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豆瓣被封殺,這樣你就會滿意了嗎

昨日一則新聞,與每個影迷息息相關——

豆瓣被罰了

豆瓣不是第一次被罰了,每隔一陣就會爆出相關的新聞。

罰款、整改、關停評論、封禁小組 ……

而早有對豆瓣不滿的網友,呼籲封殺。

03d6f070976e01f7550f2e308cd9258b

今年事態進一步升級,豆瓣被處罰次數達 20 次,多次頂格處罰。

這累計高達 900 萬的處罰金額,讓網友們意識到了嚴重性——

豆瓣要完了?

e9a5b33fe632d146db7bdb15d80e05bd

支持豆瓣的網友們,連夜進行了一波「野性消費」。

紛紛購買周邊產品。

一場「搶救豆瓣」行動正在展開。

說到底,因為豆瓣是中文社交網絡中無可替代的存在

尤其對影迷來說,它的意義實在重大。

1a301346e3e768a1903f27d790fd2d37

曾經的豆瓣,是文藝青年的精神家園,小眾趣味的自留地。

而曾經的豆瓣電影,是中文互聯網最好的電影社區。

很多人看一部電影前,都會習慣性地打開豆瓣查看分數。

數據顯示,全國主流媒體的電影資料、評分、評價有80%都引自豆瓣電影。

dfee31cc28d435b9663b72039e04d0c1

為什麽?

評分的相對公正性

國內電影評分網站中,隻有豆瓣能對標爛番茄、IMDB。

原因在於,豆瓣初衷就是一個純粹的書、影、音交流平台。

最初的用戶,也是一小撮單純的文藝愛好者。

正如豆瓣官方簡介所寫:

「媒體讓老少鹹宜的大片無處不在,對隻適合一群人的東西卻顯得力不從心。……
無論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幫助你通過你喜愛的東西找到誌同道合者,然後通過他們找到更多的好東西。」

be3171a65850d31fdd0f75c09e4784c7

51bec2abb474690733f81921ef98f3c5

曾經的豆瓣社區,雖然用戶的鑒賞水平和審美偏好各有不同。

但基本都能夠在評論區理性討論。

就拿 249 萬人打出 9.7 分的《肖申克的救贖》為例。

最熱門的幾篇影評中。

既有零門檻直抒胸臆的觀後感;

ad776b5f5e9c8ed167d6a473bb1bb4e8

也有相對專業的文本分析;

eb2156a4b3c1225a444942ef84e894a3

還有自行翻譯、帶有科普性質的幕後花絮。

347c8572b30824c783e169483f68b087

就算是頗為「刺眼」的一星差評,也沒有挨罵。

反而激起了熱烈的討論。

188fbd08f6162469f99324407f4d757c

正如評論所說的,在豆瓣「不管文字功底如何,思想深度如何,每個小人物對任何事物都有權利擁有她的感受。」

配套的豆瓣電影 TOP250 榜單、豆瓣鑫像獎評選、年度觀影報告 ……

共同構建起了烏托邦一般的電影社區。

豆瓣電影成功接過了 BBS 的接力棒,延續了中文電影評論生態。

也捧出了很多影評人,乃至導演。

8.8 分的紀錄片《四個春天》導演就是一位「豆紅」。

他的豆瓣相冊裏,還留有這一影片的重要起源:「《四個春天》與豆瓣有著特殊的緣分。」

38a1b7f90cf0244d64e3d05552092c93

這都確立了豆瓣在影視圈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讓影迷有歸屬感,樂於在豆瓣發表觀點。

