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華裔家長怒斥自己孩子:被洗腦的華左(圖)

低齡留學種瓜得豆

當西雅圖的華裔移民二代Ben發布了一則視頻,試圖用美國黑人苦難史向家長們解釋為什麽應該支持Affirmative Action
(平權政策) 時,美國華人家長瞬間出離憤怒。盡管Ben在視頻裏表現得有理有據,眾多家長仍然認為——這個孩子已經被教傻了。

在包括Ben在內的許多ABC看來,身為中產家庭及以上階層的人比如自己,擁有充足的學習機會,得以享受優厚的社會資源,而弱勢背景的人比如黑人在美國曆史上遭受不公平待遇,因此現在資源向弱勢種族傾斜是很合理的,家長因為不了解曆史所以對AA有所誤解。

而家長們卻對此痛心疾首,發出了“被洗腦的華左”這樣的感歎。

反對AA的家長認為,社會的不平等和種族無關。現在的做法,不是從根本上提高弱勢群體的受教育程度,而是人為降低各個行業對他們的標準和要求。這種做法會否定其他種族比如亞裔的努力,對弱勢群體本身和整個社會都不是好事。

在雙方的激烈辯論裏,有不少家長覺得“太多華二太不食人間煙火了,因為父母保護太好、太慣了”。正是因為孩子沒體會過以前華人移民的苦日子,沒受過挫折,才會輕易被學校裏所謂的政治正確給洗腦,養成了天真的性格,甚至“動不動就左逼樣子地攻擊和看不起父母”。

不過事實是,這批70後為主的家長自身也是第一代中產移民,享受過國內的發展紅利,通過自身努力來到這裏,讀書用功的苦和攢下第一桶金的苦是吃過的,身為少數移民的苦恐怕並沒有多少切身體會。

其實說到這裏已經不隻是關於AA的爭論,而是上升到了對移民子女教育的擔憂,特別是對子女價值觀陣地的爭奪。家長不辭辛苦移民美國,本意是讓孩子逃脫應試教育擁有更好的教育環境,結果竟然在學校學會了“白左”自由民主那一套,就是想掰也掰不回來了。

不管誰對誰錯,ABC子女和移民一代父母的觀念差異暴露無遺,國外教育對孩子價值觀的塑造是家長萬萬沒想到的。還有家長直言,“一定要在Teen之前就開始修理孩子的思想。過了高中,父母連話都不敢多說,說了孩子不理父母了,看到很多例子,血的教訓”。

當子女處於青春期,三觀開始構建卻還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影響又不耐煩聽父母意見甚至看不起父母,如果此時父母還是一味嬌慣而不敢和孩子爭論,家庭關係反而會更疏遠、更別扭。很多家長說,想要對抗學校左媒的洗腦,隻有靠父母在家長時間“反洗腦”,不斷和孩子爭論,才能讓孩子保持判斷力,才能維持良好的家庭關係。

移民家長尚且覺得難以處理教育對孩子性格和價值觀的影響,更遑論分隔兩地的留學生家庭。如果類似情況出現,因為空間和時差阻隔,雙方溝通的機會更少,也就更難解決問題。拿這兩年在江浙地區愈發流行的低齡留學來說,這種問題可能會更加突出,隻是目前人數太少時候未到,還沒形成一種現象。

英國私校委員會(ISC)報告顯示,2019年有9585名中國大陸學生就讀於英國私立學校,其中80.4%的家長並未陪同孩子住在英國。自己不能陪伴孩子,但又想希望孩子能夠安全成長、受到全麵照顧,於是管理嚴格的寄宿學校成了再自然不過的選擇。

比起十年前,寄宿學生裏海外學生還不到三分之一,現在海外寄宿生的數量已經超過了40%。

在家長們看來,寄宿學校簡直就是留學的萬全之策。寄宿學校是英國特色,也是優質教育的代名詞。為了讓孩子之後能進伊頓、哈羅等頂級公學,英國家長會在孩子七八歲時就送他們進寄宿製的預備小學。

一方麵孩子學習和生活都在學校,活動範圍有限、環境單純,學業和安全都有保證,家長可以少操很多心;另一方麵,寄宿學校管理嚴格作息規範,能夠很好地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獨立自信的性格。

