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習近平如何利用“國家安全”強化控製、鞏固權力

#一周熱門 習近平如何利用“國家安全”強化控製、鞏固權力https://t.co/ohG76UeCYK

—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August 13, 2022

在與美國領導人的非正式私人餐會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稍稍放鬆了警惕。那是在十年前,兩國關係還沒有這麽緊張,仍在鞏固權力的習近平曾暗示,他對中國共產黨對權力的掌握感到擔憂。

在與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副總統拜登的私下交談中,習近平曾表示,中國是“顏色革命”的對象。這個詞來自俄羅斯,中共用它來描述以民主為名的民眾動亂,並將原因歸咎於西方。在那之前不久席卷中東地區的暴動“阿拉伯之春”加劇了他的擔憂:民眾對中國普遍存在的腐敗和不平等的憤怒讓中國容易出現動蕩。

“習近平的觀點再明確不過了,他認為中國受惡意勢力的困擾,自身存在著被外部勢力分裂的內因。”曾在2011年陪同拜登訪華的美國前高級外交官丹尼爾·拉塞爾說。

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中國事務的何瑞恩(Ryan
Hass)說,後來習近平訪問白宮時,“一直在談顏色革命。對他來說,那顯然是占據某種首要地位的問題。”

這些擔憂已成為定義習近平時代的標誌。過去十年裏,他一直在全方位地擴大“國家安全”的定義,加強中共對各方麵的控製,抵禦任何在他看來可能會抓住國內的弱點予以利用的海外威脅。

他把一個已經無處不在的安全機器變得更強大、更集中、更有恃無恐,把它變為一個保護自己、將自己定位為自毛鄧以來最強大領導人的龐大堡壘。習近平已建立起一個他稱之為“全麵”的製度,這個製度是專為在他眼裏決意在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和技術上阻撓中國的世界設計的。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支持台灣與北京對抗,這可能再次證實了習近平的世界觀,即美國及其盟友們已經準備好利用任何可能的弱點,為此中國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自佩洛西訪台以來,習近平在台灣沿海調動部隊,藉此發出警告,中國希望美國減少對一個北京視為分離地區的支持。

00china xi security military sub master1050

中國官方媒體發布的照片,據稱展示了人民解放軍周四在台灣附近的軍演中發射導彈的場景。 WANG YI/XINHUA, VIA
ASSOCIATED PRESS

對習近平來說,維護國家安全是一場“人民戰爭”,不僅要靠軍人,還要有小學教師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參與。

在每年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老師給孩子們講授有關食物投毒以及縱火、間諜和恐怖活動的危險。為了找出潛在的異見人士和“可疑”外國人,社區成立了街道國家安全人民防線領導小組。國家安全部最近公布了公民舉報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獎勵辦法,給予舉報人最高人民幣10萬元以上的獎勵。

“‘顏色革命’的妖風從來沒有停止過,且如新冠肺炎病毒一樣不斷變種,”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黨組成員王靈桂最近在中國一份新近創辦的關於國家安全的雜誌上寫道。

在這些壓力下,中國正在退回到過去曾經曆過的恐怖時代,警惕很容易就升級為偏執,官員們甚至在處理當地問題時,也要將其視為意識形態顛覆者和外國敵對勢力所為。

今年春天,上海為遏製新冠病毒大流行采取封控措施,民眾長達數周困在家中,當有些居民敲鍋抗議時,居委會用大喇叭警告人們,公開表達憤怒是受到了“境外勢力”的煽動。

“它就是一種自發的當地活動,”賈小龍(音)說,他曾因敲鍋抗議,兩次被警方從上海的家中帶走詢問。“但是幹部內部就是那種思路——每一個問題、每一個抗議活動背後都有陰謀。”

隨著習近平準備在今秋召開的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二十大”)上破天荒地獲得第三個任期,他已發出信號,國家安全將更受重視。新冠病毒以及遏製大流行的限製措施帶來的壓力、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加深的超級大國分歧,以及食品和能源價格的上漲等等,都是猛烈襲來的挑戰。

“問題之所以重要且令人擔憂,是因為習近平不再對內部安全和外部安全進行區分,”現任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的拉塞爾說。“習近平決心采取更有力的行動——預防性的行動,也可能是先發製人的行動——動用他掌握的各種工具來應對這些威脅,打破他所認為的西方的某種扼殺。”

