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港交所棄購倫交所始末:倫交所充滿抵觸情緒(圖)

如此重要的交易所並購要取得成功,通常需要借助天時、地利與人和。這樣一場利好雙方的“世紀聯姻”草草結束或早在預期之內。

822444fae833a739ba100ad55c25e3e5

踏上征程,放棄收購,短短一個月時間,港交所並購倫交所的故事,還沒開始就宣告劇終。

9月11日,港交所突然單方麵向全世界公布了收購倫交所的計劃,報價296億英磅,通過股份及現金支付,並將倫交所停止收購路孚特(Refinitiv)列為收購條件。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將這次交易稱為“倫港世紀聯姻”,兩者的強強聯合,將對全球金融市場,對香港、中國內地和英國的資本市場意義深遠,是“千載難逢”,更“時不我待”。

與市場預期一致,兩天之後,倫交所正式表態,董事會一致拒絕港交所的並購提意,並對此感到吃驚和失望。

就在市場等待港交所新一輪報價之時,10月8日,李小加一篇《放棄與堅持》,向全世界宣布放棄收購,“因為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所以無悔無憾”。

倫交所則在簡短聲明中表示,會繼續完成對路孚特的收購。

“港交所放棄收購是明智選擇。”香港資深金融專家、博大資本總裁溫天納對《財經》記者表示,“本次收購與七年前港交所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情況完全不一樣,此時終止收購可以理解。”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此前對《財經》記者表示:“港交所欲收購倫交所是革命性的交易,因此難度很大,此刻的香港,更需要這種曆史性交易來推動社會、市場共識的形成。

一位資深跨境並購人士則表示:“從交易實務來看,港交所這麽早放棄無疑讓人失望,但理性來看,這可能是其不得已的選擇。”

李小加在《放棄與堅持》中再次強調了立足中國的戰略規劃,他預計,即使未來內地資本市場完全開放,仍會有相當一部分投資者會選擇互聯互通模式投資內地資本市場。

理性放棄

9月11日下午,港交所突然公開宣布,有意收購倫交所,作價296億英磅,其中四分之一為現金支付,四分之三依靠換股,即每一股倫交所集團股份,可收到20.45英鎊現金,以及2.495股新發行的港交所股份。最終,倫交所集團每股收購價值約83.61英鎊,較前一天溢價22.9%。港交所表示,將使用自有資金及新的融資完成交易。

港交所同時將倫交所停止收購路孚特作為此次收購的條件。

倫交所在7月底宣布,計劃從黑石集團手中收購路孚特,收購價值達270美元。

投行出身的李小加表示,倫交所與港交所如果成功結合,將創造一個全球布局、世界領先、覆蓋亞歐美三大時區,同時為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等主要貨幣提供國際化金融交易服務的交易所集團,市值有望超過700億美元。

14e21de72e3b139ff438787bfd9c7b25從2009年至今,在改革派李小加的帶領下,港交所經曆了最為關鍵的十年變革。圖/中新

兩個不同時區的交易所有著截然不同的特色。港交所的股票、衍生品交易及IPO業務在全球交易所中保持領先,而倫交所是全球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領軍者。

“這是一場革命性的並購,同時也意味著難度非常大。

洪灝對《財經》記者表示,“兩個交易所在業務上沒有交叉,正因為如此,這項並購如果達成,港倫交易所將有18小時連續交易,將擴大交易範圍和標的物,覆蓋股債FICC全麵服務,成為首個真正的全球全產品交易所。

華創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牛播坤也向記者表示,倫交所與港交所的合並可以充分實現優勢互補。

“倫交所的優勢在於固定收益,但是在IPO方麵一直不突出。IPO主要還是依托本土市場,而歐洲本土發展緩慢。從2000年全球資本創新浪潮中,中國新經濟產業表現突出。世紀聯姻彌補倫交所的短板,為它帶來巨大的增量市場。在脫歐風險之下,雙方的結合也可以削弱脫歐對倫交所金融中心地位的衝擊。”牛播坤表示。

在李小加的設想中,“倫港世紀聯姻”對全球金融市場,對香港、中國內地與英國都有巨大的積極意義。他提到港交所《戰略規劃2019-2021》中的三大主題:

立足中國、連接全球、擁抱科技,收購倫交所正是三個主題的自然延伸。

李小加曾經在2016年的專欄中寫道,未來30年是中國資本雙向流動的時代,除了繼續發揮傳統的融資功能,香港還需要做好新的三件事,一是幫助中國國民財富實現全球配置,二是幫助中外投資者在離岸管理在岸金融風險,三是幫助中國實現商品與貨幣的國際定價。

