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大麵積毀約應屆生,中國平安還“平安”嗎?

中國平安(601318.SH),似乎成了眾多應屆生的“負心人”。

2022年6月8日,職場博主“公司茶水間”發文稱,中國平安大麵積毀約2022應屆offer。據《新黃河》不完全統計,6月以來,已有100多位校招和社招的求職者在各大社交平台分享不能如約入職中國平安的求職遭遇。

9ec774cf195bbb2e3830c9504a9f460c

圖源:微博

不過在中國平安的官方話術中,招聘形勢卻一片大好。2022年6月19日,北青網發布的文章中,中國平安集團新聞發言人盛瑞生對外表示,預計今年校招、社招的新員工將達7萬多人,“平安集團及各成員公司正按照年度人力計劃,穩步推進2022年新員工招聘工作。”

針對互聯網上的毀約應屆生傳聞,盛瑞生也明確表示隻是極個別的現象,“此前,由於個別單位因業務結構調整,極少數工作崗位發生變化,低於總招聘崗位的千分之一。”

中國平安主觀上固然可以將“毀約應屆生”一事放小,但結合就業市場的趨勢以及中國平安具體的業績來看,該事件或多或少也折射出了中國平安的內在困局。

中國平安再招7萬多人?

其實從整個就業環境來看,中國平安“毀約應屆生”一事並不是孤例,恰恰反映了疫情反複背景下,經濟下行使企業承壓和應屆生人數創新高之間的矛盾。

教育部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收入破千萬人,達1076萬人,同比增長18.37%。

與此同時,因疫情反複,生存壓力陡增,企業在招工問題上也變得越來越謹慎。智聯招聘發布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2022年Q1,高校畢業生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為0.71,降至2020年以來最低點。

這兩種對立的趨勢,給應屆生就業帶來了嚴峻的考驗。《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截止2022年4月中,應屆畢業生中,僅有46.7%找到工作,同比降低16.1%。

其實不止中國平安,自2022年4月以來,從新能源車企理想、小鵬,到互聯網廠商有讚、轉轉、虎牙,均被爆出毀約應屆生。

比如,2022年5月中,話題“小鵬汽車被曝毀約20餘名應屆生”就登上微博熱搜。新浪數據顯示,該話題共收獲1.7
億次閱讀,6517次討論。

5738d588537210899e38734a9a44ea6d

圖源:微博

對此,小鵬也氣定神閑地表示:“由於部分部門崗位調整與績效優化,涉及了少量應屆畢業生和相關員工的調整,我們會繼續溝通,妥善處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大部分企業僅僅和應屆生毀約不同的是,中國平安的在職員工規模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縮。

財報顯示,截止2021年末,平安係在職員工數為35.59萬人,而一年前,這個數字還是36.2萬人。一年時間,中國平安的員工數降低了1.69%。

7ef5317a9bf3afd97b6494063f28f04a

圖源:財報

按照中國平安官方發布的消息,“預計今年校招、社招的新員工將達7萬多人”,這也意味著,2022年,平安係在職員工數將突破42萬人,增長18%左右。

不過結合中國平安官宣的應屆生調整策略來看,這一數字或許並不可靠。中國平安官方表示,2022年的招聘中,隻有不到“總招聘崗位的千分之一”出現了崗位調整。也就是說,隻有不到70個工作崗位發生變化。

但《新黃河》不完全統計,截止2022年6月,已有100多位求職者未能如約入職平安係。針對僅70個工作崗位調整的說法,“多名求職者予以否認”。

反過來考慮,如果2022年中國平安真的能解決“7萬多人”的就業,那麽怎麽還會出現與應屆生毀約的問題呢?

中國平安主業萎靡

智能汽車行業仍在如火如荼地發展,2022年造車新勢力毀約應屆生,更大意義其實是糾“左”前期組織急劇膨脹。對比來看,保險行業持續承壓,或許也暗示,中國平安毀約應屆生,源於自身業務上的困局。

疫情反複,不止重創餐飲、物流等產業,也讓保障型產品銷售難度陡然增加。財報顯示,2021年,中國平安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為1479.61億元,同比增長6.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16.18億元,同比下跌
28.99%。

cd11ced17bbd8abe4f7c74b3b71000a0

圖源:財報

2022年Q1,中國平安的核心業務數據繼續保持“下探”態勢,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為430.47億元,同比增長10.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6.58億元,同比下跌24.1%。

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中國平安的“壓艙石”,長期貢獻公司60%左右營運利潤的壽險和健康業務大幅度“回撤”所致。

