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1. 外媒分析中國對俄戰略 習近平的霸主計劃需要俄羅斯

「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莫斯科比以往更加依賴北京的幫助…..北京可以更明確地自行制定針對西方的議程,並讓莫斯科支持中國的利益,包括並特別是在亞洲。」
“https://t.co/ioJygSbBZa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September 26, 2022

《新蘇黎世報》文章分析了習近平對待普京的戰略,認為俄羅斯的衰弱對北京當權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法蘭克福彙報》關注了戴姆勒卡車公司在中國投資建廠的5億歐元大項目。

《新蘇黎世報》文章認為,即使俄羅斯因烏克蘭戰爭而被削弱,但對於正在努力改變全球力量平衡的中國來說,仍有它的用處。

文章首先描寫了一番普京在烏茲別克首都撒馬爾罕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上受到的”怠慢”。曾經老是讓會談方久等的普京這次也嘗到了等人的滋味,而且還是在攝像機的鏡頭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印度總統莫迪、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和吉爾吉斯總統沙帕羅夫四人都先後讓普京等了一把,莫迪還公開教訓普京說,”
今天的時代不是戰爭的時代”。

文章寫道,不管從權力政治的角度,還是因為擔心民主的傳播威脅到他們所代表的專制精英的地位,習近平和普京都有共同的興趣擊退美國的影響力。兩者都有野心,讓各自的鄰邦屈服於他們的影響。但是,對烏克蘭的戰爭從根本上削弱了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地位,普京並非像幾乎所有人所認為的那樣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對付歐洲的能源武器也只是一把鈍器。

文章說,”對北京來說,俄羅斯的虛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的可恥表現證實了中國的主導地位。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俄羅斯都是這一關係中的小夥伴……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莫斯科比以往更加依賴北京的幫助…..北京可以更明確地自行制定針對西方的議程,並讓莫斯科支持中國的利益,包括並特別是在亞洲。而且,這讓中國能夠更好地在雙方競爭的中亞地區向著霸權邁進。”

但另一方面,”一個軟弱的夥伴也是一個糟糕的夥伴。北京不希望的是俄羅斯的崩潰,更不希望發生民主革命,因為這也會使中國的民主問題重新提上日程。中國希望有一個穩定的、有能力的、有意願的夥伴來對抗美國,同時也對抗歐洲–視其影響中國利益的程度而決定對抗力度。”

作者認為,”中國國家主席將中國打造成地區霸主和世界大國的計劃需要俄羅斯有力地發揮作用。對於最終攤牌尤其如此,也就是如果習近平要冒險攻打台灣的話。在這種情況下,莫斯科可以做很多事情來緩解北京的壓力並幫助北京。因此,可以認為,習近平對俄羅斯的衰弱相當關注。期望普京很快結束這場可能將俄羅斯拖入地緣政治深淵的戰爭,莫迪並非唯一一人。”

戴姆勒投資5億歐元在中國生產卡車

《法蘭克福彙報》以”戴姆勒在中國擴張”為題關注了該集團投資近5億歐元在中國建設卡車生產廠的規劃。上周五,戴姆勒卡車公司啟動了Actros卡車在中國本地的生產。文章說,”這再次表明,德國汽車行業對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綠黨)等人提出的限制與中國貿易的要求充耳不聞。”

文章寫道,戴姆勒卡車公司去年總共390億歐元的營業額只有57億歐元是在亞洲實現的,其中大部分在日本。戴姆勒卡車亞洲董事會成員戴明楷(Karl
Deppen)在漢諾威國際商用車展IAA的記者視頻會議上表示,中國是 “世界上最大的重型卡車市場,提供了相當大的增長潛力”。

戴姆勒卡車在華合資企業–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謝厚德(Holger
Scherr)在視頻會議上未說明今後將在中國生產多少輛戴姆勒-賓士卡車。《法蘭克福彙報》文章說,”謝厚德認為,戴姆勒在中國擴大生產有幾個優勢。公司可以降低成本,不再有漫長的供應鏈。許多大公司奉行這種所謂的本地為本地戰略。謝厚德說,這些車輛也不是一對一從歐洲複製來的。中國的卡車被允許開得更快,路線更長,車輛有更大的油箱,而且司機通常結伴而行。這些車輛已經為此進行了調整。同時,他說,與德國相比,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客戶的配置選擇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