洪灝對《財經》記者表示:“倫敦最大的上市公司是誰,中國內地恐怕幾乎沒有人知道,因此倫交所要想和中國內地合作,通過香港將是最好的選擇。另外,香港和英國的法律體係非常一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上述資深海外並購人士對此評價。

而麵對這個特殊時點下的諸多外在紛擾,李小加表示:“這項合並對於倫敦和香港都是利好,即使兩地目前麵臨諸多社會和政治困局,港交所也看不到有任何理由能阻擋這宗交易。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研究員丁孟對《財經》記者表示:“這樁並購體現了香港想保持和提升自身的金融地位,不可否認,香港的社會問題會對金融造成一定影響,但從匯率、資金麵、交易情況來看還沒有明顯體現,同時在脫歐之下,倫敦依舊是歐洲無可替代的金融中心。”

收購遭到倫交所拒絕之後,市場仍然對加價及支付比例的調整抱有很高期待。洪灝表示,港交所的出價並不算高。丁孟也認為,還可以加價30%-40%。

在李小加任職港交所行政總裁的第一個任期,他促成了港交所對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收購。2012年6月15日,港交所與LME共同宣布,港交所以13.88億英鎊收購LME100%的股份。

《財經》2012年曾報道,港交所之所以能夠擊敗美國洲際交易所(ICE)從15名候選者中勝出,依靠的是其“發展而不整合”的策略,以及港交所背後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

然而事後來看,有觀點認為,收購LME並未給港交所帶來實質效益。

對此,洪灝表示,全球的期貨交易已經發生了變化,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螺紋鋼、鐵礦石、銅等品種,都是以人民幣在國內交易所交易,李小加一直想和內地合作,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沒有人能保證成功,但不嚐試,就絕對不可能成功。”李小加在9月11日表白倫交所的信中說。

一個月之後,根據英國的相關規則,港交所必須重新報價或放棄收購。10月8日,世紀大並購出現了一個市場意料之中的結果和意想不到的過程,港交所理性放棄,收購以失敗告終。

溫天納表示,與七年前港交所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相比,全球政治和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收購大環境不理想,終止收購可以理解。“這筆收購不僅要經過英國當地監管機構審批,還要涉及歐洲和美國等地的監管,在目前的大環境下,相關審批很難通過。

困難重重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說,港交所與倫交所聯姻如此重要的交易所並購要取得成功,通常需要借助天時、地利與人和。但這樁世紀大並購,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

從始至終,倫交所管理層都表達了強烈的拒絕。李小加也直言放棄收購的原因,未能取得倫敦證交所管理層方麵的積極響應。

“過去幾十天,我們和眾多監管機構以及大量的倫敦證交所股東接洽,但是,很遺憾,未能說服他們認同聯姻的願景。”李小加坦言。

倫交所的排斥態度在港交所發布收購方案之時就已十分明顯。

9月11日,港交所公開表示要收購倫交所,僅兩日後倫交所就迅速反應,且給出了十分明確的答複,拒絕收購邀請。

彼時倫交所表示,董事會一致否決港交所的收購提議,並直接給出四大理由,交易方案不夠吸引力、交易價格過低、交易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以及不符合倫交所的戰略目標。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集中在關於路孚特的收購。

目前,倫交所正在進行路孚特的收購。在港交所的收購方案中,要求倫交所暫停對路孚特的收購。而在倫交所看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倫交所甚至直白表示,與港交所的合作是倫交所在戰略上的重大倒退。“收購路孚特是深入思考和討論的結果,這是一項戰略性和財務上的轉型交易。”倫交所表示。

“倫交所的回應充滿了抵觸情緒,有些傲慢。

尤其香港與英國之前是殖民地關係,現在倫交所卻反遭港交所收購。

心裏會存在較大心理落差,其中一些回複也隻是借口。

牛播坤向《財經》記者表示。

洪灝認為,相比港交所的並購,倫交所收購路孚特產生的協同效應相差太遠。“港交所與倫交所業務互補性更強,在時區覆蓋、產品線、企業融資等方麵協同效應更大。”洪灝表示。

實際上,無論從價值投資角度還是戰略角度來看,港交所收購路孚特帶來的協同效應或許更大。

e141822fc5ac2586d30ba4864f957e52

一方麵,倫交所合並路孚特後的總市值約為570億美元,而港交所與倫交所合並後的市值超過了700億美元,且港交所沒有任何淨負債。雙方合並後的總市值將超越東京交易所,位列全球第三位,超越歐洲最大的競爭對手泛歐證券交易所。

