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17. 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 誰最有破壞嫌疑?

幕後黑手是美國、烏克蘭或俄羅斯嗎?還是另有其人?https://t.co/cTJ4nkwSIe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September 30, 2022

北溪天然氣輸氣管道泄漏被認為是遭到人為蓄意破壞。這起泄漏事故誰最有嫌疑?歐美政客迅速將矛頭指向俄羅斯。俄方則宣稱西方參與了管道爆炸事件,並且已掌握相關信息。

丹麥能源署表示,本周在該國博恩霍爾姆島東北方的北溪1號天然氣輸氣管線發現兩個泄漏點,在該島東南部瑞典水域的北溪2號管線發現了第三和第四處泄漏,而且”這些不是小裂縫,而是真正的大洞”。

瑞典國家地震中心在波羅的海偵測到兩次爆炸,遠至芬蘭都記錄到這些爆炸。天然氣不斷從泄漏點向海面流出。丹麥當局已在博恩霍爾姆島周圍已設置了半徑8公裡區域的禁航區,同時禁止飛機在1000米高度以下飛行。

西方迅速指責俄羅斯

人為破壞很可能是造成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的原因。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稱這起事故是”人為破壞”,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認為是”蓄意行為”。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表示,泄漏事故”可能標誌著烏克蘭情勢升級的下一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經就”明顯的人為破壞”與丹麥外交大臣科弗德進行討論。

與此同時,芬蘭正與波羅的海地區的其中四個國家就泄漏事故舉行緊急會談。芬蘭外交部長哈維斯佩脫對德國之聲表示:”不能排除人為破壞,但這需要作為刑事事件進行調查。”

德國駐芬蘭大使馮·施陶芬貝格(Konrad Helmut Arz von
Straussenburg)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不應立即下定論。”這可能意味著管道完全癱瘓,或部分暫停使用。我們還不知道。我們需要理性的計算和冷靜的頭腦。”

“遺憾的是,我們的東部夥伴不斷追求侵略性的政治路線,”波蘭外交部副部長普日達茨(Marcin
Przydacz)如此說道。”如果它有能力在烏克蘭採取侵略性軍事路線,顯然也不能排除在西歐可能作出挑釁行為。”

目前有證據嗎?

雖然許多安全專家認為俄羅斯是造成北溪管道泄漏的元兇,但迄今無人能提出證據。未來很可能也無法找到任何證據。

美國萊斯大學的能源專家米庫斯卡(Anna
Mikulska)對德國之聲表示:”所有證據都指向人為破壞的嫌疑。而多數分析都指向是俄羅斯的破壞行為。”

至於破壞北溪管道有何好處?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常設秘書處秘書長波茨南斯基(Grzegorz
Poznanski)認為,動機可能是製造混亂。”這當然可能是俄羅斯執行混合戰的另一種方式。”

米庫斯卡也持相同觀點:”這可能是在歐洲天然氣市場在冬季到來前儲存量達到高於預期的水平,稍稍平靜下來的時候,企圖製造混亂和不確定性。”

北溪天然氣管道是由北溪股份公司(Nord Stream
AG)負責運營,多數股份由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Gazprom)持有。俄羅斯宣稱因為受到反戰制裁無法修復管道,但德國表示,現行的制裁併不影響管道修復工作。

德國地質研究中心(GFZ)表示,北溪1號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在發生泄漏的同時壓力也急劇下降,或許表明俄羅斯方面存在瀆職行為。而事件發生的時間點,恰巧是波蘭本周開通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之際。

丹麥當局在聲明中表示:”天然氣管道破裂是極為罕見的情況。”

北溪1號和北溪2號連通俄羅斯與德國,深度達70-90米。鋼管的管壁厚度有4.1厘米,外層包有厚達11厘米的鋼筋混凝土。

波蘭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布里澤德米斯卡(Joanna
Przedrzymirska)對德國之聲表示:”這看起來當然十分可疑,俄羅斯做什麼都不會讓我感到驚訝。”

幕後黑手會是美國或烏克蘭嗎?           
               
   

北約科學與科技組織(STO)負責人的德普易認為,北溪輸氣管道是遭到烏克蘭反克里姆林宮的團體破壞。

波蘭前外交部長、歐洲議會議員西科爾斯基(Radoslaw
Sikorski)則推特上放了一張波羅的海海面上冒泡的照片並寫上”謝謝美國”。此舉被解讀為是意指美國為管道泄漏事件負責。

能源專家米庫斯卡表示,”這起事件確實令人匪夷所思”,”看起來沒有人能真的從中受益,因為這兩條管道都沒有向歐洲供應天然氣,但造成的環境成本是真的很駭人。”

“然而,無法使用北溪管道幾乎’穩定’了德國的局勢。事實上,雖然不是首選的情況,但至少德國現在知道自己的處境。”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則呼籲迅速展開調查,並稱泄漏事故”非常令人擔憂”,”現在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人為破壞。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周五報道,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表示,北溪管道爆炸是國際恐怖襲擊,俄羅斯”有證據表明西方是幕後黑手”。他還表示:”西方正盡全力掩蓋這一國際恐怖主義事件的真正組織者和實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