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認識中美第一階段協定的三大誤區 中方讓步過多?

12月13日,中美先後表示就第一階段經貿協定文本達成共識。綜合兩國聲明,原定於12月15日上調的中國輸美商品關稅暫緩加征,10月針對約1200億美元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減半,中國方麵則將加大自美農產品采購力度。協議本文還將包括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金融服務、匯率和爭端解決等部分。

中美達成一致,標誌著前期迅速升級的中美貿易戰按下暫停鍵。但筆者發現,外界的反應好壞參半,不乏悲觀和批判論調。筆者認為,這些認識存在三大誤區,低估了協定對中美兩國乃至世界經濟的重要意義。正確看待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應當避免
“零和博弈”的短期視角,著眼於中國的長期利益。

誤區一:經貿協定仍有反悔可能

波折反複貫穿到目前為止的中美談判。2019年5月2日,隨著特朗普宣布單方麵提升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原本向好的中美談判形勢突然生變。8月1日,就在大阪“習特會”促成的中美第十二輪磋商結束後,特朗普又對中國3000億商品施以關稅。有諸多觀點認為,鑒於之前的跌宕起伏,此次中美能否最終簽署協定仍有不確定性,不能排除雙方最後一刻反悔的可能性。

但筆者認為,此時經貿協定的簽署,對中美兩國都具有關鍵意義,應當相信兩國盡早簽字的誠意。對中國而言,貿易戰恰是過去兩年最大的宏觀風險,達成協議遠好於無協議下貿易戰持續升級,中國在升級和緩和交替的局麵下仍然不斷明確放出談判信號便是明證。分階段削減關稅以及停火,至少消除了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防止中美摩擦滑向科技戰、金融戰甚至意識形態領域。

在“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近期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及“六穩”,但高層對於避免通過放鬆房地產來短期刺激經濟的態度仍然堅決。中美達成協定短期內無疑能夠避免中國外貿規模萎縮,防止外部環境惡化傳導至生產和就業,在近期是否“保6”引發廣泛爭論的情況下,使得動用強刺激保增長的必要性大大降低。而就中長期而言,“緩衝期”內外部環境企穩,有望恢複企業信心,提振沉寂已久的製造業投資。

對美國而言,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對競選連任的特朗普是一個重大利好。前期關稅戰引發中國報複性停止進口,對美國農產品出口產生了很大的負麵衝擊,美國豆農承受了巨大損失。七月以來,特朗普曾多次抱怨中國未采購美國大豆。而中國增加美國大豆和其他農產品的采購,一直是特朗普連任訴求下爭取中西部豆農的利益關切所在。

而隨著美國大選臨近,經濟牌也是特朗普連任的王牌。近期美國消費、就業數據強勁,三大股指屢創新高,成為特朗普頻頻誇口的“政績”所在。通過中美協定換取明年穩定的經濟環境,提振消費和市場信心,也是特朗普願意看到的。倘若中美經貿關係再生波折,特朗普付出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將嚴重影響他的連任前景。

誤區二:美國關稅減讓幅度小

12月13日市場發生波動的一大原因是,美國關稅減讓幅度較小。美國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25%關稅維持不變,市場有預計這部分稅率下調至15%或20%。曾預言中美無法在美國大選前言和的高盛更是表示,美國降低關稅幅度僅為其基準預測水平的一半。

在筆者看來,“低於市場預期”看法的主因是11月貿易談判利好消息頻出,導致樂觀情緒高漲。但事實上,美國不少政治人士認為,此次美國關稅減讓的幅度不是太小而是太大。例如,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人查爾斯•舒默公開批評特朗普“為了讓中國作出購買一些大豆的暫時、不可靠的承諾而出賣自己”;而同屬共和黨的參議員馬可•魯比奧則認為,不宜過快與中國達成協議,應當節省關稅“彈藥”,作為後續國企補貼、市場準入等製度性問題的談判籌碼。

分析美國關稅清單構成可以發現,美國對3000億商品清單的關稅減讓,對中美貿易的影響恰恰最顯著。根據筆者基於2017年美國貿易數據的計算,500億清單商品(加征25%關稅)美國對華進口依賴度為8%,2000億清單商品(加征25%關稅)對華依賴度為18.8%,3000億清單A商品(10月15日加征,稅率已減半至7.5%)對華依賴度為24%,3000億清單B商品(原定12月15日加征,已暫緩)對華依賴度高達86%。筆記本電腦、手機、玩具、遊戲機均是美國極度依賴中國出口的消費品。

貿易摩擦爆發以來,美國自華進口呈現出關稅稅率越高、進口降幅越大的規律,這一方麵因為高額關稅提升商品成本,超出進口商承受能力,一方麵因為低關稅商品往往也是美國依賴中國的商品,其他國家無法在短時間內取代。美國減讓這部分商品的關稅,不僅使美國消費者和進口商受益,還可避免中國產業鏈長期受到更嚴重的衝擊,對兩國都構成利好。

誤區三:中方讓步過多

有觀點認為,中國增加自美進口、擴大知識產權保護、遏製技術轉讓、開放金融服務,有過度讓步之嫌。特別是,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聲明,未來兩年中國自美商品和服務貿易進口將在2017年基礎上新增2000億美元。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和商務部統計,2017年中國自美國商品進口1539億美元,服務進口870.8億美元。假設每年新增1000億美元進口,那麽中國從美國進口需要比2017年增加四成,這一規模的進口承諾能否消化?

對此筆者有三點思考。一是增加美國農產品購買,表麵上是應對特朗普的核心訴求,但實質上,在保證質量價格合理的前提下擴大進口,可以增加農產品供應,平抑今年豬周期下迅速走高的食品價格。此外,由於季節性因素,各國種植農作物的時令存在錯位,恢複、擴大從美國進口,也有助於加強農產品進口數量和價格的穩定性。

二是中國其他商品乃至服務領域同樣擁有巨大消費潛力。例如,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原油和成品油57億美元,僅占全部進口的3%。美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原油生產國,出口穩步提高,在中國能源需求穩中有升的背景下,美國原油成為進口的選項之一。而中國經濟維持中高速增長、居民收入不斷提升,隨著消費結構從必需消費品向可選消費品傾斜,從實物商品向服務傾斜,中國居民對國外高質量商品和服務的進口需求也在增加,擴大進口符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的要求。

三是協議符合目前中國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步伐的方針基調。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對外開放要繼續往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走”,“推動對外貿易穩中提質”。2019年中國,對外開放步伐穩步加快,中美協定以及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金融開放等內容,其實是中國當前發展階段的客觀要求,符合中國的利益。

綜上,筆者認為,第一階段協定有力回擊了“中美脫鉤論”,兩國盡管存在諸多分歧,但分歧不應當也不至於無限度升級。當然,中美雙邊關係絕非高枕無憂,兩國經貿形勢過去一年半以來的反複波折,表明仍應警惕未來出現變化和波折的可能性。下一步,在中美雙方訴求明確的情況下,短期仍應當盡力促進第一階段協議的落地執行,爭取穩定的外部環境。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華客網:認識中美第一階段協定的三大誤區 中方讓步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