另一方麵,從盈利能力上看,港交所的賺錢能力最強。今年上半年港交所實現收入85.78億港元,同比增長5%。股東應占利潤同比增長3%;而路孚特同比增長僅有3%,落後於主要競爭對手。

從業務協調性來看,雙方又可以形成良好互補。招商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海峰指出,“世紀聯姻”給倫敦證券交易所帶來的是巨大的增量市場,增量數據和主營業務收入的互補性改善,而收購路孚特還是在原有舊數據和存量業務基礎上進行的再整合、再開發。

“‘世紀聯姻’所帶來的協同效應轉化路徑清晰,轉化成本可控,轉化周期較短。反觀對路孚特的收購,對倫交所基本麵改善的前景還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到底是並購了一個‘優質資產’還是吞下了一枚‘毒丸’,還未可知。”白海峰表示。

從整體來看,倫交所與港交所的合並也可以充分實現優勢互補。

然而,就是這樣一場利好雙方的“世紀聯姻”就這樣草草結束。但實際上,這樣的結果或早在預期之內。

作為歐洲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倫交所一直被國際大牌交易所覬覦與垂涎。2002年以來,各國家交易所更是多次上演了搶奪倫交所的戲碼,但多數都被倫交所拒之門外。

2002年,與當時的最大競爭對手Euronext競購倫敦國際期貨交易所失敗後,倫交所被認為失去競爭力。隨後,各大交易所開始紛紛向其伸出了橄欖枝。

澳大利亞麥格理銀行、納斯達克、德國證交所一起對倫交所展開爭奪。但這些要約都先後被拒絕。其中,德交所更是倫交所最執著的愛慕者。

德國證交所對倫交所盡管屢戰屢敗,但一直窮追不舍。1998年,德國證交所首次提出與倫交所聯盟。2000年德國證交所再度嚐試聯姻被拒絕。2004年與2005年,德國證交所提出新的收購計劃,最終仍慘遭拒絕。

轉機一度出現。在德國證券交易所頻頻示愛之下,德交所終於等到倫交所的回心轉意。2016年3月16日,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和德意誌交易所公布了一項合並協議,雙方同意進行全股票合並,共同成立一家新的證券交易公司。

但遺憾的是,這一交易最終卻慘遭歐盟棒打。因會導致固定收益工具清算業務出現壟斷,歐盟委員會反對德意誌交易所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

在倫交所的並購交易中,半路殺出程咬金並非首次。

2016年2月23日,德交所宣布就合並事宜與倫交所進行洽談,且雙方管理層已經進行了深入溝通。但在3月1日,紐交所母公司洲際交易所卻公開表示,正在考慮競購倫交所。但在這份聲明之前,洲際交易所並未就此事接洽倫交所董事會,甚至未與倫交所集團正式接觸。

作為歐洲最重要的戰略性資產,倫交所頻遭狙擊。與此同時,倫交所也在通過到處收購來壯大,逐漸從案上魚肉變成了主動獵食者。

2007年,倫交所與意大利的證券交易所合並,形成倫敦交易所集團。而倫交所也成為歐洲第一大交易所;2009年,收購歐洲最大暗池之一的Turquoise;2012年收購德裏證券交易所5%股權;倫交所又先後於2011年、2014年收購富時國際、弗蘭克羅素公司,並在2015年合並成立富時羅素。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倫交所的市值為37670億美元,位於全球交易所排行榜第七位,歐洲交易所第二名。

與在歐洲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泛歐證券交易所僅有1600億美元的差距。

與港交所也僅有1690億美元的差距。

立足中國

對於倫交所的拒絕,港交所縱然再不舍,縱然再糾結,放棄是必須做出的理性選擇。“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也。我們更相信,事在人為,條條大路通羅馬!”李小加表示。

不過,收購失敗這樣的結果早在預料之內。在目前的政治經濟環境下如此突然推出這樁聯姻並不被外界看好。

複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就表示,外部環境不成熟時貿然采取行動,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很可能會給外界造成誤解。

“會讓市場做出錯誤解讀,香港未來存在不確定性,那麽在不確定性增加之下,抓住現在這個時點去行動。

這樣的舉動恰恰把對未來沒有信心的意願給釋放出來。

急於求成,適得其反。

孫立堅向《財經》記者表示。

9月24日,倫交所行政總裁施維默在參加SIBOS會議時就表示,香港獨特定位或會逐漸模糊,香港日後恐會失去現在的競爭性地位,上海將會成為中國的金融樞紐。而香港近期局勢不穩對港交所業務帶來影響。

