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水上樂園“水有點深”:門票200元,看病2000元

夏日出行,一定要警惕“水上刺客”。

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什麽?當然是玩水啊——

今年7月,同程旅遊網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以“避暑”為關鍵詞的搜索量周環比上升127%,“水世界”等遊樂場所的熱度上升;美團數據亦顯示,“水上樂園”的搜索熱度直線上升,位列平台最熱搜索詞前三名。

憑借著“票價低、路程近、項目多”的明顯優勢,水上樂園一度是人們夏日出行的首選。然而,近日一則#突然對水上樂園失去興趣了#的熱搜,卻狠狠打碎了它“性價比之王”的濾鏡:

在這個閱讀量高達5.3億、討論數近6萬的熱門話題中,不少人將矛頭直指水上樂園的衛生問題,列舉了自己親身經曆的慘痛教訓——

“門票200元、看病2000元”,興衝衝跑去水上樂園的朋友,本以為會上演一場“夏天的故事”,卻不幸釀成了一次夏天的事故,從水上樂園回來後才發現,自己得了一身病。

這個夏天,熱愛撲水的少年,很可能一頭紮進了髒水裏。

現實很骨感。/《五個撲水的少年》

dbe5671764c583bb4e0f605ad1401fa0

水上樂園,“髒得很”

水上樂園到底有多髒?

以“水上樂園”為關鍵詞搜索相關作品,第一條結果便是與安全隱患有關的電影《水上樂園大屠殺》,而小說《看不見的世界》則對其衛生環境作出如下形容:“艾達把自己的大腦想象成一個水上樂園,各種化學物質沿著迷宮般的水上滑梯一路滑下來……”

俗話說得好,藝術創作源於現實——人們對水上樂園的想象與揣測,並非杞人憂天。在小紅書、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搜索“水上樂園”,你會看到更多圖文並茂的例子與更多具象化的表達:

有小紅書博主去了一趟“水魔方”水上樂園,一下午泡在充斥著刺鼻消毒水味的造浪池裏,回來後感覺身體不舒服,被醫生診斷出細菌性陰道炎;有微博網友表示,自己去年在水上樂園玩耍,意外感染了腳氣、耳癬,到現在都還沒恢複;

有人嚐試了水上樂園的漂流池項目,回來之後確診尿路感染和結膜炎,“總而言之,這輩子再也不會去了”。

09285f18570de1a08ad22d0f9dbb18f3

水上樂園,令人“心涼”。/微博截圖

其實,水上樂園“不衛生”,首先與它自身的屬性密不可分:

一方麵,作為一個大型室外遊樂場所,受到自然環境的客觀影響,水上樂園很容易“自帶”一些汙染源,比如暴露在空氣中的灰塵、飛蟲,植物的枯枝敗葉、剛下過的雨水,等等。

另一方麵,水上樂園每天要迎來成千上萬的遊客,而他們會帶來一定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比如汗液、油脂、頭屑,以及塗在臉上的防曬霜、化妝品。

這些遊客會在水上樂園留下什麽,往往是個“不可控因素”。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普通泳池裏一般含有140瓶尿”。而極個別沒有素質的遊客,做出的行為更是令人大受震撼——

“去水上樂園衝浪,不小心嗆了一口水,結果外來的一口痰卡在牙縫裏,還是咬不斷的那種。”“不知道誰在水裏拉了一灘便便,工作人員還沒來得及清理,浪一下全給打散了,工作人員又默默離開了。”

5cdef9eeb265e77187972a7ae1a3d64a

水池之大,“無奇不有”。

有大量的數據和實例擺在眼前,水上樂園的衛生情況大致如何,大家心裏自然有了個底。

但人們之所以還願意去水上樂園,除了有“這種小概率感染事件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執念,也是因為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既然自己花錢買了門票,水上樂園就有責任和義務采取相應措施,保證遊玩環境的衛生——比如實時監測水質、定期進行換水,隻要園方能做到及時清理消毒,就不會有太大的衛生隱患。

