暴露在病毒麵前。”

拜登表示,美國向海外發放的免費疫苗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他表示:“現在,我們需要世界其他地區也加快步伐。”

歐洲的衛生部長們似乎同意這一觀點。

“在非洲南部發現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證實了為最脆弱國家提供更多疫苗接種的緊迫性,”意大利衛生部長羅伯托·斯佩朗薩在代表世界上七個最富有的民主大國的衛生部長召開的虛擬會議上表示。

他呼籲這些國家幫助接種疫苗。“光是捐獻疫苗還不夠,”斯佩朗薩說。

南非科學家在發現一種新變異證據後的幾天內就識別了它。該國科學家擁有非洲大陸最先進的基因組測序實驗室。上周三,他們公布了研究結果。

在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世界各地對非洲南部實施旅行禁令之後,南非官員抗議稱,他們的國家因為速度和透明度而受到懲罰。

受到威脅的國家對新冠病毒的反應各不相同。

以色列是第一個為應對奧密克戎而限製入境的國家,該國批準其情報部門臨時監視已確認感染該變異者的電話數據。

意大利一直執行著一些歐洲最嚴格的規定,使得感染率保持在較低水平,該國市長會議敦促政府在12月6日至1月15日期間,也就是人們因購物和慶祝聖誕節而聚集的時候,強製實施全國戶外口罩命令。

即使是對戴口罩和其他保持社交距離措施采取寬鬆態度的英國,麵對奧密克戎變異時也加強了應對。

該國出台了新的口罩規定和新的旅行限製,並且似乎不再那麽反對疫苗護照以及在餐館戴口罩的要求。而英國的疫苗谘詢委員會在周一宣布,將建議擴大該國的疫苗加強針計劃。

德國已經受到最新一波大流行的重創,對奧密克戎變體的恐懼十分明顯。

德國著名病毒學家克裏斯蒂安·德羅斯滕說:“這感覺與我們獲得的關於德爾塔變異毒株的最初信息有所不同。”他形容自己“非常擔心”。

周一,德國政府宣布,安格拉·默克爾、各州州長和下周將接替默克爾出任總理的奧拉夫·肖爾茨將一場計劃中的會議提前9天進行,會議的內容是討論封鎖措施。

“我們需要爭取時間,”議員兼公共衛生專家卡爾·勞特巴赫在Twitter上說。他被認為是德國新政府衛生部長的有力候選人。“沒有什麽比一個新的變種更糟糕的了。”

寶琳·隆戴克斯是法國著名的倡導者,呼籲拓寬獲得藥物的途徑和透明的藥物政策,她周一告訴法國國際廣播電台,除非更富裕的國家更多地分享疫苗,否則變異將繼續出現。“我們需要一個更係統的方法,”她說。

歐盟委員會周一敦促成員國不要對其公民施加額外的旅行限製。

與歐洲錯綜複雜的法規相比,中國的政策更加一致和明確:該國在追求“清零”政策時基本上處於封閉狀態。

中國堅持對世界其他地區的來訪者築起高牆。外國居民和簽證持有者隻在有限的情況下被允許進入,這導致商界的一些人擔心新冠限製正在使該國變得越來越孤立。

入境者必須在抵達後接受為期兩周的隔離,並在此之後可能麵臨行動限製。行動軌跡將通過監控智能手機應用進行跟蹤,這些應用顯示不同的顏色,可以表明一個人是否來自或經過最近感染的區域,以此觸發將此人限製在某地的指令。

在亞洲其他地區,人們不太關注消滅病毒,而隻關注如何生存。

“這個消息太可怕了,”57歲的新德裏人古林德·辛格說,他擔心自己的店鋪倒閉。“如果這種病毒在印度傳播,政府會再次關閉國家,到時候我們就得要飯了。”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恐慌 禁令 互相指責…奧密克戎將世界帶入痛苦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