一同參加該會議的還有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麵對施維默的拒絕態度,一如既往,李小加強調了合並的信心以及雙方聯姻打造全球交易所的美好願望。盡管這樁聯姻在李小加看來也並不是最好的時機。

李小加也直言,“在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目前也許不是進行巨額跨境交易的最佳時機,而擺在麵前的現實是時不我待。

而這個不能等的“時機”在業內人士看來,更多地來源於對路孚特的收購。目前倫交所正在收購路孚特,一旦收購完成,港交所再去收購倫交所則存在較大難度。

“這個是最重要的主導因素,其他因素相對獨立。”牛播坤表示。

盡管收購計劃的公開讓外界倍感突然,但某種程度上港交所是有備而來。“在我看來並不突然。港交所的很多想法都是長遠規劃的,一定有嚴謹推導。這個工程很龐大,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推出的。”富途證券CEO鄔必偉表示。

今年2月,在港交所發布史美倫上任後的首份戰略規劃中就已經透露了信息。港交所三年的戰略規劃圍繞“錢”、“貨”、“場”。

在“場”的方麵,港交所就提出“我們不僅要在香港設‘場’,還要在倫敦和全球其他地區探索擴建‘場’的功能”。

對於此次收購,港交所一度充滿了從容與自信。實際上,港交所對倫交所的興趣由來已久。港交所與倫交所最早傳出緋聞可以追溯至2011年。當時英國媒體報道,港交所有意溢價47%,作價520億元收購倫交所。

雄心壯誌怎容輕易放棄。八年之後,港交所為著夢想再次行動。盡管以失敗告終,但正如李小加所言,“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所以也無悔無憾。”

而這場世紀聯姻充分彰顯了港交所的實力。事實上,港交所在全球交易所的地位或遠超想象。

在今年3月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繼續保持第三名。2018年,港交所IPO募集資金再次全球稱冠。港交所已連續多年IPO募資金額全球居首。香港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數量全球第二。

“香港彈丸之地,但是港交所在全球交易所中一直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牛播坤表示,香港動蕩的環境會對旅遊業等產業帶來影響,但金融是脫離實體的虛擬設施,並不會對其產生根本性影響。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難以撼動。

牛播坤向《財經》記者表示。

富途證券CEO鄔必偉也表示,無論香港發生什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可能動搖。“港交所的未來值得期待。”鄔必偉認為。

對於港交所的收購,倫交所行政總裁施維默拒絕理由之一是認為中國資本管控最終將被取消,料上海會成為中國金融樞紐。但牛播坤卻認為,內地越開放,香港越受益。

“盡管內地加大金融開放,但外資始終認為香港最安全。香港特殊的製度安排,完善的各項製度,透明的監管,會吸引外資通過香港進入內地。在中國金融開放進程中,港交所發揮著重要的橋頭堡作用。”牛播坤表示。

李小加也表示,至少未來20年,中國金融市場仍難以全麵開放。

而香港及英國兩地有相同語言及同樣奉行普通法的特質,令這兩個市場自然成為聯通中美的橋梁。

香港為中國金融市場提供了很好的轉接器。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難以撼動,但李小加還在謀求更大的版圖。

港交所2019年-2021年的三年戰略規劃是“立足中國、連接全球、擁抱科技”。港交所表示,收購倫交所高度契合規劃。如果成功,這將是東西方資本市場第一次真正強強結合的聯姻,它將創造一個領先的國際交易所集團,屹立於全球資本市場之巔。

打造連接全球的國際金融交易集團,這才是港交所真正的野心,也是李小加的夢想。

從2009年至今,李小加任職港交所行政總裁正好十年。而這十年,是港交所製度變革與創新最為頻繁的十年。在改革派李小加的帶領下,港交所經曆了最為關鍵的十年變革。

在他的推動下,深港通、滬港通、債券通相繼開通,加強了與內地的互通有無;2018年,港交所又進行了“25年來力度最大”的改革,打破了“同股不同權”的上市限製,允許非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上市;2012年,收購了倫敦金屬交易所,開啟了全球化的步伐。

作為改革派的李小加,他不會放棄有望將港交所打造成全球交易所千載難逢的機會。盡管收購未果,但收購倫交所體現了香港交易所20多年來發展曆史上再一次踏上國際收購征途的巨大決心。

“我們國際拓展的步伐不會因為放棄收購倫敦證交所而放緩。

我們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決心不會變,我們立誌成為國際領先亞洲時區交易所的願景也不會變。

李小加強調。

華客網:港交所棄購倫交所始末:倫交所充滿抵觸情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