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陸專家:感染新冠後 向體外排出病毒約持續7-12天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指出,一個人感染新冠病毒後,經過大約1-2天的病毒複製、增長後,會開始向身體外排出病毒(即核酸檢測陽性),並持續約7-12天。感染者在向身體外排出病毒時,就具有傳染性,能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吳尊友表示,新冠病毒只有不停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才能維持其長期生存。如果感染者在超過其最長排毒時間,還不能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病毒就會被人體免疫功能消滅。

因此,把一起疫情中的所有感染者發現出來,採取物理隔離方式,限制其與別人接觸,阻止其將病毒傳播給別人,並保持一個最長排毒時間,病毒就能在疫情所在地被消滅。

他強調,在沒有本地的持續傳播新冠疫情,且本地新冠疫情主要來自境外傳入的情況下,「動態清零」是最佳選擇。

在上海因防疫而引發諸多亂象後,大陸現行「動態清零」的防疫策略就受到不少質疑,吳尊友近日在個人微博發表文章為「動態清零」辯護時做上述表示。

吳尊友表示,在取得控制武漢新冠疫情後,大陸境內就基本消滅了新冠病毒疫情,隨後發生的疫情都是從境外輸入的。換句話說,中國絕大多數地區、在絕大多數時段裡是「乾淨的」,因此,「動態清零」是中國新冠防控的最佳選擇。

吳尊友說,「動態清零」的靈魂就是發現早,控制早,把每起疫情,消滅在萌芽中。不讓疫情就地紮根。他並澄清外界對「動態清零」的四大誤解:「動態清零」等同於零感染、封控、全員核酸檢測、影響經濟。

他強調,「動態清零」是指對於發生的疫情,發現一起、消滅一起,既不讓新冠病毒在疫情所在地流行,也防止病毒擴散致其他區域,與零感染有本質區別。

其次,「動態清零」採取的措施取決於疫情發現的階段,如發現的早,只需隔離治療病人,加上隔離觀察密切接觸者,就能實現清零。只有當疫情發現晚,或雖發現較早但沒能採取果斷措施及時控制住,出現了較多社區傳播的情況下,才使用封控措施。

同樣,只要疫情發現的早,傳播鏈清楚,順著傳播鏈,把密切接觸者發現出來,就沒有必要做全員核酸篩查。

對於外界質疑「動態清零」將影響經濟,吳尊友說,實際上,「動態清零」才能最大限度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如果疫情發現、控制、消滅在第一代,對經濟就沒有影響。

吳尊友表示,若疫情形勢較嚴峻需採取較大範圍全員核酸篩查、封控措施時,「動態清零」對經濟發展確實有一定的影響。但根據數學模型專家初步分析,「動態清零」對當地GDP的影響,僅相當於非「動態清零」對經濟影響的一半。

不過,吳尊友未進一步說明,「動態清零」對GDP的影響相當於非「動態清零」的一半,究竟是如何推算出來的。


華客新聞 | 真實新聞與歷史:陸專家:感染新冠後 向體外排出病毒約持續7-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