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聯合國宣布COP15峰會從中國改到加拿大舉行

由於新冠疫情,《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從中國昆明改為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生物多樣性究竟是什麽?https://t.co/zbakPxM8Oy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June 21, 2022

聯合國周二(6月21日)宣布,考慮到新冠疫情帶來的不確定因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從中國昆明改為加拿大的蒙特利爾。

聯合國發出的聲明指出,中國作為本次大會的主席國,將繼續主持會議,並且同意為最不發達國家的部長們前往蒙特利爾參加大會提供旅費。

有196個國家參加的COP5大會,原本計劃4月在昆明舉行,但因新冠疫情推遲。

在加拿大的COP5大會將在今年12月舉行。

本次大會的目的是要批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草案的最終版本。

什麽是生物多樣性?為什麽它很重要?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多種多樣,有動物、植物、真菌和包括細菌在內的微生物。

動物和植物為人類提供生存所需的一切,包括淡水、食物和藥物。

然而,人類無法從單個物種中獲得所有這些帶來的好處,而需要各種動物和植物環環相扣聯手發揮作用才能共同繁榮昌盛。

換句話說,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必備。

舉例來說,植物對於改善地球大氣環境非常重要,因為人類呼吸的空氣需要植物淨化,適宜人類生活的溫度需要植物來調節。

因此植物是保護人類免受氣候變化危害的重要部分。

紅樹林沼澤和珊瑚礁可以作為屏障,防止海平麵上升帶來的侵蝕。而城市中常見的樹木在吸收二氧化碳和清除空氣中的汙染物方麵非常出色。

地球多少物種麵臨滅絕風險?

隨著時間的推移,物種的進化和滅絕是正常現象。地球從開始至今98%的物種現在已經滅絕了。

然而,現在物種滅絕的速度比科學家預期的要快1000倍以上。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自1964年以來一直保持著一份受威脅物種的“紅色名單”。

超過142,000個物種被評估,29%被認為是瀕危物種,這意味著這些物種滅絕風險非常高。

各國在加拿大試圖達成什麽協議?

人們希望能夠在12月蒙特利爾舉行的COP5峰會上達成協議,阻止科學家所稱的“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各國政府將試圖達成被稱為“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框架 ”的一個長期行動計劃。

2021年10月在昆明舉行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高級別會議,但後續會議因中國嚴控疫情而一再推遲。

其主要目的是在2030年之前減緩生物多樣性的喪失速度,並確保到2050年,生物多樣性“得到重視、保護和恢複……並將帶來關係到全體人類的益處”。

生物多樣性的最大威脅是什麽?

2019年,聯合國的一份報告說,過度耕種、伐木、狩獵和捕魚都對生物多樣性產生了影響。

2001年至2020年間,世界失去了4.11億公頃的樹林,其中16%是原始森林。這些多年生長的森林,經過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才形成。對這些自然環境的破壞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但倫敦的自然曆史博物館發現,馬耳他、英國、巴西和澳大利亞的變化最為顯著,而原因包括汙染、快速工業化和過度使用水。

怎麽辦?

“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框架”有四個目標。

加大保護力度

利用資源盡可能用可持續方式

對自然資源的分享更平等

增加財政支持保護生物多樣性

聯合國還希望更多地利用樹木和植物來吸收二氧化碳,平衡溫室氣體排放。

不過,聯合國也警告說,在從未出現過樹木的地方種植樹木可能會引入有害物種,這“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重大負麵影響”。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政府和私人組織承諾到2030年每年至少捐贈2000億美元,其中5%用於發展中國家。

但是到目前為止,每年的平均支出卻隻有780億至910億美元,與目標金額有很大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