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為了增高幾厘米,中國男人內卷到破防

d26c40d1d28bcf8586ff3cea90d39db4

在身高 ” 明碼實價 ” 的情況下,男性的身高逐漸成為 ” 走近科學 ” 式的謎團。

在謎團被破解之前,中國家長們仍然需要為了孩子長高那麽 1
厘米而求醫問藥,成年男性還會孜孜不倦地在社交網站上發問:” 男生到底多高算高?”

” 警察趕到命案現場,根據現場情況推測,凶手身高應該在 180cm 左右。此時旁邊的垃圾桶裏傳來了一個聲音,183cm。”
中國人對於身高的執念到底有多深,從最近這條網上流傳的段子就可以看出。

焦慮首先來自於中國家長。據中國婦幼保健中心在 2015 年發布的《家長對學齡前兒童身高認知現狀和需求分析》,在 1
萬多例樣本中,超過八成的男童家長期望孩子的身高在 175~185cm 之間,85.38%的女童家長希望孩子身高在 160~170cm
之間。多數家長對於孩子身高的期望值都高於遺傳身高。

然後,在被調查的家長中,隻有不到三成表示對孩子的身高很關心,其中僅 26.09% 的家長知道學齡前兒童每年身高增值。”
多數家長對孩子的身高認識不準確,期望高而實際關注不足。” 文章總結稱。

f04dea20f6fd302cee0e6f25aa06c2ca

孩子到底多高算高?/《如晴天,似雨天》

中國青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在這幾十年間快速增長,無疑助長了這種身高焦慮。據去年柳葉刀公布的中國青少年兒童的身高數據,在
1985~2019 年的 34 年間,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增長將近 9cm,增幅在 200 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女性平均身高則增長
6cm,排名世界第三。在身高這件事上,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與此同時,患有兒童矮小症的人群,約占全國 0-14 歲以下兒童總數的 3%,也就是說,在中國 14 歲以下的 2.53
億人中,有 760 萬身材矮小的孩子,但他們之中,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療的患者不到 3 萬名。

一方麵,是家長們都想自己的孩子有一個高大傲人的身高,另一方麵,是大量真正患有矮小症的兒童沒有得到確診和治療。擔心自己的孩子比同齡人矮小,又希望他們能通過身高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資源,中國家長的身高焦慮有多大,可想而知。

17ad72fbc187c29b4cd72fa11afdfb60

孩子的身高是給家長的一場考試。/ 視覺中國

陷入身高焦慮的中國家長

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身高這條起跑線上,家長們可謂費盡心思,從運動、食補,到激素、偏方,殫精竭慮。

最近,網易數讀統計了百度貼吧 ” 長高吧 ”
裏各種增高方法的熱度指數,結果顯示,遊泳和吃雞蛋被提及的頻率最多;其次,跳繩、打籃球、跑步、喝牛奶 …… 都是基礎操作。

” 不要像爸爸媽媽一樣,你一定要有一個高個子。”
懷揣著父母的期望,我們這一代人從小或多或少都要為了未知的身高做出點犧牲和努力,被父母逼著天天早起拉筋、喝牛奶吃雞蛋,做戶外運動,甚至吊單杠、倒立
……

c76a208fc9c97d71cba825f7718a2a28

孩子的身高肩負著家長的殷切期盼。/ 視覺中國

運動、食補或許多少對長高有點幫助,國內外的一些研究早已證實,牛奶攝入對於學齡前、青春期兒童的身高增長有正向作用。但是大多數增高方法,比如市麵上充斥著的增高藥、增高器材,實際影響並不大。吃生雞蛋、吃小公雞燉三七等民間偏方,更是可能給孩子造成身體損傷。

近年來,一項更新鮮、科學的增高方法也慢慢地進入中國家長的視線,那就是 ” 增高針 “。所謂 ” 增高針
“,其實就是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具有與人體內源生長激素同等的作用,可以促進全身蛋白質合成,刺激骨骺端軟骨細胞、成骨細胞分化、增值,最終達到長高效果。

注射生長激素是目前國際公認、唯一有效且副作用小的增高方式。梅西在 11
歲那年被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就是靠著打生長激素,突破身高限製,長到 169cm,最終能夠成為一代國際球星。

302b6a9e3c685dec90346f5a43669395

既是天生巨星,也是後天成才。/《梅西》

當社會對於容貌、身材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後天科技又可以介入自然生長,一切都變得微妙起來。一場隱形競爭在家長之間暗暗展開,為了讓孩子更有自信、參加體育特長招生
…… 他們紛紛進入這條由科技和金錢疊加的賽道,勢必不讓自己的孩子在身高上落後於人。

據騰訊穀雨實驗室報道,”
在兒童醫院,內分泌科、矮小門診、兒童生長發育中心等等科室,一號難求。走入北京的一家兒童醫院,到處都可以看到,診室門口擁擠著的父親、母親,他們大多沉默著,眼神放空。”
很多不符合治療條件的小孩,也會在家長的要求下打針。

一管小小的生長激素,價錢並不低。《2021 中國生長激素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19 年,中國生長激素人均年費用為 4.27
萬元,預計到 2022 年將增長至 4.57 萬元。生長激素的注射效果視個人情況而定,一般需要注射 2 — 5
年。這對於一個城市普通中產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為了與身高賽跑,中國家長正陷入一場與時間、方法和金錢的豪賭之中。

ee5930566f6ea21cd93c197db23450a1

跟矮相比,增高針的副作用不值一提。/ 視覺中國

身高不夠,婚戀硬傷

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身高如此焦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身高越來越成為現代年輕人擇偶的重要指標。早在 1989
年,社會學家李銀河老師就在研究中發現,身高是中國人看重而其他文化中的人不看重的擇偶標準。

