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清零沙皇”改口 中國防疫政策轉向?

麵對連日的反封控抗議升級為“白紙運動”,中國從地方開始放鬆防疫措施,中央也緊急要求地方不得過度防疫,現在主導疫情的官員也開始不再使用“動態清零”一詞,看起來風向已經轉變。但要放棄“清零”,中國還有不少挑戰。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周三(11月30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座談會指出,“隨著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麵臨新形勢新任務”。

根據會後發表的聲明,孫春蘭沒有使用
“動態清零”一詞,前一天的簡報會上,包括國家衛生委員會在內的機構官員也沒有使用這個詞,而是鼓勵老年人接種疫苗,被認為是北京改變“動態清零”的可能跡象。

彭博社認為,孫的講話似乎是中國官方首次公開承認病毒不再那麽嚴重,表明中國終於開始考慮放棄“清零”。彭博社也引用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在重新開放的壓力下,即將推出第四種新冠疫苗。

負責中國醫療衛生工作的孫春蘭是成為中國強硬防疫的代名詞,中國網絡上流傳,隻要“老太太”出現在爆發疫情的城市,當地就會實施嚴格封鎖,像是最初爆發疫情的武漢,和疫情失控的上海,以及海南等地在硬封鎖前都有她的訪視足跡。

雖然外界用孫春蘭的話來解讀北京防疫方向有可能改變,但中國要放棄清零還麵臨兩個問題:

1.老人疫苗接種率低

美聯社11月30日報道,中國老人疫苗接種率低是結束清零的最大障礙之一。新聞會上,中央衛生官員沒有說明推動老人接種疫苗需要多長時間,有衛生專家和經濟學家認為,“清零”會持續到2023年中期,甚至可能晚到2024年。

凱投宏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說:“中國現在還沒有能力從‘清零’政策轉向與病毒共存,
“衛生保健能力非常薄弱。”

美聯社報道,雖然中國政府想要鼓勵60歲以上的人接種疫苗,但許多人因安全疑慮拒絕接種疫苗,加上他們認為中國病例很少,感染風險很低。北京宣布將派出流動疫苗接種單位,以接觸那些不能離開家的70多歲和80多歲的人。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每10個中國人中有9個已經接種了疫苗,60歲以上的人中有86%接種了疫苗,但80歲以上的人中隻有66%接種了一針,而40%接受了加強針。

相比之下,根據美國疾病控製和預防中心的數據,93%的6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已經接種了三劑疫苗,另有95%的人至少接種了一針。

而在疫苗使用上,根據美聯社,中國主要使用國內開發商生產的疫苗,包括國藥和科興,但中國國內檢討國產疫苗成效聲音不斷。雖然一家中國公司在2020年買下了德國BioNTech公司發明的mRNA疫苗分銷權,但一直沒有批準施打。

2.醫療資源不足

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11月18日在第六屆海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上說,中國“有能力最終馴服新冠病毒”,強調中國的診斷、治療和疫苗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然而,中國規模小、工作量大的醫療保健係統,特別是在貧窮、人口眾多的農村,如果感染率隨著限製的放鬆而急劇上升,可能會被淹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中國每人擁有4.3張醫院床位,隻有較貧窮鄰國蒙古的平均8張床位的一半。日本有13張,韓國有12.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