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減輕對俄依賴 共同抗衡中國 美印攜手造無人機

美國國防部最近表示,將與印度共同開發無人機。分析認為,印度國防設備正在從依賴俄羅斯轉向多元化,以擺脫“與獨裁者為伍”的印象。專家建議,美國為印度提供一個更有效的替代方案,否則印俄軍事技術關係繼續發展,將變得更加複雜和棘手。詳細內容:https://t.co/C9tRfRAkkM
pic.twitter.com/2zummuBnN3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September 30, 2022

美國國防部最近表示,美國和印度將共同開發無人機。分析認為,美國希望通過與印度建立更緊密的防務合作關係,以對抗中國、減輕印度對俄羅斯武器進口的依賴,因此可能放鬆對印度的武器出口管製。

美印無人機合作協議出現進展

印度正在尋求武器采購來源的多樣化,減輕對俄羅斯的依賴,同時完善自身的國防工業體係。法新社報道,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伊萊·拉特納(Ely
Ratner)9月22日說:“我們希望在這兩方麵支持印度……這意味著我們將在共同生產和共同開發能力方麵與印度密切合作,以支持印度自己的國防現代化目標。”

拉特納強調了美印在空射無人機和反無人機防禦係統合作的可能性。他表示,印度將製造這些無人機,並將其出口到該地區的其他國家。他說,印度可以“以可承受的價格向我們在整個地區的合作夥伴出口,包括南亞和東南亞的合作夥伴。”

印度作為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被視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抗衡中國的關鍵盟友之一。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高級研究員理查德·費舍爾(Richard
Fisher)說,“印度與美國的軍事合作的任何實質方麵都具有防禦中國侵犯的角度”。

費舍爾指出,五角大樓最新宣布的美印無人機開發合作是此前一份協議的升級。去年7月,印度國防部和美國國防部簽訂了一項關於空射無人機(ALUAV)的項目協議。美國空軍在一份新聞稿中說,該協議是美印兩國通過共同開發防禦設備,深化兩國防禦技術合作的重要一步。

費舍爾告訴美國之音,雖然有關兩國合作的細節尚未公開,但從美國的技術現狀來看,可提供的技術包括可從大型運輸機發射的空射無人飛行器機群,以及一些體積較大的空射無人機,可以用作戰鬥機或攻擊機。

他說:“印度和美國究竟將共同開發什麽,仍有待觀察,但會在這些可能的範圍之內。”

人工智能、無人係統深入作戰前沿

印度智庫觀察者研究基金會美國項目總監德魯瓦·賈伊尚卡爾(Dhruva
Jaishankar)說:“美國和印度之間正在進行的這種國防工業合作,我認為在10至15年前是不可能的,原因是美國對印度的出口限製。”

他對美國之音說:“這為美國和印度在一係列曾經非常敏感的技術上進行合作開辟了可能性。無人機就是其中之一。”

與此同時,印度也在積極爭取從美國直接購買軍用無人機。賈伊尚卡爾指出,美國公司此前一直在向印度租賃無人機。鑒於印度市場廣闊,美國武器製造商也一直希望向印度直接出售無人機。目前,兩國正在商議一筆價值300億美元的MQ-9B“掠食者”(Predator)無人機的采購合約。

分析認為,印度開發無人機係統和反無人機作戰能力來自與鄰國關係緊張局麵的實際需求。印度網絡新聞網站Analytics India
Magazine本月發表評論說,由於印度與巴基斯坦和中國有著敏感的邊界,因此印度在邊界擁有強大的防禦機製至關重要。

去年7月,印度查謨空軍基地遭到兩起無人機炸彈攻擊,造成建築物損壞。印度媒體說,這是首次“利用無人機對印度國防機構發動的攻擊”,幕後黑手可能是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

另外,分析認為,現代戰爭將以人工智能和無人機等技術進行,印度因應這一趨勢,必須投資於無人機和反無人機技術。

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高級研究員費舍爾說:“中國、美國和俄羅斯正在大力投資,以確保不被他人超越。印度也擁有一個複雜多樣的無人機技術綜合體。印度一直在尋找捷徑,以提高其在無人領域的能力。”

印度欲擺脫“與獨裁者為伍”印象?

印度長期以來依賴俄羅斯的軍事裝備,但正在爭取武器采購的多樣化。分析認為,美國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印度是俄羅斯武器的全球最大買家。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IPRI)的統計,在過去十年裏,印度從美國購買的武器總價值超過40億美元,而從俄羅斯購買的軍火總價值則超過250億美元。

觀察者研究基金會美國項目的賈伊尚卡爾說:“多年來,俄羅斯一直是冷戰期間印度最大的國防設備供應方,特別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甚至在冷戰之後。大約80%、85%的(武器)進口傳統上來自俄羅斯。我們在過去10到15年看到的是,印度正在從依賴俄羅斯轉向多元化,俄羅斯直到最近仍然是印度武器裝備的第一大供應國,但美國、法國和以色列也開始成為印度的重要供應者。”

他指出,由於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導致西方國家的製裁,印度在獲取俄羅斯軍事設備部件方麵遭遇重重的困難。

“由於戰爭本身的因素,俄羅斯無法為印度提供(武器)。其次是製裁和製裁的威脅,以及有關供應鏈問題的問題……由於對俄羅斯的製裁,俄羅斯無法將某些部件輸出。”賈伊尚卡爾說:“基於所有這些原因,人們對俄羅斯在此刻向印度提供國防設備的能力存有懷疑。這並不意味著印度將停止從俄羅斯購買設備,但懷疑是存在的。”

專家指出,印度對俄羅斯的武器依賴是不能立即割舍的曆史傳統。

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高級研究員費舍爾說,“這是一個印度不能簡單地停止和拋卻的關係。但越來越多的印度人也清楚地看到,他們的軍事技術、與一個侵略性、帝國主義和野蠻的俄羅斯夥伴的軍事合作關係,尤其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對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的聲譽造成了驚人的、日益嚴重的損害。”

費舍爾還說:“印度加入了上海合作組織,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獨裁者聯盟,這對美國來說也是個問題。”

“但是,如果美國不能為印度提供一個更有價值、更有效的替代方案,以取代其與俄羅斯的軍事技術關係,那麽這種關係將繼續下去,並將繼續發展,變得更加複雜和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