由於受身高限製,讓孩子以後在婚戀市場上落於不利地位,這是所有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畢竟 ”
顏值不夠,可以整容;牙齒不好,可以矯正;身高不夠,就是硬傷 “。

去年《青年發展論壇》的一項研究通過分析 ” 世紀佳緣 ”
婚戀網站上的數據,得出結果,超過八成的女性在選擇配偶時,希望男性的最低身高比自己高,隻有 2.24%
的女性能接受配偶比自己矮。

9f818986723ded7bef0c41aa4f26b7ef

男高女矮,幾乎是談戀愛的固定模式。/《非誠勿擾》

另外一些研究則表明,當代中國城市女性一般傾向於選擇身高 171-180cm
之間的男性作為自己的配偶。也就是說,配偶身高一定要高於
170cm。女性對於身高的重視程度甚至超越了家庭背景、學曆水平、經濟水平和工作性質等因素。

或許這也解釋了,為什麽網上會有那麽多關於 ” 男生 170cm 會不會太矮?”” 男生身高不足 170cm 是種什麽樣的體驗?”
的討論帖。

170cm,就是當代男性身高的馬奇諾防線,一旦低於這條線,立馬就會讓男人破防。

2caa85249ff65cbbc0fc1c14915d5dcb

很多偶像劇會強調男女主的身高差。/《全世界最好的你》

身高關乎男性魅力和男子氣概。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來說,男性的身高是他生育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體現。身高越矮,代表你的基因和健康狀態越差;身高越高,則意味著你在獲取資源和同性競爭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從心理層麵來說,有研究表明,”
身高與個體患抑鬱和焦慮的概念是成正相關的,身高較矮者相對於身高較高者更容易自卑,更容易產生負麵自我概念;除此之外,在親密關係中,身高較高的男性也比矮個子男性更不容易產生嫉妒情緒,和伴侶關係更穩定。”
[ 6 ]

身高,無形之中濃縮聚集了一個男性從裏到外的所有生命線索,成為他們身上最顯眼的標簽。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各類婚戀網站和社交軟件上,幾乎所有男性都會標明自己的身高,高個子恨不得把身高那欄標紅加粗。男人們很清楚地知道,身高就是自己吸引異性、擇偶婚配的一項重要資本。

319e65d273f61f7739ae650c58283db4

對於女性來說,身高太高反而是交友的障礙。/《喬蒂的煩惱》

在身高 ” 明碼實價 ” 的情況下,男性的身高逐漸成為 ” 走近科學 ”
式的謎團。它可以分為穿鞋身高、淨身高、早晨身高和傍晚身高。178cm、179cm 的身高基本不存在,通通四舍五入為
180cm,要不然就對外稱 ” 不到兩米 “。發型、鞋跟高度、拍照角度 …… 一切能為身高服務的地方都需要矮個子男生暗下苦功。

相比之下,男性對於女性的身高要求就沒那麽苛刻了,超過一半比例的男性可以接受伴侶比自己高或者和自己一樣高。他們更關注女性的年齡和容貌,對他們來說,這才是女性吸引力和生育能力的體現。

身高和你的工資掛鉤,

這不是危言聳聽

古往今來,身高歧視一直存在。現代社會受傳統文化和西方思想的雙重影響,人們對於身高的歧視不減反增,反映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

da50f9a35078168192e55b8adba81f84

身高歧視也被頻繁用進喜劇橋段。/《功夫》

在職場中,身高對於收入具有顯著影響。美國作家馬爾科姆 • 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著作《眨眼之間》中推算,在相同條件下,身高每增加一英寸(2.54 厘米),年薪就會額外增加 789 美元。

這種 ” 身高溢價 ” 廣泛、穩健地存在於男性和女性身上。南京大學商學院的杜磊在今年 3 月的一項實驗表明:”
身高對男女性收入均有正向影響,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身高每增加 1 厘米,男性和女性年工資會分別提高 0.595% 和
0.859%,且均在 1% 的水平上。” 這一分析結果和此前的很多研究相符。

在很多崗位,員工身高並不會影響生產效率和企業利潤,但員工的工資仍然被身高隱形地決定著,這代表著雇主或者消費者歧視行為的發生。

為什麽身高會成為決定工資的因素?或許是相比起矮個子的員工,高個子員工更容易讓人相信他工作能力強,更有領導能力、更有威信,具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身高與權力地位息息相關。

34c9144d4d88f74230c892e0c4dea25c

誤會,都是誤會。/《半澤直樹》

現實果真如此嗎?其實未必。高個子並不一定獲得成功,矮個子也不一定就會落於人後。曆史上的很多名人,比如拿破侖、亞曆山大一世,都是矮個子,卻不妨礙他們獲得政治上的成就。

步入現代社會,產出與身高直接掛鉤的職業已經越來越少。矮個子人群也有一些高個子人群所沒有的優勢。

男權社會不僅在規訓著女性,也在限製著男性。比起對於女性年齡和身材上的歧視,對於男性身高的歧視更加隱形、不被人注意,想要克服這種刻板印象也更加艱難。

在問題被提出之前,中國家長們仍然需要為了孩子長高那麽 1 厘米而求醫問藥,成年男性還會孜孜不倦地在社交網站上發問:”
男生到底多高算高?”

家長們的焦慮或許還有科技的力量來緩解,男性的身高玄學又有誰來解答?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為了增高幾厘米,中國男人內卷到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