財報顯示,2021年,中國平安壽險和健康業務的新業務價值為378.98
億元,同比下跌23.6%;新業務價值率27.8%,同比下跌5.5%。2022年Q1,上述兩個數字分別為125.89億元,同比下降33.7%;新業務價值率24.6%,同比下跌6.8%。

3286407624b151a08f4bdcc1511e6c7a

圖源:財報

新業務價值是保險業務最核心的數據,與淨利潤有直接聯係。縱向對比可以發現,近一年以來,中國平安壽險和健康業務無論是基本盤還是創收能力,都在不斷收窄。

中國平安的壽險和健康業務持續承壓,固然與疫情反複,讓消費者市場越發冷淡有關,但更重要的,也與中國平安選擇走低價路線有一定聯係。

財報顯示,2021年,中國平安盈利能力相對更優的“長期保障型”險種新業務價值為125.12億元,同比下跌51.4%,營收占比從此前的過半降低到33%。盈利能力相對更弱的“儲蓄混合型”險以及短期險則有明顯提升。

6da95cc4afe3a99b93f4c8c37f08c192

圖源:財報

與之相應的,中國平安代理人隊伍還在繼續調整。財報顯示,截止2021年末,中國平安壽險代理人為60.03萬人,同比下跌41.4%。

短期來看,中國平安的壽險和健康業務向“薄利多銷”型產品傾斜,並且代理人規模不斷收縮,顯然會影響平台的創收能力。

但反過來考慮,在人口紅利消退的背景下,依靠“薄利多銷”型產品引流,再加上優化人員結構,帶來的代理人綜合素質提升,未來中國平安壽險和健康業務其實也有可能走出一條由“量”到“質”的升維路線。

由於升維路線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現階段中國平安最緊迫的任務,還是要給資本市場描繪出一個切實的“第二條曲線”。

第二條曲線仍是“虛線”

過去十年,在壽險和健康業務之外,中國平安還一直給資本市場講科技業務的“故事”。一方麵,科技業務與“未來”的聯係更為緊密,另一方麵,新興業務還能同步賦能中國平安的險和健康業務。由此來看,中國平安的“第二條曲線”確實具備想象空間。

財報顯示,2021年,中國平安科技業務營收為992.72億元,同比增長9.8%;歸母營運利潤為79.48億元,同比增長19.5%。整體來看,中國平安科技業務的增速亮眼,不過細分到不同的公司,中國平安的科技業務又麵臨“套娃式”講故事的困境。

以平安好醫生為例,該公司致力於通過會員製、O2O、HMO模式等方式,構建專業醫患溝通橋梁。

通過財報來看,2021年,平安好醫生包括商城在內的健康服務收入為50.46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68.8%。這意味著,平安好醫生更大意義上是一家醫藥電商平台。另一方麵,2021年,平安好醫生淨虧損達到了15.39億元,創公司淨虧損新高,依然需要中國平安輸血。

資本市場對中國平安下轄的科技平台反應愈發冷淡。據統計,相較於近幾年的高點,汽車之家、陸金所以及平安好醫生的股價分別下跌了45.57%、68.22%以及83.38%。

beed7c90f086f3ae5653970664415712

圖源:Google

麵對下轄科技平台的此種市場表現,中國平安似乎也想套現離場。2021年11月,路透社援引內部人士消息稱,中國平安擬尋求出售汽車之家44%的股份。財報顯示,2021年,汽車之家營收為72.37億元,同比下跌16.4%;淨利潤為22.49億元,同比下跌33.96%。

整體來看,雖然已經“畫餅”十年有餘,但是科技業務的終歸沒能成為中國平安強勢的增長極。財報顯示,2021年科技業務僅給中國平安貢獻5.4%左右的營運利潤。

一方麵,核心的壽險和健康業務持續萎靡,另一方麵,科技業務又沒能在適當時候站出來,讓資本市場看到中國平安的想象空間。投資者紛紛開始用腳投票——中國平安A股和港股股價分別創四年來新低。

以港股為例,2022年1月,中國平安股價為103.1港元/股,截止2022年6月20日收盤,中國平安股價僅為51.15
港元/股,下跌50.39%。

總的來看,雖然2022年上半年疫情反複,經濟下行,使得中國平安和大多數公司一樣,毀約應屆生,但是該事件,在某種程度上也暴露出了中國平安的主業萎縮、新增長極難當重任的內在焦慮。

不過好在,中國平安並沒有就此“躺平”。在主業觸頂、第二條曲線還是“虛線”的背景下,中國平安一方麵希望通過“改革”使主業降板增效,另一方麵,也希望通過“醫療健康打造價值增長新引擎”描繪出強有力的第二條曲線。

中國平安的未來是上演大象難轉身還是涅槃重生,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