自從2012年成為中共領導人以來,習近平以他上任前似乎難以想象的方式行使安全權力。在西部新疆地區,他授權大規模拘禁維吾爾族和其他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民族。在香港,他廢除了中國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承諾保持50年不變的各種自由。

在二十大召開之前,各地官員舉行會議,虔誠地學習闡述習近平國家安全觀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習綱要》一書。綱要稱,保衛中國免受各種各樣的威脅取決於“政治安全”,而中共及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才是國家統一和生存的守護者。

“如果政治安全得不到保障,國家必然會陷入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的局麵,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無從談起,”綱要寫道。

綱要警告,阻止中國實現與台灣統一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也是國家統一的最大隱患”。

“變得無法控製”

由於擔心自己的前任們已讓腐敗和任人唯親侵蝕了中國防禦國內外威脅的能力,習近平上台後采取了迅速行動。

在1989至2002年間擔任中共領導人的江澤民曾嚐試設立一個相當於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機構,但受到了政治惰性的阻礙。他的繼任者胡錦濤增加了軍事和國內安全方麵的開支,但結果卻是這些部門的負責人把其變成自己的勢力範圍,任人唯親,收取包括公司股票和大量現金和寶石在內的賄賂。

“習近平反腐的理由是,我們的內部已變得太弱了。權力下放讓部門變得無法控製,”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聯合主任孫韻說。

習近平上台一年後便向數以百計的高級官員宣布,將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國安委”)。“加強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已是當務之急,”他宣布說。

一些政治內部人士最初曾以為,國安委是個類似於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機構,主要關注對外政策。但在國安委2014年舉行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對官員們說,國家麵臨的威脅需要一個“統籌國家安全工作”的平台。這意味著看待國內外的威脅,往往是從與西方意識形態競爭的角度。

“從他們的角度來看,這讓政府在幾乎所有領域采取更具強製性的做法合法化了,”在美國國防大學研究習近平安全政策的高級研究員吳誌遠(Joel
Wuthnow)說。

在中國提高警惕後,在台灣一所社區大學工作的李明哲首當其衝地受到了影響。多年來,他一直與中國的人權活動人士保持聯係,習近平上台後,他們當中越來越多的人被抓,李明哲為他們和他們的家人提供支持。

李明哲2017年前往中國大陸,剛入境就被安全警察抓獲,審訊人員指責他策劃“顏色革命”。

在曾經中國領導人沒有那麽警惕的時代,李明哲可能會被驅逐出境或被判處短暫監禁。但在2017年,他被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他說,在監獄裏,他和其他囚犯幾乎每天都要勞動,生產手套、鞋子和背包。除了少數獲得批準的囚犯外,他不得與其他人說話。

李明哲已於今年4月獲釋返回台灣,他是佩洛西訪台期間會見的少數人權活動人士之一。

“習近平把這個製度寫入法律,其實是象征他的國家安全體係日漸在擴,完全介入人的生活,”李明哲說。

“如臨深淵”

國安委成立後,在長達四年的時間,在主要的官方媒體上不見它的蹤影,直到2018年。

在這個慣於保密的國家,國安委是最保密的機構之一。人們無從了解它的規模、人員配備情況和權力大小。國安委官員很少與外國人見麵。與中國其他的最高領導小組一樣,國安委大約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成員會議。但有關國安委全體會議的消息往往隻出現在中共地方機關網站總結會議對官員部署的任務中。

通過這些網站可以看到,國安委的行動已悄悄變得越來越活躍、越來越有組織。習近平在2018年國安委全體會議上說,該委員會“解決了許多我們一直想解決但無法解決的問題”。

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之下,各省、市、縣都設立了地方級別的國家安全委員會。這些地方國安委的工作重點是抗議活動和異見等國內威脅。地方國安委經常提醒幹部們,危機或暴動並不是遠在天邊的威脅,而是隨時可能在家門口出現。

中國的大學被要求注意並報告教師和學生中的“意識形態”問題,包括了解師生們在網上發表的評論。安全官員要求幹部密切監視堅持抗議者、有精神病史的人、坐過牢的人,以及其他被認為對安全和穩定構成威脅的人。

