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華人媽媽講述悉尼私立學校家長圈的“叢林規則”

11月12日電
近日澳洲新快網刊登文章,講述了一位華裔家長在兩個孩子上了悉尼一家知名私立學校之後,她的生活所麵對的變化。而這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來自社交方麵的挑戰。

文章摘編如下:

“那兩年,一言蔽之,學校就是叢林,叢林有叢林的遊戲,有叢林的規則。”對兩孩之母黃女士來說,兩個孩子開始上私校之後,給她帶來的最大的挑戰是社交方麵的挑戰。

黃女士夫婦的兩個女兒在悉尼東區的一家私立學校上小學。她坦言從來沒有想過孩子上私校之後她自己麵對的社交方麵的困難,“那時在社交方麵非常焦慮。”黃女士說。

不少悉尼的新移民家庭考慮讓孩子上私立學校,除了看重私校的師資和設施,更看重一些教育特點和教育理念或者價值理念,比如注重音樂、體育、禮儀,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和全麵發展,也注重增長學生的見識、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和領導力等,還有的則是希望孩子能夠從小發展建立自己的初始朋友社交圈子,拓展人脈關係……而由於種種因素,對於一些家長來說,他們有許多關卡要過,其中一關就是社交關。


核心家長圈裏的“叢林規則”

“這就是一個叢林”,黃女士說,一開始很難融入。

大女兒剛上這家私校的時候,黃女士一家也剛移民來到悉尼。

任何一個地方,有人的地方,總有圈層。

孩子剛上學後,那時她非常渴望融入學校的一些家長圈子。在她孩子的同年級,總是有一些孩子的媽媽組成核心的社交圈子。“她們很活躍,也很會玩,經常會小圈子範圍內聚會,也經常聚會。邀請家長或者孩子們一起玩。比如之前英國皇室哈裏王子和梅根婚禮的舉行,這些媽媽們就邀請其他的家長一起到家裏玩,各自穿上自己的婚紗。如果你不在她們的圈子裏,當然各種活動也就不會叫上你。”黃女士說。

而在學校假期的時候。核心圈子的媽媽們,那些家庭背景相似、經濟財力相當、比較聊得來的除了會各種聚會之外,還會相約一起到世界各地去度假。黃女士說,一開始她並不了解這些圈子的存在。因為家長們在學校參加活動,或者接孩子上學放學的時候,彼此看上去都很客氣。雖然隱隱也覺得這種客氣的背後其實有一層隔閡。

但是當黃女士知道核心社交圈的存在的時候,
核心社交圈所開展的種種活動之後,核心社交圈的家長和孩子們所進行的後中年觀眾互動之後,黃女士難以淡定了。這些核心圈子裏的媽媽們,家境當然是富沃的,也非常善於社交、外向。

和其他的一些家長聊天,黃女士才知道別人的家長們一起做了這麽多事情,而她並不在這個圈子裏。她感覺自己被遺忘了,被忽視了。“那種感覺很不好!”

黃女士自認並不是社交達人,選擇讓孩子上私校,也並不是一些家長的想法,比如拓寬自己的人脈圈子。之所以選擇這家私校,是因為她的鄰居、一位大學老師的推薦。這位老師的兩個孩子也都在這家私校上學,覺得很不錯。

“那兩年真的很難熬,每一天都覺得很難熬。
當時很想融入,融入之後,又很擔心能不能繼續保持在那圈子裏麵。”黃女士坦言。而當進入了這個圈子之後,
你所想的又是自己究竟能不能繼續留在這個圈子裏。
因為你會發現除了那些核心的媽媽們,在這圈子裏的其他的媽媽每年都會不一樣。有的人繼續留下,有的人就已經出局,不知道究竟是什麽原因,別人就不帶你玩了,
就是這樣。”

談到為什麽想要融入這個圈子,黃女士說,那時剛來希望能交到朋友,有固定的社交圈,而且希望孩子能夠交到朋友,也擔心因為家長彼此的不熟絡而導致孩子被社交隔離,總覺得如果家長走得近,孩子也就會走得更近一些。

“總是會有很多家長想融入這個圈子,沒有人願意被圈子排斥在外。所以這些圈子裏永遠不乏捧場客,不管是出於什麽目的都好,但大家也都是各取所需。”黃女士說。


融入不易 終究釋然

談到融入私校媽媽們圈子的不易,黃女士認為有多方麵的因素。

語言和文化背景當然是一大因素,黃女士坦言如果是本地出生的亞裔或者華裔,在語言和文化的溝通方麵當然會好很多。此外,各自的文化傳統、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以及人本身的性格、學識和涵養等等也都是其中的因素。

你背的包你穿的衣服,你所開的車,你所住的地方,你的談吐,你孩子的舉止,你先生的職業等,都會被一些有心的媽媽們所留意。黃女士說。

黃女士說,有的家庭非常富裕,但家長不喜交際。有的家長本身很有錢,但非常喜歡炫富,聊起天來乏善可陳,這些人在社交圈子裏也並不受歡迎。

最初時,為了能夠更好地融入圈子,黃女士也做了許多努力,多參加一些活動,比如生日會、留宿會(Sleepover)等,她也在家舉行遊玩日(Play
Date),邀請孩子班上的小朋友們一起過來玩,慢慢熟絡起來。

在黃女士的了解中,
有社交焦慮的並不僅僅隻是她一人,有的家長甚至有社交恐懼,走到學校裏、和其他家長打招呼都感到有莫大的壓力。“光鮮的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壓力。”黃女士說,有的家長甚至有抑鬱症。

而在這個“叢林”裏麵,其實同樣有食物鏈的頂端和底端。雖然大家都不說破,但大家都知道,黃女士說。總是有長袖善舞的家長,也有總是站在最末排不出聲的家長。正是看破不說破,還能好好過。

在這幾年裏,黃女士慢慢了解了這些家長圈子裏她們的遊戲是怎麽一個玩法,也慢慢在調整自己的心態。而她的兩個孩子,自己在學校裏交到了不少好的朋友。“孩子們有孩子自己的世界。”黃女士說。而到了高年級,尤其是中學階段,這些圈子其實會越來越小,大家各自忙著學業或者前程,也就是比較相熟的家庭聚在一起。

現在的黃女士已經看得比較雲淡風輕。“現在已經不焦慮了,看開了。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收到活動邀請的,想去就去,不想去的就不勉強自己。我是和我的家人一起過日子,不是和外人過。”黃女士說。

華客網:華人媽媽講述悉尼私立學校家長圈的“叢林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