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 中國媒體開始宣傳:奧密克戎病毒威脅性低

中國媒體開始刊載「奧密克戎致病力低「的文章。圖為北京民眾接受檢測。 路透資料照。

在「白紙運動」抗議中國的嚴厲封控措施后,中國各地城市紛紛調整管控尺度。而媒體也開始刊登奧密克戎病毒威脅性較低的文章。

十二月一日,環球時報刊登標題為「國內科研團隊實驗驗證:奧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的文章,其中除了引用香港和美國的研究佐證之外,還採訪了武大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他表示,研究團隊在病毒體外感染實驗中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人肺細胞(calu-3)的能力顯著低於原始毒株,在細胞內的複製效率比原始株要低10倍以上。經實驗結果表明,相較於新冠病毒原始毒株,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力和毒力已經大幅降低。對於奧密克戎不必過於恐慌,對於普通人群而言,在疫苗的保護之下,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危害性已經大不如前。

另外,人民日報的下屬的客戶端「綠政公署「,也刊登「優化防控二十條措施問答,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
受訪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專家」批評,防控措施簡單化、層層加碼、「一刀切」、忽視群眾訴求。另外,長期封控不僅影響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還容易造成焦慮情緒,這種情況必須予以糾偏和避免。

而在回答奧密克戎變異株與原始株相比,致病力有什麼變化時,專家表示,國際和國內監測數據證實,與原始株和德爾塔等變異株相比,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明顯減弱。

另外一篇人民日報客戶端的新聞:「新冠有無後遺症?目前學界並未確認,至少尚無證據表明有」,記者也採訪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教授、廣州市黃埔方艙醫院總領隊崇雨田,他表示,後遺症在醫學上是有定義的。「目前學界並未確認新冠肺炎有後遺症。至少尚沒有證據表明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