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沈騰剛翻紅的段子,笑不出來

昨晚,《脫口秀大會5》有個段子連夜躥上熱搜。

魯豫調侃關於自己的網絡謠言。

網友說她太瘦,猜她吃得少,傳著傳著就成了” 傳說”。

—— ” 魯豫一天只吃三粒米”。

魯豫想找個辦法澄清。

發微博嗎,力度好像不夠。

發律師函嗎?

哦,現在沒人信這玩意兒。

話畢。

台下響起一陣心照不宣的爆笑。

4f92904695db9c4806f73fdfc8093634

為什麼沒人信?

為什麼沒人信會好笑?

為什麼笑完不夠,還會在熱搜上持續玩梗、討論、吐槽?

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妥妥的” 地獄笑話”。

不僅因為好笑。

更因為除了笑,我們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姿態,去面對笑聲背後的沉默和無奈。

3017944e79651b67648667daf0b30e8f

前兩天有一則新聞,堪稱這段子的” 現實完整版”。

起初Sir 也覺得好笑:

某地舉辦” 廉潔文化主題” 徵文,一篇叫做《我的縣長父親》的文章榮獲一等獎。

迅速引發網友一片群嘲。

不少人直接拿名場面說事,說電影走進現實。

3e78f1d2eb4aef2b0e87b8631e5a626a

很快,嘲諷被打臉。

當理智的網友們認真審視稿件原文。

發現文中這位縣長叫於志明,14 歲就投身革命,1955 年,年僅26 歲的他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人民選舉的禹城縣縣長。

58 年他因反對浮誇風、共產風被降職降薪;三年困難時期,於家窮得揭不開鍋,大哥出去要飯;於志明餓到腿一按一個坑,仍選擇信守承諾給烈士家屬匯錢;改革開放後,兒子、侄子的工作,他從來不打所謂的招呼,更不會主動安排……

怎麼看,都是焦裕祿式的好乾部。

affcdeb76d9bbd93e14befcf75e5d088

但登上熱搜時,大家都在說這是現實版袁華。

讀過文章的人越來越多。

尤其是發現該縣長已於1988 年去世,文章作者也只是一位已經退休的普通花甲老人。

那些網友尷尬了,大規模道歉。

可反轉又又又來了——

德州作協當初看到網友群情激憤,已經把獲獎信息刪除了。

14ca24c8f1c9d9fe964d7dfbba96160c

直接引發了第二波輿情。

像話嗎

憑什麼刪啊

因為一時的梗就刪文太可悲

bebcc82362d97d93d7bc0ab01ebda9d7

為什麼刪?

憑什麼刪 ?

《我的縣長父親》是不符合徵文主題?還是不符合評獎標準?

如果評委一致認為符合,不是” 做賊心虛”,為什麼要刪文了事?

甚至有人直接發文質問:

刪文,怕是有貓膩。

5e061d2f68ee037ac9279bfd81040d85

在一則採訪中,德州文聯做了解釋:

德州作協屬民間組織,徵文活動評選本身合規。

德州作協之後也作出回應,稱刪文是” 不想引起關注”。

7b9e760c2eb80ba1408f13786317be9c

對。

的確是怕了。

於是,在信與不信,怕與不怕之間,輿論逐漸撕裂出一張魔幻的大網。

網住每一個人。

它暗中改變著所有人在公共領域的表達。

這網的第一層,叫” 看客化”。

當熱搜爆出,網友吃瓜追熱點的同時,總會有一個常見現象:

等反轉。

娛樂新聞如此。

社會新聞也如此。

甚至在涉及國家大事、國際熱點的新聞下,依然是這樣。

e13bc4e1deee90d3362139a4813df49a

而這個詞背後,既是不少人上當吃虧後的預設: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事後有被打臉的可能性。

也是對某種刺激的期待。

當反轉,不再是一種意外,而成為一種預期的時候。

無疑帶來了兩層含義。

1、第一時間不跟風,不表態,等待更多的信息再下判斷,這是被過去新聞折騰過的網友們素質在逐漸提高的表現。

2、這些輿論場上的複雜事件,也逐漸被網友們高高掛起,逐漸成為看客們的精神養料。

換句話說:

我們變得越來越” 理智” 的同時,其實也越來越難以投入其中,把事當事。

越來越習慣於,把輿論中的新聞事件——

當戲看。

當事人的每個動作、每條線索,都相當於長篇作品裡的一個” 戲劇高潮”。

牽引出更多的情緒、更多的爆點。

1b3108d772a9da93f755943b7a26fb05

所以在《我的縣長父親》出現時。

網友的第一反應不是文章本身,而是電影《夏洛特煩惱》的情節。

fdaf25642d10230b9c0206c7bdbc22db

甚至都不先問是不是,對不對,對著標題,必須要先過過嘴癮。

還用沈騰當嘴替:

他那是比學習的嗎

那是拼爹呢

e29564752d8d9870a127203b5f92509b

可能有人會說。

不也有理智的時候麼?

但往往,還沒有定論的時候,才是輿論最群魔亂舞的時候。

抓語病,扒黑料,扣帽子…… 或者發展到發私信辱罵,評論區網暴,乃至線下乾擾。

何至於此?

這張網的第二層,” 娛樂化”。

許多事件對於公眾就是一場” 戲”,而且是爽戲、狗血戲。

缺少紮實的細節、充分的背景……

全是戲劇性的情緒爆破:

誰好像出事了。

誰反轉了。

誰又被錘死了。

為什麼德州文聯會說出” 不想引起關注” 這樣無奈的話?

因為大多數人都懂:

當下的社會輿論,已經擁有了改變事實(扭曲真相)的能力。

卻越來越少人能意識到:

過程,也是” 事實” 的一部分。

這才是這張網最絕望的一層。

我們很難再真正地參與” 輿論”。

因為失語,所以調侃。

無從判斷,乾脆擺爛。

最終只能分出兩個你死我活的陣營:

信,不信。

錯,沒錯。

挺TA,踩TA。

在鋪天蓋地的信息流中甘當鴕鳥,埋頭搖擺著屁股的方向。

有沒有辦法改變呢?

在這個注定滑坡的過程中,普通人能做什麼?

前幾天羅翔和余華有一場對談。

Sir 認為值得每個人去看看。

今天只截取其中一段。

或許,它能幫助我們理解現實中不那麼好笑的那部分沉默。

羅翔再次搬出他最喜歡的名言之一,出自哲學家愛比克泰德:

很多人經常聽我引用愛比克泰德說的

我們登上並非我們所選擇的舞台

演出並非我們所選擇的劇本

很多東西不是你能夠選的

但是問題是

當這只看不見的手賦予你一個劇本

你就必須要把它演好

2313daf8a2b6ff4642b3d5894e5a983e

Sir 最近也看見許多年輕人,引用這句話安慰自己。

可這段話裡全是遺憾嗎?

此時余華插話了。

他基於自己的寫作與人生經驗,對此作出了補充:

在時代與命運的劇場中。

即使我們不能決定劇情,也一定要把自己的台詞說好。

因為有的時候,台詞會改變劇情。

既然劇情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那麼台詞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就是我們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

我們命運到了什麼關口說什麼話

所以我覺得

一個人想和一個時代保持好關係的話

把自己的台詞說好就夠了

因為有的時候台詞會改變劇情

e5906659684c84aafab7fd6d2028d476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