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日本“重回正軌”和好 摒棄前嫌的現實考量(圖)

2019年6月2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阪參加G20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圖片版權XINHUA

中國與日本,在經曆了多年的政冷經熱和政冷經冷的雙邊關係之後,終於又重回正軌。

本周,在日本訪問的中國外長王毅會見了首相安倍晉三。會後,雙方確認了值得關注的消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0年春天將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

王毅還強調說,兩國關係已經重回正軌, 經曆曲折反複,取得今天局麵來之不易。

王毅所說的重回正軌的確來之不易。在2014年習近平與安倍晉三破冰會麵後,直到2018年,中、日雙方才恢複了總理互訪,重回正軌成為兩國關係的新定調。

中日關係如今究竟是什麽局麵呢?習近平對日本訪問如果算是關係正常化的高潮,那麽過去一年的你來我往則是重要的鋪墊。

你來我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赴東京出席於10月22日舉行的德仁天皇即位慶典。圖片版權XINHUA
Image caption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赴東京出席於10月22日舉行的德仁天皇即位慶典。

首先,兩國高層的聯係和溝通極為頻繁。

2019年11月,中國外長王毅訪問日本,與首相安倍晉三會談;
2019年11月,東盟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係列會議在泰國曼穀召開期間,中國總理李克強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麵;
2019年10月,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日本德仁天皇即位慶典,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2019年6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大阪出席20國集團峰會期間,會晤首相安倍晉三。
2018年10月,日本總理安倍晉三訪問北京,慶祝《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生效40周年。 2018年5月,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日本。

其次,兩國社會層麵的溝通。在兩國領導人的推動下,中日剛剛建立了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製,旨在展開民間交流,增進國民之間的理解和友好。與此同時,隨著中國越來越多遊客前往日本,最近新增了多條來往於中日城市之間的航班。

2014年,習近平與安倍晉三“破冰”握手。圖片版權AFP Image
caption2014年,習近平應約與安倍晉三會見,兩人在鏡頭前的表情以及身後兩國國旗的缺失一度是令人感興趣的話題。

第三,經貿層麵,中國與日本本周簽署了一項動物衛生與檢疫協議,為中國恢複進口日本牛肉鋪平道路。

2001年日本出現俗稱瘋牛病的情況後,中國宣布禁止進口日本牛肉。外界預期中國這一維持了近20年的禁令,有望在2020年解除。

經貿投資

中國是日本第二大出口貿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2018年達到3277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8%。

純粹從商貿層麵來看,中國自1970年代末經濟改革開放以來,雙邊貿易額曾一路飄升突飛猛進。

據日本財務省的數據,1978年兩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為50.79億美元,而這一數字在2011年達到3461.41億美元,在33年間增至約68倍。

應該說, 2011年的中日貿易額是至今沒有超越的峰值。

在投資方麵,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
1987年日本對華實際投資額為2.2億美元,占外資整體對華實際投資額約一成。2012,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額增長至曆史最高的73.5億美元之後,出現下滑。

從這兩方麵的數字來看,2012年是中、日關係出現重大變化的一年:此前,中日之間政治冷淡但經貿熱度不減的局麵,到2012年出現政治冷淡經貿也降溫的情況,兩國關係惡化到建交以來的最低點。

曆史問題 a206047d76e05a5c563a7582735a7112
安倍特別顧問:夾在中美間的日本如何尋找出路

1972年9月,中日發表聯合聲明,邦交實現正常化。1978年,雙方又締結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中日之間的關係,在建交聯合聲明中被定義為一衣帶水的鄰邦,有著悠久的傳統友好的曆史。從一開始,日中關係的發展與美中關係的改善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但是,鄰邦和曆史這兩點,恰恰正是日、中矛盾更多更複雜的原因。

2012年之前,中日關係不斷出現風波和矛盾:日本修訂教科書中有關兩國戰爭曆史的內容引起中國的批評,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中國的譴責,等等。

2008年,中國生產的餃子在日本引起食品中毒事件餘波未平,2010年中、日之間因為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主權爭議發生了撞船事件,中國船長被日本逮捕,中國國內出現反日示威。

2012年,日本政府購買了釣魚島實現國有化引起中國方麵強烈不滿。此後2013年,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將釣魚島附近水域劃入區內,也引起日本的嚴重抗議。在2013年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了靖國神社。這對原本就很緊張的中日關係增添了新的憤怒情緒。

在中國外交部的網站上,有關中、日近年的雙邊高層交往,從2014年開始說起,稱習近平應約會見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應約一詞,既反映出日本方麵對改善關係的主動,也暗示了那次會見成為兩國關係最近轉折點的背後原因。

日本國旗圖片版權EPA
新的起點

盡管中、日兩國在東海領土主權問題上的爭議並沒有發生重大改變,但作為美國緊密同盟國的日本,在美國與中國近年來的實力抗衡和最近一年多的貿易戰中,保持了與中國關係持續升溫的勢態。

分析中國外長王毅訪問日本時的講話,不難看出中國與日本重歸於好的最重要原因:在美國走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之際,中日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強國,要攜手抵製霸淩行徑。軍事防衛與美國同盟的日本,多年以來卻一直是美國的貿易對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13年年底參拜靖國神社之後,便一直沒有再去過。這樣的姿態,無疑是中國方麵所看重的。

而另一方麵,日本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問題上的模糊態度,得到中國的正麵解讀。

2019年和2017年,連續召開兩屆的中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日本都有別於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等態度明確的反對國家,派出了代表參加。

有分析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與日本的印太構想,在亞洲有廣泛的重合地區,因此日本方麵寄希望於兩國之間能找到契合點。

這樣的契合點能否找到尚有待觀察。不過,中日之間的互動的確越來越頻密。雙方正在醞釀的是:首相安倍晉三在12月再次訪問中國參加中日韓峰會;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12月中旬訪問北京,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舉行會談。

果真,他將是過去10年以來,第一個訪問中國的日本防衛大臣,意義之大顯而易見。

華客網:中國日本“重回正軌”和好 摒棄前嫌的現實考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