如他們所想,寄宿學校的確能影響孩子的性格。但可惜,精英寄宿學校同時意味著禁欲,對孩子性格的塑造並不如他們想象中那樣積極正麵,而且越早開始寄宿的孩子,受到的影響越大。

在BBC記錄片《英國最年輕的寄宿生》裏,8歲小男孩Luke收拾行李離開家去寄宿學校,用“點兵點將”的方式帶了一個毛絨玩具,讓他看起來格外年幼和脆弱。在另一檔更早的記錄片《他們是如何產生的》裏,九歲的Freedy喘著粗氣頂著一張非常嚴肅的臉,對著鏡頭說,“寄宿學校改變了我,現在我能做的一件事就是習慣它”。

先後擁有寄宿生、寄宿學校老師以及心理治療師三重身份的 Nick
Duffell指出,為了適應寄宿學校生活,寄宿學生尤其是七八歲的學生通常都培養出了一種“策略生存”性格,這種性格將伴隨他們一生。外在上,他們有能力有自信;而內在上,他們是自我的,沒有安全感,發展不出高情商,也無法與他人建立健全的關係。而且他們始終保持警惕,因為他們不允許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弱點。

小小年紀就離開家來到寄宿學校,孩子們缺乏父母家人的關心,卻因為學校嚴格壓抑的文化而不得不迅速成長為能夠照顧自己的大人。但即便成了大人,也是虛假的。這種成長既不完整又殘酷,孩子失去了對家庭的歸屬感,性格中幼稚的一部分也根本無法抹除。

同時,在寄宿學校這種有規則約束的機構中,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以免陷入困境。這種潛意識裏的焦慮和不安全感也會跟著他們的一生,並在覺得自己受到威脅時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無論如何脆弱,他們不能表現出不高興,表現出幼稚或愚蠢,否則就會被同學欺負。霸淩在寄宿學校無處不在,這也是他們得以在寄宿學校生存下來的策略之一。要麽欺負別人,要麽就低頭微笑,讓自己變成一個充滿魅力的人。

於是孩子們就發展出了這種外表堅強內心脆弱的性格。Duffell認為,這種性格在英國列位寄宿學校出身的首相身上非常明顯,精英寄宿學校根本培養不出合格的領導人。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2009年美俄關係緊張時,能夠與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成為朋友,並在裁軍條約上取得進展。隨後奧巴馬還邀請普京會麵一小時,探討在當時俄美關係中沒有解決的問題。

對比之下,英國領導人虛假的獨立性並不能讓他們有同樣的表現。

比如7歲進入Heatherdown預備小學寄宿的前首相卡梅倫,在2016年脫歐公投之後立刻辭職,果斷把脫歐這個爛攤子交給了繼任者梅。在感受到出醜的威脅後,立刻選擇最能保全自己的方法,這也是寄宿學校帶給他的“生存策略”。

同樣的道理適用於留學生,特別是小年齡段留學生,他們的情況更糟糕。因為除了寄宿學校帶來的虛假獨立和成熟,他們還需要克服跨文化融入的問題。在一個完全陌生又嚴苛的文化環境裏,他們得學會比英國本地學生更快速地長大。

在家長論壇裏,很多人都說考慮小學或者初中就送孩子出國,這樣孩子能更好地融入當地文化和教育環境。但留學是否真的越早越好其實因人而異,家長最希望孩子獲得的優質教育存在不容忽視的副作用,國外教育會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孩子的性格和價值觀。要是孩子自身還沒有養成足夠的辨別能力和調節能力,受到的影響就會更大。

教育是很多家庭選擇移民或留學時最大的考量,線性思維下人們總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期望,以為換一個環境就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結果,無非隻有程度之分。

但越來越多移民後回到國內接受教育或者在現實裏大倒苦水的家長已經用行動告訴我們,教育本身是一個改造的過程,低齡留學更是讓一張白紙任人塗鴉。如果不是像開頭的
Ben
的家長那樣完全認同子女的自由選擇並付出真心去支持,那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考慮一下,子女在不同價值觀下成長的種瓜得豆的風險是不是你所能承擔的了。

華客網:華裔家長怒斥自己孩子:被洗腦的華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