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80. 95后做飯有多糊弄,爸媽看完都沉默了

泡麵,是當代年輕人的做飯啟蒙。

在飢餓難耐的深夜,一碗熱氣騰騰的泡麵,就能治癒人們的胃和心。

B 站的 UP 主@一口香雞腿就泡得一手好面。

剛畢業兩年,獨自在大城市打工的她,做飯不求外表光鮮亮麗,只求都在胃裡。

點開她的視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黑鍋。

只見她熟練地開火燒水,熟悉的老觀眾就知道,好戲要開場了。

她先是撒上一把不知哪裡得來的玉米粒,保證今日份粗糧的攝入。

隨後排隊進入鍋里的,是一塊凍成坨的培根,三條被叫成 ” 湯圓 ” 的年糕,以及應該用油煎的煎餃。

彈幕說缺少豆製品,UP 主也能虛心接受,立刻往鍋里放入豆芽。

無所謂順序,想到啥放啥,就連中午吃剩的肯德基,也能被她隨意地扔進鍋里。

這個動作,給觀眾們帶來的衝擊,絕不亞於一場海嘯。

最後,她又淡定地單手在空中捏碎一顆生雞蛋,任其在鍋里浮沉。

眼尖的 B 站網友甚至還看到了一小塊蛋殼。

然而,這樣糊弄做出的食物,竟有不少網友為它發聲:

看著不咋地,吃起來卻味道好極了。

由於 UP 主的食材豐富得令人眼花繚亂,做飯手法過於簡單粗暴,她的視頻不但引得 85 萬網友強勢圍觀,還被大家親切地稱為 “95
后做飯糊弄學代表 “。

其實,在 B 站,《做飯糊弄學》的研究者,遠遠不止她一個。

無論你是宿舍黨、留學生還是打工人,都能將這門顯學發揚光大。

當有些美食區 UP 主在用科研的態度,研究如何美食創新時,糊弄區的 UP 主們已經另闢蹊徑,憑藉那直擊靈魂的粗糙,俘獲了一眾 B
站網友的心。

比如,UP 主@琥珀突變體,擅長空氣炸鍋炸一切。

無論是長相多麼崎嶇的速凍產品,只要被叫做食物,一律扔空氣炸鍋處理。

空氣炸鍋炸風琴土豆

而剛畢業的 UP 主@一頓炫倆漢堡,則人如其名,愛炫漢堡。

她做的漢堡沒有麵包也沒有肉,直接將兩個西紅柿切開,中間加上雞蛋,模擬漢堡的形態。

除了初入職場的年輕打工人,獨自漂泊在外的留學生們也是糊弄的一把好手。

迫於時間、經濟和懶癌等原因,在做飯糊弄這件事上,沒有最強,只有更強。

在英國留學的 UP 主@YE-NONO就是一位剛入門的初級學者,她甚至還會切菜。

不過,她的切菜手法還頗為生疏,找到一個不穩定的支點就往下砍。

一刀下去,不僅菜被切得奇形怪狀,有的還飛出了屏幕。

每當她開始展示自己的切菜功底,屏幕前的觀眾都會心臟驟停,擔心 UP 主的安全:終於知道我媽看我切菜是什麼心情了。

儘管切菜的手法並不成熟,但她亂扔的手法卻彷彿演練了上萬次。

按理說,凍蔬菜要拿出冰箱解凍,再烹飪。

但 UP 主不拘小節,直接把凍成一坨的蔬菜扔進鍋里,再用筷子搗碎攪拌,整個做飯流程草率得甚至不需要鍋鏟。

不僅如此,她吃飯的時機也非常巧妙。

每當觀眾們以為還在配菜階段,UP 主一句 ” 可以吃了 ” 讓彈幕都猝不及防。

難怪有網友看了她的視頻,直接思路打開,合理提出,多觀看可以用來減肥。

就連同在英國的美食 UP 主@老少女阿珂都看不下去,向她發出了吃飯邀請。

UP 主@澳洲在逃玉米,是一位更成熟的做飯糊弄學家,切菜是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

她聲稱,最高端的食物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

俗稱,鐵鍋大亂燉。食材和調料都多多益善。

走出國門的留學生們,往往保留著一顆中國胃。

在他們的世界里,只要有了火鍋底料,亂燉的飯菜就可以拳打新東方,腳踢米其林。

管他菠菜白菜捲心菜,肉末肉片還是排骨,用火鍋底料一煮就是一頓大餐。

不到出鍋的前一秒,你永遠不知道這鍋里可以有什麼。

還別說,不少有留學經歷的網友都表示離不開火鍋底料。

學會了這種生活小妙招,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餓肚子了。

如果說以上 UP 主還在使用新鮮的食材,那麼,UP
主@小黃鴨咕鴨咕的糊弄學手法則更上一層樓。

顯然,獨自在家的她早早就認清了自己廚藝的局限,選擇直接加工剩飯剩菜。

電飯煲里剩下的米飯不用愁,直接將西紅柿整個丟進鍋里,用鍋鏟搗碎,再倒入冰箱里的剩菜,攪拌均勻。

最後合上電飯煲蓋,點擊加熱,一人食就大功告成了。

可以說是完美繼承了父母一輩絕不浪費的優良傳統。

縱觀這一套套流程, 有網友總結了做飯糊弄學的精髓:

能徒手撕蔬菜絕不用菜刀,能端著鍋吃絕不用碗,吃飯最好直接用炒菜的鏟子,筷子也不用洗了。

但難得的是,在點個外賣就行的今天,UP 主們也堅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雖然飯做得草率又粗糙,但相比於重油重鹽的外賣,自己做飯不僅相對營養均衡,乾淨衛生,還能控制生活成本。

追求精緻生活固然可貴,但在忙碌的學習工作之餘,想要時刻保持精緻,難免又給自己增加了不少壓力。

那麼,在做飯這件事上,不如就手動糊弄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