也讓普通觀眾漸漸建立了對豆瓣評分的信賴。

不僅如此,豆瓣還是一個有溫度的社區

有豆友給一部不存在的電影《即使變成甲殼蟲卡夫卡還是進不去城堡》創建了條目。

他極盡藝術愛好者之所長,用同事的英文名炮製了一份演職員表。

「盜用」前蘇聯電影導演帕拉傑諾夫《石榴的顏色》的插畫,設計了一份海報。

「融梗」電影《公民凱恩》情節,將卡夫卡、加繆和杜尚都隨手糅入劇情。

5f4bcf0ec3aed99bcd9049b0710fabfc

後來,這部不存在的電影,在豆瓣收獲了 2457 人想看,207 人看過。

以及若幹腦洞大開的評論。

5e78072a65e8f7ac8ea01fe6549a9bbd

堪稱大型行為藝術現場。

這是影迷之間心照不宣的惡作劇。

而這,在其他網站是不可能發生的。

以及各種溫暖的細節。

去世影人、豆友的頁麵上,有獻花的溫情選項。

年度觀影報告,不僅給出觀影數量,還打造了很多情境。

比如說深夜的觀影記錄時,會被特別顯示。

b804a5be287246b575114c9bc4323276

在疫情期間,影院關門。

這些日子裏的觀影記錄,也被特意歸類,成為一種獨特的紀念。

f5295a5e5d7775f30e5691bc1a614600

此外,曾經的豆瓣小組,也極具多元化和包容性

它以愛好導向,涵蓋了文娛、生活、消費、文化的方方麵麵。

聚集了很多小眾趣味,甚至是稀奇古怪的習慣。

不僅有極簡小組,也有反極簡小組。

有下廚房小組(同名 APP 的雛形),還有炸廚房小組。

f78ef5b6b8ecbaaab114c13677680e0d

263da8fbff391afd876e543d1673d91e

甚至是排便障礙的豆友,都能與 12480 個人報團取暖。

總之,不管你有多奇怪冷門的癖好,都能在豆瓣找到同好。

在這裏沒有人是「怪人」,特立獨行也能夠被尊重欣賞。

48fd2d7b21458052fcc200445d6242dc

隨著豆友越來越多,豆瓣早已在方方麵麵出圈

激發了影視創作的靈感。

《失戀三十三天》改編自豆瓣神貼。

作者原本是分享真人真事,結果因為討論聲高漲,變為日更的小說。

最後被導演發掘,買下改編權,意外成為票房爆款。

a13edcce79f320f21c9b866b9db8ec6a

《和陌生人說話》第四季取材於「摳門女性聯合會小組」。

「5 年內摳出兩套房」的奇聞引發很多人關注。

組員的消費觀也在全網引發很多討論。

c792237c2618cca25ed04d45fd083bde

還有前段時間引發熱議的一篇采訪《一個農民工思考海爾格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就衍生自豆瓣海德格爾小組的一篇求助帖:

「我是農民工,請問要如何才能入讀大學?」

令我們看到了求知的可貴。

3509ec6eaddc95be1ab03b1ef4bc9204

dcbadfa4e9d89188c74434c8805e062c

但這樣的豆瓣,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變了。

變化在豆瓣電影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開分標準飄忽不定

有的作品,3 千多條評價就開分。

b0471f8024acf7b598217c1d00277d50

但有的,1 萬多評價,還沒有評分。

a6b925fd57dbc166793faf398e318d5c

有經驗的人都會發現,國產劇普遍開分晚。

尤其是很多一上線就口碑撲街的。

在熱播過程中,基本都處於鎖分狀態。

此外,短評區對評論進行了部分隱藏

無法查閱所有用戶的評價。

對此,平台給出的回應是為了「防止水軍」。

被折疊的評價都屬於「與影片無關」或「包含人身攻擊」的內容。

a574a329b15fe44335f000f3f1a9e1fa

沒有具體的折疊標準,就讓一些觀點隱身。

可以說有悖平台秉持公平的初衷。

很多豆友對「反水軍」的觀點不買賬。

認為是片方為屏蔽負麵觀點,動了手腳。

還有,評論區惡意打分現象泛濫成災

飯圈的暗鬥嚴重侵擾著豆瓣的評分生態。

很多條目都成了對家撕逼的戰場。

粉絲為了賬號的權重,還特意養號,為很多沒有看過的作品打分。

2020 年末,一本新書就因此突然湧進大量評論。

結果被圖書編輯發現,這些評論都驢頭不對馬嘴。

他極為不滿地控訴了這一行為。

e94c096e9bea19f0d86f8ef1f11c1aa6

更為嚴重的是,水軍刷分已經形成了灰色產業鏈。

不少豆友曝出,有人私聊自己做水軍,收錢打差評。

a9a355f5baa38e10161f93562792301e

此外,還有為了宣泄情緒惡意刷分的現象。

比如曾被官媒蓋章的爛片《抗日奇俠》。

在東京奧運期間,民族熱情高昂時,居然被一擁而入打了五星。

一夜之間,從 3.4 分漲到了 6.7 分。

4d93b74d1e23f5ce939f68e0b8c605ee

而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評分則從 9.3 跌到了 8.7。

2143ab9b5efb29c7ab258661c01cd5fc

這些都無疑對豆瓣電影的公信力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而權威性的評分係統,原本是豆瓣的立身之本。

