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媒:中國經濟放緩也有好的一麵—抑製全球通脹

6a5313f96745ObjSZU4h

各種貨幣 © 網絡照片

中國疫情進一步封控的前景使中國的消費者和企業感到緊張。但對全球其他國家來說,中國經濟減速可能也有好的一麵:使通脹回落。

據華爾街日報署名Jason
Douglas今天報道說,由於疫情導致大規模封控和企業停工停產,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速今年有所放緩。中國政府已公布了一係列刺激政策,但很多經濟學家表示,隻要經濟仍可能麵臨新的封控,中國政府設定的2022年約5.5%的增長目標就不太可能實現。

在目前物價上漲擠壓消費者支出、各央行紛紛加息之際,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增長也在放緩,中國經濟增長乏力將進一步拖累全球經濟。據該報道,但中國經濟放緩可能也會抑製全球通脹壓力。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食品和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加劇了勞動力短缺、供應鏈混亂和與疫情相關的消費品支出大增導致的通貨膨脹。

報道稱,最近幾周,中國上海和其他大城市放寬了封控限製,有助於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供應鏈瓶頸。供應鏈瓶頸是導致全球通脹的原因之一。

一方麵是中國供應鏈問題緩解,另一方麵,隨著通貨膨脹侵蝕家庭收入且消費支出更多地轉向服務,也有跡象表明西方對消費品的需求正在降溫。

該報道說,大宗商品帶來另一個不確定性。為加快經濟增長,中國政府計劃大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這一舉措可能推高全球鐵礦石、銅和其他建築用原材料的價格。如果中國經濟複蘇力度超出預期,則將提振石油和煤炭需求。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駐香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丁爽說,即使中國的需求確實推高了大宗商品價格,但中國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所生產的產品對全球通脹趨勢的影響力更大。他表示,中國製成品價格的下行壓力意味著,中國各種價格相關因素的淨效應將有拉低通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