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下一步貿易戰關稅誰買單?專家見仁見智(視頻)

美中兩國預計將於11月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在智利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本周有美國官員表示,協議能否按時簽署還是個未知數。與此同時,美國計劃12月對新一批中國商品提高關稅的計劃並沒有取消。華盛頓的一些學者認為,這批關稅將對美國消費者和中國製造商產生直接的影響。

貿易戰開始的時候,被加征關稅的大多是中間產品。而最後一輪加征關稅的對象主要是消費品,對價格很敏感的消費品,比如電子消費品,電腦,iphone手機等等。這些產品對價格很敏感。

華盛頓智庫彼得森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迪(Nicholas
Lardy)說:我認為美國消費者購買的電子產品數量會下降很多,這將會對中國製造商產生影響。

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的分析師萊利沃特斯(Riley
Walters)持相似觀點,他說:今年12月加征的關稅將會更多地影響到消費者,這批關稅會影響到消費品,受影響的不再隻是製造商需要的原材料,而是貨架上的商品。這次數額也很大,商品價值超過一千億。關稅額度增加百分之15,這不是個小數目。消費者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要為這些關稅買單。

4c64cc9c8817jb5aQu1d

羅迪認為美國消費者和美國商業承擔了大部分壓力。他說:關稅的代價是由美國方麵承擔的,是由購買中國商品的消費者,和購買中國的中間產品來進行生產的美國公司共同承擔的。

沃特斯則認為,美國並沒有在貿易戰中承擔更多損失。美國損失了0.3%的GDP增長,對於中國,GDP增速減少了0.8%。他說,美國GDP增速是3%左右,中國GDP增速是6%左右,所以相對來看,影響是差不多的,所以雙方都承擔了損失。

第一階段協議中並不包括為華為減輕限製的條款,專家普遍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場貿易戰,而是兩國在投資、科技等領域的較量。商家和消費者的損失或許可以通過取消關稅來緩解,但對科技創新等領域帶來的影響難以估量。

唯一和貿易有關的就是,美中之間的貿易承擔了後果,因為雙方無法達成協議。
沃特斯說,川普政府對中國最大的擔憂其實是有關投資、知識產權和美國公司在中國的市場準入問題。中國要求將減輕電信公司華為的壓力作為談判的一部分。但萊特利並不支持特朗普政府這樣做,他說:國會立場非常鮮明,反對放鬆對華為的限製。因為美國認為華為是國家安全問題。所以,我認為用國家安全問題去換一個貿易協議會引起爭議。

羅迪認為,和兩國互相對科技的流動實施的限製來說,關稅的影響是次要的。美國還可能通過多種方法在金融領域對中國進行限製,減緩中國收購美國科技公司的速度,讓美國公司和實驗室雇傭中國科學家和中國工程師更加困難。羅迪說,我認為關稅戰讓兩國都受損,程度不是很大,但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而兩國互相施加阻力,減緩科技創新的步伐,這樣做的代價可能是巨大的,而且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會體現出來。

 

華客網:下一步貿易戰關稅誰買單?專家見仁見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