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陸8招制裁美國 移除軍事安全閥

中國大陸外交部昨宣布制裁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並祭出八項對美反制措施。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說,中美軍事風險將隨之上升,尤其陸方認為在台灣周邊軍演是「中國國內的事」,若美方干涉,就會演變成國際衝突。台灣軍事專家蘇紫雲表示,中國此舉形同移除中美雙方「安全閥」,兩國區域軍事互動誤判風險將上升,增加東海、南海擦槍走火的可能。

蘇紫雲指出,中國取消安排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取消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取消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等項目,就是拔除中美兩國的「CDM信心建立措施」。兩國在東海、南海原本二○一四年建立準則,兩軍有一定的溝通機制、安全距離等默契,現在都面臨取消,很可能原本的伴飛、照雷射等動作,都會因誤判機率增加,演變成武裝衝突,「煞車器消失了」。

蘇紫雲也說,外交上來說,中國這是不成熟的舉動,外交是內政的延伸,他也研判,中國會如此做,一方面是中國內政金融、失業率等問題壓力,一方面是中國權力正在接班,新的政治人物要上位,讓更多人選擇表態趨向民族主義、效忠等鷹派做法,反映出此次反制結果。

王義桅指出,對陸方而言,裴洛西訪台並非個人行為,而是與美國政府在「唱雙簧」,不只嚴重損害中美關係,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也挑戰了二戰後的國際秩序,尤其是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這是非常嚴重的」;中美不只互信、互相談的基礎都沒有了,所以大陸宣布採取相關反制措施。

北京青年報旗下媒體「政知軍」引述大陸軍事專家宋忠平指出,有三個「取消」的反制措施都是針對軍事方面,表示中美軍事互信全然不再,相當於推高中美兩軍發生摩擦的風險。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時殷弘說,前三項雖涉及軍事層面,但是非定期召開或應約性質,取消不等於未來不會有,且後五項包括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刑事司法協助、打擊跨國犯罪、禁毒合作和氣候變化商談等,都是用「暫停」表示,顯示若未來美方表現有所改善,中方也會採取相對穩定的措施因應。

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表示,中國對美強硬表態,一方面可能讓其他國家不敢過於挺台、採取觀望,一方面因台灣和中國無溝通管道,凸顯台灣在三方關係中角色弱化,一旦衝突,只能坐等美中兩國處理。

黃奎博指出,美國雷根號軍艦若進台海,代表美中兩國衝突加劇,僵局恐持續更久,但台灣現在因為蔡政府政策一面倒親美,對中國早已沒能降低衝突風險的溝通管道,所以台灣現今在美中衝突中,只能兩手一攤;最壞的情況就是美國為了解決僵局,讓步部分台灣相關的利益,讓一面倒外交路線的風險最大化。

政大國際中心研究員嚴震生說,中國可能是為了破除「只敢對台灣、不敢對美」說法,以反制措施展現對美國叫板實力,較限於美中互動;台灣則凸顯外交路線的左右為難,一方面必須表態抗中、一方面又想低調降壓兩岸衝突,政府外交戰略必須重新思量。

陸8招制裁美國 移除軍事安全閥
大陸外交部5日傍晚宣布對裴洛西訪台採取對美反制措施。(圖/取自大陸外交部官網)


華客新聞 | 真實新聞與歷史:陸8招制裁美國 移除軍事安全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