dc9d7478dceec5a3d6676ba183acbae9

從「精神家園」到「烏煙瘴氣之地」。

豆瓣的口碑一落千丈。

變化的根源,和眾多娛樂八卦小組脫不了幹係。

最為著名的鵝組,最初以「消解明星光環」為主張。

內容犀利尖刻,毫不留情,也因此多次被搬運到其他平台。

日積月累,影響力已經可匹敵曾經的天涯。

漸漸地,也引起了粉絲、明星團隊、甚至是明星本人的關注。

楊迪作為資深組員,就經常被拿來調侃。

52cc38c0c08f25096b1bc9ab015e1cef

但更為負麵的影響是,明星經紀公司為了維護形象,難免伸出資本之手。

粉絲為了維護偶像聲譽,也暗中窺伺。

以至於,鵝組賬號也明碼標價被倒賣。

6caf1db5abf243961ecf29ef3f48da34

隨著飯圈入侵、資本介入。

小組內魚龍混雜,充斥著各種真假難辨的信息。

造謠、誣陷的帖子不在少數。

常常連帶豆瓣被多位明星告上法庭。

91eb29aaf3449faead4070dd0c7aa78d

毋庸置疑,小組帶來了流量,用戶數量激增。

但這也讓豆瓣變了味。

豆瓣審核越來越嚴,甚至影響到正常的觀點表達。

238fd6a98b0132b5d6c9e31caebe2bb1

氛圍也越來越有戾氣,什麽話題都能吵起來。

其他版塊也受到嚴重波及,到處可見偏激、極端的罵戰。

詩人北島在豆瓣分享了一首詩歌。

結果因為曾與餘秀華的爭執,被網友集體圍攻。

71 歲的他不堪其憂,關了評論區。

02fb666a308d837f1e176f5c8e8f8b21

結果造成,不僅僅是非豆瓣用戶不滿。

豆瓣內部也生出矛盾。

書影音用戶覺得小組烏煙瘴氣、毫無營養。

應該讓豆瓣回歸書影音的初心。

e860b03fa8a52017788fb4102c957307

而小組用戶則覺得書影音用戶是「遺老」,拉垮了豆瓣。

互相都想割席。

cc5c6f5d0531e395b61161e3859997f7

其實,在很多組員心中,很多娛樂小組算得上一個致力於為社會不公正現象發聲的良好平台。

比如鵝組,在疫情期間監督湖北紅十字會、收集求助渠道。

還關注春蕾計劃出現的劫女濟男的問題。

這些都遠超出了娛樂範圍,涉及了更廣泛的社會議題。

50119365ffe4be7d801e7680e68b8ce7

而今小組存在的問題。

比如非黑即白的輿論環境,飯圈當道,資本為王等。

其實都與互聯網整體輿論環境密不可分。

很多小組作為娛樂八卦的聚集地,也不可避免地折射了這些問題。

造成了不良後果,連帶關聯板塊深受其害。

如今,豆瓣回歸純粹的唯一方法,恐怕就是與娛樂小組割席。

但不可否認,小組已成豆瓣最重要的流量來源和破圈的關鍵。

對此,阿北曾經說過:

「最理想的是商業價值和用戶價值之間不矛盾。」

b87d8240e65e0df0d07349ad06ec6738

可流量與初心,終究難以兼得。

無論如何,身為影迷,魚叔還是願意看到豆瓣活下去。

猶記得十年前阿北寫下:

「豆瓣是想幫人發現真實生活裏的好東西。」

的確,曾經的豆瓣做到了。

它讓我們在主流之外,發現被埋沒的寶藏。

在庸常生活中,點亮熱愛的「火花」。

與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成為誌同道合的知己。

豆瓣讓我們不斷去發現,那些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價值。

誠然豆瓣存在一些問題,但它仍然是最具價值的中文互聯網之一。

希望豆瓣能夠走出困境。

中文互聯網,需要豆瓣這樣的存在。

全文完。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豆瓣被封殺,這樣你就會滿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