然而,當“不幹淨的汙染物”遇上“不負責的管理員”,被疊加了“髒髒魔咒”雙重buff後的水上樂園,也就成為了一個大型露天細菌培養皿。

2019年,東莞一9歲女童在遊泳後流鼻血,被醫生從鼻中取出一隻長達5厘米的水蛭。在大型室外環境中,水蛭這一類生物確實有出現的可能,但如果園方對衛生環境做好把關,水蛭也不可能在嚴格消毒的水質中自由生長。

因此,沒做好本職工作,才是水上樂園的原罪。

aecf2cfee9e93fbac664e8be48074978

水上樂園的衛生問題,大家都“隱隱約約有聽說”。/《DV現場》

b95b9e4096f29ecd95cc4d75c1fc7c53

水上樂園,“水有點深”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夏日出行需求的增長,水上樂園這一行業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

中國遊藝機遊樂園協會公布的一項數據表示,中國大中型水上樂園的數量已超過1700家,其中2010年後建成運營的占80%以上。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水上樂園的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18億元。

然而,大部分水上樂園的衛生水平,卻沒有跟上它們的發展速度:2019年,國家衛健委對多個城市的遊泳場所展開了隨機抽查,其中有上百家被查出水質不合格;

同年,南方都市報委托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對黃金海岸水上樂園等12家遊泳場所進行取樣檢測,發現有一半水質不達標。

即使不是專業檢測機構人員,隻要去水上樂園玩過一次,遊客自己也不難直接感受到水質問題:2019年,北京市海澱區一共接到128起關於遊泳場所的舉報投訴案件,占全年公共場所投訴案件的35.9%,大部分遊客反映的衛生問題為池水渾濁、室內有刺激性氣味、自述遊泳後發生皮膚或其他身體部位不適等。

864b84f1ed86ca45ad89582a4008cf3a

水上樂園的衛生狀況,一向是大家關注的重點。/B站@浪潮工作室

那麽,一個正規的水上樂園,應該達到哪些衛生標準?

根據國家發布的《遊泳場所衛生標準》,各地衛生部門在定期檢查水上樂園時,需要檢測的成分指標,往往包含遊離性餘氯含量、池水溫度、渾濁度、pH、尿素含量等。

以其中提到的遊離性餘氯含量為例,它指的是池水經過一段時間的加氯消毒後,留在水中的氯含量,應控製在0.3—1.0mg/L的範圍內——

若含量過低,說明起不到消毒殺菌作用,無法預防紅眼、中耳炎等易在水池中傳播的疾病;若含量過高,又會反過來刺激人體皮膚、腐化設備,有時候人們遊完泳覺得皮膚發皺、頭發幹燥,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為達到衛生標準,水上樂園最常采取的措施是“換水消毒”,但這一過程和大家想象的有點不同,並不是直接將髒水排空再裝入新水:

水上樂園一般會將使用過的池水按照規定的流量和流速從池內抽出,經過循環泵、過濾沙缸、加熱管道等一係列設備,對池水進行過濾淨化和消毒殺菌處理,再送回去反複使用——補充的新水主要是池內每天損失的水,一般隻占5%到10%,並不需要每天徹底換水。

看到這裏,小學時那道人神共憤的“泳池一邊放水一邊補充水”的數學題,似乎有了一絲現實意義。

b34386474d4f0affa4d83b0357b87b60

那麽,這一“換水”過程,需要消耗多少成本?

在每日經濟觀察的采訪中,一位從業人員如此表示:光是一個健身場所,要完整換完2個泳池的水,至少需要3天,這一費用共計10000元——而店內單天的營業額最高隻有3000元,再減去設備電費、消毒用劑等成本開銷,換一次水的虧損金額高達24400元。

國內正規的大型水上樂園,還可以通過園內餐廳、紀念商店、特色表演等途徑獲取收益,來抵消對園區進行換水消毒的日常維護成本;但更多的水上樂園,隻能靠一張門票賺錢。

那些打著“29.9元暢玩一天”的低價口號,試圖以此為噱頭吸引大量客流的水上樂園,其衛生程度可想而知,不少在水上樂園工作過的人曝出了“內幕”:

“曾經在某水世界打工,水基本3個月一換,每天都是整桶整桶的消毒水往裏扔,有時救生員下水打撈垃圾,上來後身上都會起紅疹子。”“我在水上樂園當救生員的時候,工作人員每天早上就拿個吸汙機把池底沉的灰吸掉,晚上下班前再撒消毒片就完事了。”

去年7月16日,重慶一遊泳館因自動消毒裝置故障,水質處理員在未清場的情況下,直接拎著一個裝有消毒劑的稀釋桶在旁邊配製,瞬間產生大量刺激性氣體,導致在場人員出現咳嗽、胸悶、呼吸不暢等反應——

水質不安全,人員不專業,試問這樣的水上樂園,誰還敢去?

bed63804f08b56662572a3e6ae02fbcd

a9d875007b02c471b897ec780bef6112

水上樂園避雷指南

作為一個普通玩家,麵對“危機四伏”的水上樂園,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不踩雷?

一方麵,大家還是要認準正規的大型水上樂園:

在出行前,我們可以在評分軟件上搜索對應的水上樂園,確認它的運營資質、查看過往顧客的評價,以及是否有過被處罰的“前科”,切勿“貪小便宜吃大虧”。到了水上樂園後,大家也可以通過“四看一聞”的方式,判斷其是否合規:

一是觀察水上樂園是否有張貼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等;二是根據園區的水質自檢公示,核對各項檢測指標是否符合國家標準(餘氯濃度0.3-1.0mg/L,pH6.5-8.5,池水溫度22-26℃);

三是觀察環境是否整潔,看園內有無按要求設置強製浸腳池等衛生設施;四是看池水是否渾濁;最後再聞聞池水中有無刺鼻味道。

假如以上問題通通踩雷,那你就可以轉身離開了。

ffd733bbc2c2c35fa6a3e97033b55928

除了認準正規水上樂園,我們還可以做好自身防護措施:

池水可能會對我們的眼部、皮膚產生刺激,因此我們可以戴上泳鏡、泳帽等防護裝備,同時自帶拖鞋、毛巾等個人用品,避免使用公共物品;

水裏的消毒劑成分,有可能會破壞女性外陰和陰道的菌群平衡,引發細菌性陰道炎,因此也有人會提前購買防水貼、無憂貼,有了“防水神器”的加持,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隱私部位直接接觸消毒劑、感染細菌。

在水上樂園遊玩過後,我們也要做好後續衛生措施,及時進行淋浴清潔、洗掉身上的殘餘池水,隨身攜帶的更換衣物盡量用袋子裝著、不要直接掛在公共淋浴間的牆麵上——

不僅僅是水上樂園,在泳池、溫泉等公共場所,我們都應做好這些防護措施。

1662454b35f07cb9e874d58bb8d91da6

沒戴泳鏡,就不要在水裏睜開眼睛哦。/《櫻桃小丸子》

其實,近年來,水上樂園的“髒亂差”亂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整治:

國家衛健委每年都會對遊泳場所進行抽檢,且每年都在不斷完善相關規章、提升對水質的標準要求;深圳市自2018年起實施“雙隨機—公開”的監督抽查政策,遊泳場所的水質合格率也隨之不斷上升。

除此之外,公眾的監督、媒體的曝光,也讓那些不符合衛生規範的水上樂園無所遁形,它們不得不直麵輿論,迅速作出回應:

近日,江蘇公共新聞頻道記者曝光了南京市水上樂園的衛生問題,如南京市浦口區嬉水王國水世界的煙頭、食品包裝、死蟲子隨處可見,南京玄武湖水上樂園未按要求進行水質公示、沒有設置消毒浸腳池等。

一周過去,園方已經增加了保潔人員、加強水質監測,每兩小時就會對水質進行自檢並公示,“(每天)早中晚,都會及時對漂浮物進行打撈,一個是人手,一個是次數,在這兩方麵進行了加強”。

水上樂園的求生欲很強,但能不能保持下去還有待觀察。相信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它將一直麵臨公眾審視的目光——

畢竟再不“洗心革麵”,它就真的要“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