“不能簡單地把‘沒出事’視同‘沒有事’,”去年,中國西南地區的永川區委國家安全委員會寫道。“時時刻刻做到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習近平通過新規定和人事任命,將這個不斷擴大的國安係統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習近平是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他的高級助手丁薛祥被外界普遍視為國安委辦公室主任,負責指導國安委的工作,但丁薛祥的這個角色從未得到過正式確認。國安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是國家安全部部長陳文清。

“當今世界正麵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中美關係當前正在經曆新的考驗,”陳文清2019年在一份黨內刊物上寫道,這是他的一次罕見公開發聲。

到2019年時,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影響力以及習近平的強硬政策已引起美國政府和其他國家政府的焦慮,這反過來又引起了北京對西方意圖的擔憂。

2019年,香港發生了持續數月的街頭示威抗議後,習近平的擔憂進一步加劇。隨著抗議者與警方發生衝突,中國政府警告,香港有可能被西方政府支持的“顏色革命”征服。

“全球動蕩點和風險點增多,”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一名教授在2019年在一個課件中引用習近平對官員發表的講話說。“顏色革命新動向新特點進一步增加了我國麵臨的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風險。”

沒有誰是局外人

今年4月,烏克蘭正在與俄羅斯侵略者戰鬥。上海處於令人筋疲力盡的新冠病毒封控措施之下。與拜登政府的緊張關係正在惡化。

然而,當中國各地的官員們開會聽取中央國安委最近一次秘密會議的傳達時,他們被告知“政治安全”是首要任務,也就是要在“二十大”召開前保衛中共和習近平。

據《西藏日報》對會議所做的簡短報道,習近平在國安委全體會議上強調了“政治安全的統領地位與核心要義”,這是對會議為數不多的官方報道之一。

在中國各地,接二連三的類似宣布表明,中共對安全——尤其是政治安全的關注可能會加深,從而重塑這個國家。

國安委已在製定政府規則方麵發揮作用,包括數據安全立法在內。它下令對銀行進行金融安全評估。中國監管機構今年7月對網約車巨頭滴滴處以逾80億元的罰款時,給出的理由提到了未指明的“嚴重”影響國家安全的行為。

中國第一份完整的國家安全戰略是一份內部文件,列出了截至2025年的廣泛目標。自從去年獲得批準以來,已在各級官僚機構中傳達。中共領導人去年年底審議通過了該文件,據之後網上發布的總結,國家安全戰略要求中國確保本國糧食自給,在核心技術方麵自立自強,並在社會動蕩爆發前找到化解社會矛盾的方法。

新出版的習近平《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習綱要》一書長達150頁,書中提供了有關國家安全戰略的線索。該書的作者包括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官員,書中寫道,為了抵禦國際威脅,中國必須深化與俄羅斯的夥伴關係。

“國內外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和分裂戰略一刻也沒有鬆懈過,”該書關於政治安全的一章寫道。

中國隻有少數知名人士敢公開質疑安全機器的擴張,他們警告,這有讓中國陷入不妥協政策的危險。

“追求絕對安全一是不現實,二是成本太高,三是會損害國家對其他價值的追求,”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賈慶國今年在一份中文刊物上寫道。
“需要追求國家安全與發揚民主之間,做出必要的平衡。”

在佩洛西離開台灣的同一天,中國東部的國家安全官員刑拘了台灣男子楊智淵,中國媒體稱他為台獨分子。中國的電視畫麵顯示,兩名警察分別抓住他的兩隻胳膊,還有一名警察宣讀對他的指控。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台海方向麵臨的國家安全鬥爭形勢更趨複雜嚴峻,“中國一份關於台灣政策的雜誌在去年寫道。“美國不斷加大打‘台灣牌’。”

官員以國家安全為由,限製律師及其客戶,或壓製公眾對財務或土地糾紛的訴訟。學者們在教學和研究上麵臨著更嚴格的監控。其他中國批評人士表示,北京好鬥的世界觀已使中國與俄羅斯走得過近,並阻止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辯論。

在每年的4月15日,孩子們也會學習習近平的理念。為了紀念國家安全委員會2014年第一次會議,這一天被定為國家安全教育日。

在北京的一所學校,孩子們今年創作了保持高度警惕的市民毆打蒙麵歹徒的畫作。“在維護國家安全上,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觀者,“在中國西北一所小學的演示文稿說。

它提醒學生,撥打12339以向國家安全部舉報任何可疑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