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生娃”,我們采訪了TA的締造者

4e4c0eca3ad8abca684d5683b40d8bc4

一年前誕生的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如今可以“生孩子”了。

據環球時報12月1日報道,近日,美國佛蒙特大學和塔夫茨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生物繁殖方式,並利用這一發現創造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可自我繁殖的活體機器人——Xenobots
3.0。這一研究成果於10月29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實際上,早在去年1月,鈦媒體App就報道了該研究團隊用非洲爪蟾早期胚胎中的皮膚和心髒細胞組裝成一種全新的生命形式,創造出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Xenobots”(異種機器人),可自我修複並自然分解;今年3月,團隊將Xenobots升級到2.0,能夠使用像頭發一樣的纖毛“腿”自行推進,在物體表麵上快速移動,並且能夠記錄信息。(詳見鈦媒體App前文:《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100%青蛙基因,遭破壞時可自愈》)

如今,經曆近兩年升級了兩次之後,Xenobots 3.0更進一步,實現了機器人的自我繁殖能力。

北京時間12月2日淩晨舉行的媒體采訪活動上,本論文共同作者,塔夫茨大學再生與發育生物學中心負責人邁克爾·萊文(Michael
Levin)在接受鈦媒體App的采訪時表示,

多細胞係統集合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進行用機器人實現真正的藥物遞送。

“這篇研究實驗已經是一個驚人的“生物可塑性”的經典案例,未來或可為外傷、先天缺陷、癌症、衰老等提供更直接、更個性化的藥物治療。”邁克爾·萊文表示。

科研團隊還在采訪中透露,Xenobots可以在沒有任何外部食物儲備的情況下存活10到14天,因為它們從卵子中獲得能量。一旦到14天後,這些細胞就會分解,無法繁殖。而且,Xenobots自我複製隻能持續了1-2代。

711bc6a1f632051c01957ef121e3dead
兩年升級兩次,最終實現活體機器人“可繁殖”

其實嚴格來講,Xenobots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

“機器人”一詞最早由捷克作家Karel
Capek使用,專指人形奴。“bot”的原意指的就是奴隸,“Xeno”指的是“奇怪的,陌生的”意思。

而Xenobots一點不像人。它長得非常像“吃豆人”,造型有趣。此次全新升級的Xenobots
3.0僅有毫米大小,既不是傳統的機器人,也不是一種動物。更嚴謹一些說,Xenobots是一種活的、可編程的有機體。

從去年誕生到現在,Xenobots經曆了從 1.0 到 3.0
的升級進化,兩年升級了兩次,實現了從簡單行走到自我發育繁殖,創造出全球首個可自我繁殖活體機器人。

具體在Xenobots 1.0部分,

去年1月,佛蒙特大學(UVM)計算機科學係教授約書亞·邦加(Joshua Bongard),和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的Michael
Levin及其同事,利用從青蛙胚胎幹細胞中提取的活細胞,通過佛蒙特大學的Deep Green
超級計算機集群上的自研模型,創造出全球第一個毫米級“活體可編程機器人”Xenobots,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8ecff924c2daae69fac421f0f84b545d
隨後在今年3月,團隊將Xenobots升級到 2.0 版本。

團隊稱,在實驗條件下,Xenobots這些細胞形成了小型結構,具有自我組裝,分組移動並感知周圍環境,“自下而上”的自組織能力。這一研究成果登上了知名科學期刊美國《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上。

如今的Xenobots 3.0的研究突破在於,“活體機器人”可以實現自我複製能力。

而且,Xenobots根本上是異種機器人,就是說,它的後代實際上沒有類似人類一樣的父母,它們是由不同的Xenobots共同製造出來的。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將足夠多的Xenobots放置在培養皿中彼此靠近,它們會聚集並將其他漂浮在溶液中的單個幹細胞堆疊起來,用它們如同吃豆人形狀的“嘴”將幹細胞組裝成“嬰兒”Xenobots。幾天後,這些“嬰兒”就會變成外觀和動作都跟母體一樣的新Xenobots。然後這些新的Xenobots可再次出去尋找幹細胞,並建立自己的“副本”,就這樣周而複始,不斷複製。

根據論文所述,研究人員觀察到,當Xenobots被聚集成團時,它們在五天內形成了大約3000個細胞的球體。每個團塊大約有半毫米寬,覆蓋著微小的毛發狀結構。而這一結構類似藻類的鞭毛,可以幫助Xenobots進行類似螺旋形遊動。更有意思的是,單個Xenobot看起來似乎在進行一種有組織的協同工作,一道把鬆散的細胞拱到一起,由此產生的細胞堆逐漸形成了新的“Xenobots”,也就是複製體。

“這些青蛙細胞的複製方式與青蛙的繁殖方式大不相同,科學界已知的任何動物或植物都不會以這種方式進行複製”,本論文作者、塔夫茨大學、哈佛大學Wyss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薩姆·克裏格曼Sam
Kriegman表示。

