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香港僵局短期難解 親北京陣營逐漸陷入分歧

緩和香港日趨暴力的抗議活動的任務,極有可能會落在本地極有影響力的親北京陣營的頭上。

麻煩在於:他們內部分歧頗多。

這些分歧可能會導致香港時局在未來數月乃至數年都動盪不安,進一步傷害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讓北京頭疼不斷,並加劇原本就存在於中美關係裡的痛點。

這些北京的盟友當中,有部分是平民主義者,希望打破當地企業壟斷,沒收私人土地,興建公共住房。有部分則是富商,隻要不觸及他們的生意,他們樂於支持香港政府和北京當局。

對於抗議者要求更多民主權利的最大訴求,建製派內的分歧更加深刻。

溫和派的代表正是四麵楚歌的特首林鄭月娥,她希望能在北京預定的範圍內逐步實現更自由的選舉。但香港強硬派厭惡這種想法,他們對林鄭月娥願跟民主派談判、不願命令警察進行更嚴厲的鎮壓非常不滿。

當林鄭月娥在週三發表年度施政報告——性質類似於美國的國情谘文——的時候,矛盾已經被擺到明麵。經曆幾個月的內部會議,她在報告中提及了房屋政策之類覆蓋麵相當窄的問題,根本沒有涉及政治大局中的緊張關係。

林鄭月娥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她在施政報告中避談民主問題,「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但她也聲稱自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並責怪反對派立法議員否決了她在2014年向北京提交的普選政改方案。

對建製派來說,內部分歧也導致聯盟內多個黨派團體的政治能量被不斷削弱。最近幾週的獨立民意調查顯示,建製派的支持率已經降到曆史新低,而在今年11月的香港區議會選舉和明年9月的立法會選舉中,他們也可能遭遇重大的議席損失。

建製派政客如今就好比「飛鳥各投林——當事情順利還能團結在一起,可一旦大難臨頭,全都各自飛了,」2016年以前擔任過香港立法會主席、規模最大的親北京政黨民建聯的創黨主席曾鈺成這樣說。

「我們如今最大的擔憂就是11月24日會發生什麽,該怎樣把損失最小化,」他補充道。

林鄭月娥曾多次嚐試與民主派達成折中方案,包括最引人注目的暫停並最終撤回了引發抗議活動的引渡條例,但收效甚微。她也試圖與反對派開展公開和私下的對話,結果其中一次有損形象的對話錄音還被洩漏,並在社區對話中遭到民主派的尖銳逼問。

對民主派來說,她隻是這個愈發依附於北京政府的名義領袖。因為在立法會上被民主派議員的怒吼聲壓過,她在週三的施政報告最終隻能以影片形式播出。

然而,不論林鄭月娥想以怎樣的形式同民主派開展對話,都隻會激化最公開的親北京陣營對她的批評。

「林鄭月娥政府還在想拍反對派的馬屁,以為這樣還能得到親北京陣營的支持,」在2012年以前擔任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現任中國全國政協香港區委員的劉兆佳表示,他是北京最重視的香港政策顧問之一。他稱北京將反對派「看做是強硬的敵人,也是願與外國勢力特別是美國合作的頑固反共分子。」

現今建製派可以達成一致的,就是對香港警方的全力支持。

「政府應該更強硬、更快地採取堅決措施。」林鄭月娥的內閣成員、建製派內的親中領袖葉劉淑儀說。她所在黨派堅持要用嚴厲手段恢複法治秩序。

然而這種立場可能導致更大規模的抗議。示威者已經在抗議警察濫用暴力,要求赦免他們的暴亂罪名,並成立委員會調查警方的暴力行為。

在民主問題上,任何一派似乎都不太可能達成妥協。

建製派內的溫和派希望能重拾2014年的政改方案,也就是由中國政府提出、但卻被以不夠充分為由拒絕。林鄭月娥在週三已經提及這一方案,然而強硬派認為,近來香港街頭的溷亂已經證明進一步尋求民主風險太大,不能再把那套方案拿出來了。

那套方案允許全香港所有成年公民投票。但參選的候選人必須由1200人構成的委員會決出,而這一委員會正是目前在沒有普選的情況下選舉特首的機構。

委員會成員主要由具有親北京傳統的香港社會界別構成,包括區議員、會計師和房產律師。

香港政局今日之矛盾就在於,在北京控製之下的提名委員會或許已經不再可靠。大陸在香港影響力的基礎正在被侵蝕。

許多主要負責處理房地產交易的律師和會計師,都因引渡條例問題出乎意料地成了香港政府和北京的批評者。委員會裡人數最多的界別由香港區議會選出,這也讓親北京陣營更加擔憂他們可能在下個月的選舉裡失去議席。

民主派對於在選舉裡增加議席的概率也抱謹慎態度,因為香港政府有取消主張獨立的候選人資格的法定權力。

同時,他們也擔心候選人和選民遭遇暴力襲擊,以及選舉被推遲的可能。民間人權陣線是支持抗議活動的主力團體之一,其召集人岑子傑在週三被多人以鐵鎚襲擊,受傷入院。

不論選舉結果如何,民主派都聲稱現在不可能接受他們在2014年就已經否決的政改方案。在2014年擔任過真普選聯盟召集人的鄭宇碩表示,「沒人敢勸大家考慮一下或者乾脆接受好了。我們既然達成了共識,就要堅守立場,不能動搖。」

這其中主要的不確定因素就是北京。一直以來,當中國政府發布指示,香港親中派總能平息分歧,達成團結。

2005年,一些香港親中政客就曾強烈抗議,認為不應選曾蔭權做下一屆特首。曾蔭權多年擔任政府公職人員,曾獲查爾斯王子封爵,以表彰他對英國的貢獻。但當北京命令他們支持,就算是曾蔭權的激烈批評者,包括當時最大的親北京黨派民建聯主席馬力,都迅速轉向。

「他贏得了北京的信任,而我們會支持任何北京信任的人,」當時馬力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所以我們才叫做親北京陣營。」

華客網:香港僵局短期難解 親北京陣營逐漸陷入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