簡單來說,就是成群的青蛙幹細胞聚集到一起,通過最終複製一個細胞自己。

因此,Xenobots成為全球第一個被發現以這種方式繁殖的多細胞生物體。
b4294b2153d9d1cea8744b4160a158a1
邁克爾·萊文指出,在最佳條件下製作一份副本大約需要五天時間。“後代”不會采用父代的 C
形體型,而是恢複為效率較低的原始球體形狀,也沒有大腦或消化係統,隻是能編程罷了。

“機器人和有機體之間的區別並不像我們過去認為的那麽明顯。”萊文表示,Xenobots兼具機器人和有機體兩者的屬性。

該團隊還指出,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設計出更容易複製的細胞集群,執行特定的工作。這意味著,未來這些經過設計的細胞簇可能無需任何外部幹預,僅通過自我複製便可實現更大的價值。

科研團隊在采訪中強調,構建活體機器人,是人類破解“形態學代碼”的一小步。可以幫助人類了解它們(青蛙細胞)是如何根據其(形態學代碼領域)曆史和環境來計算和存儲信息的。而未來,他們希望Xenobots可以讓某種體外組織,用於移植到病人身上,或直接用於病人身上,用於追蹤腫瘤細胞,以及腸道中的細菌相互作用,更好的治療和緩解病人的疾病問題。

研究者回應倫理問題:沒有外界的幫助,這種細胞無法繁殖

這樣一種可以自我繁衍的“活體”機器人的誕生,讓一些圍觀者聯想到了某些科幻小說、電影描繪的場景。一些網友評論說,這是“異形來了”,生怕科學家們造出了一種可以毀滅人類的致命生物兵器,消息一出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王小偉認為,雖然這種憂慮帶有濃厚的“科幻氣質”,但焦慮本身是真實的。

杜克大學法學和哲學教授妮塔·法拉哈尼 (Nita Farahany)
表示,新技術中涉及到了一些倫理問題。“任何時候我們會被機器人試圖駕馭生命……
(我們應該)認識到它可能會變得非常糟糕,”

不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學教授葉盛指出,現階段研究者們在實驗室裏造出的“活體”機器人,還沒有離開實驗室後在自然界裏獨立生存的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變得更強,自我複製的能力變得更強時,它跟大自然之間會產生什麽相互作用和影響,恐怕就很難判斷了。

換句話說,葉盛認為,短時間內,Xenobots活體機器人很難對我們的生物圈乃至人類社會產生威脅。“所以從長遠來看,它的安全性的確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但我想恰恰是因為安全性需要去考慮,所以我們現在才需要去研究它,我覺得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bffc87af2e1948889fad4428cd06cfb1
針對於外界質疑的倫理問題,

本論文作者,塔夫茨大學資深科學家道格·布萊克斯頓(Doug
Blackiston)博士對鈦媒體App表示,Xenobots細胞可以在室溫下存活,在沒有任何外部食物儲備的情況下,最多能存活10到14天。如果研究人員沒有為這個係統提供豐富的青蛙幹細胞來源,這個係統就會崩潰,細胞14天後就會分解掉。所以,Xenobots沒有外界的幫助,這種細胞是無法繁殖的。

道格·布萊克斯頓強調,倫理道德問題對於科學家來說十分敏感,所以對於涉及生物和動物材料的研究又完善的製度規定,有著多層次的監管。這些機器人完全被限製在實驗室中,是可生物降解的,很容易被消滅,並經過了美國聯邦、州和機構各級倫理專家的審查。

“科學研究必須確保通過一般性倫理準則,所以普通的用戶不太需要過於擔心。”研究團隊接受鈦媒體App采訪時表示。

邁克爾·萊文則指出,青蛙細胞在存活時一直在蛻皮,當它們蛻皮的時候。通常有一些健康的細胞。而且14天後,這些細胞會在水中被分解掉,並且是無害的。

對於是否可以無限繁殖問題,

邁克爾·萊文指出,在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Xenobots自我繁殖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是短暫的,自我複製隻能持續1-2代,不能無限期繁殖。而且自我複製的形狀並沒有數十億種,最終都是原始球體形狀,即有“嘴”的圓形。

他強調,這種分子生物學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的成果有望用於人體和環境方麵的許多任務,例如收集海洋中的微塑料、檢查根係和再生醫學等。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王小偉認為,目前Xenobot還停留在科學研究階段,距離臨床實際應用還有很多路要走。但未來,他認為,“活體機器人”或許還可以為外傷、先天缺陷、癌症、衰老等提供更直接、更個性化的藥物治療等。

科技部主管媒體《科技日報》評論稱,這種活體機器人不能繁殖得過於瘋狂,否則也令人擔憂。第三代機器人的再生和修複能力,在人類醫學上也頗有大展拳腳的潛力。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生娃”,我們采訪了TA的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