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她隻給孩子削過2根鉛筆 卻教出了高曉鬆這樣的大咖…

c4f9fc8fcb69d01ffce9241cc52a70e6

“我給孩子(高曉鬆和妹妹)削過兩根鉛筆,就再沒管過他們。”

|作者:二水

|編審:蘇睿

最近,高曉鬆領了一個“年度匠心寫作”的獎項。不過這個獎不是頒給他的,而是他的母親建築師張克群。

眾所周知,“身懷六甲、學富五車”的高曉鬆畢業於清華大學、因一首《同桌的你》紅了幾十年,如今又有多檔高點擊量的談話類節目在手。按說老高這樣的人生閱曆,早已讓人羨慕得個個都成檸檬精,可若跟他母親一比,直接被秒得渣渣都不剩……

出身名門、飽讀詩書的張克群早年間受梁思成“忽悠”癡迷古建築,是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做了大半輩子和建築相關的工作。

學識出眾的她,還有著讓兒子自豪的顏值——高曉鬆曾不止一次在節目和文章裏說母親“頗有民國才女林徽因之風”,並把自己的頭像設置成父母年輕時的合影。

d9095cfc2736d2219c34b3468dda75ae

·高曉鬆父母合影。圖源:高曉鬆微博。

能被高曉鬆這樣狠誇的張克群,究竟是個怎樣的“奇女子”?

dbdd1495321852cb4dc803d3e04d1d72

“研究生在我們家等同於文盲”

通常,一家能出一個人才都不容易,可高曉鬆家卻出了一撥又一撥的人才。

他的父親高立人是清華大學教授,母親張克群曾就讀於清華大學建築係,師從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畢業後長期從事建築設計和教育工作。張克群的弟弟張克潛是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兼博導。

再往上查,張克群的父親張維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一手創辦了深圳大學,並擔任深圳大學首任校長;母親陸士嘉是民國有名的女學霸,後成為中國著名流體力學家、教育家,更是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校教授之一。張克群的舅公施今墨是”北京四大名醫”之一,曾為孫中山、楊虎城、李宗仁等人看過病,憑精湛的醫術造詣享譽中外。

e43576234ea71db7586ece76bee3a3fe

·第一排兩個小孩分別是高曉鬆(右)和妹妹,第二排從左至右是張克群、張維、陸士嘉,第三排是張克潛(左)和高立人。

老一輩各個是學霸出身,就連高曉鬆的妹妹高曉江都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博士,唯獨高曉鬆是大學沒畢業。也難怪他會說“研究生在我們家等同於文盲”,還真沒見過這樣間接吐槽自己學曆低的……

出生在這樣一個“學霸家庭”,高曉鬆的生長環境卻很開放,從小到大被母親“放養式”撫養,從不催著寫作業。

張克群對兒子的教育理念沿襲自她的父母。“我爸所管的事情,隻是吃飯別把菜湯掉桌上、喝湯別‘嘶溜嘶溜’地出聲這種習慣的養成,其他從來不說,都是潛移默化地影響。”

在張克群的印象裏,她兒時最歡樂的時光就是晚上。父母每天下班後,要麽趴在桌上奮筆疾書,要麽和孩子一起讀書。

2c303033f782db39cb89fbef8f999be5

·張克群(右一)和父母、弟弟。

當時,父母給張克群訂了一本《知識就是力量》,那是一本翻譯自(前)蘇聯的科技科普類雜誌,還給她買過一種由許多鐵片組成、可以用螺絲自由組合的類似於樂高的玩具。

雜誌培養了張克群愛讀書的好習慣,而拚接玩具則讓她有了遇事動手操作、勤於思考的愛好。

至於學習方麵,父母更秉持“從不督促,愛學不學”的態度。

初中時,張克群有段時間成績不理想,沒考上高中。父親得知後隻對她說:“你上學比較早,先休息一年吧。”

個性要強的張克群覺得很不好意思,“清華副校長女兒沒考上高中”這件事讓她愧疚了好久。於是,她努力了一年,終於在第二年考上北京名校101中學,並保持每次考試各門功課都是滿分。

033f8add28acfc829add55e367dcafa3

“我從來不教育他們”

後來,張克群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認為“教育應該是理念上的教育,而不應該是具體的教育”。直白點說,就是“別管那麽多”!

“有的家長愛指責孩子,那是因為他們忘了自己小時候什麽樣。我給孩子削過兩根鉛筆,就再沒管過他們。”

嘴上雖說“不管孩子”,張克群卻在平時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孩子。

“我就是跟他們做做朋友,他們是我的一個禮物,從小我就跟他們一起玩,也從來不認為他們得聽我的話。”

在高曉鬆和妹妹很小的時候,喜歡曆史的張克群會帶著孩子到頤和園,坐在長廊兩邊,給兄妹倆講每幅畫的意義;在每一座有對聯的古老房子前,為孩子讀那些抑揚頓挫的文字;在門廳回廊間,告訴他們下馬石和拴馬樁的作用……

通過那些靜止的物件,她講述著無比生動的曆史,而那些曆史讓兄妹倆明白了世界的遼闊。

1d9213b1671666e5649a1fa72ddf3c23

·高曉鬆(右)和妹妹。

現在的許多家長經常焦慮孩子不能完整地讀一本書,而這種事情從來不會出現在張克群的家裏。她說:“一個家庭的爸爸媽媽都在搓麻將,指望小孩看書,那不可能。我們家裏要不就看書,要不就聽音樂,所以孩子也是。”

父母帶著孩子一起讀書,讓高曉鬆印象深刻。他在《魚羊野史》中寫道,“當時我家裏有好多書,連走廊裏都擺滿了書。書櫃下麵都是卡片櫃,那個時候沒有穀歌搜索,看書得把筆記記在卡片上,這句話在哪本書第幾頁。於是,我們家到處堆滿了卡片。我常常隨手撿起一本書,一看就是一個下午。對我而言,讀書就像吃飯。”

如此開放的學習環境,讓高曉鬆的精神和靈魂從小就自帶不凡氣質,也讓他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

864804bf4526b09e489ff741b6e2d381

把兒子獨自扔在天津一個星期

1961年,張克群考入了清華大學建築係。巧合的是,高曉鬆和妹妹也在後來成為清華大學的學生。1988年,高曉鬆以高出高考分數線50多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係。

照這樣的劇情發展,家裏麵又要多出一位科學家。可高曉鬆卻走上了和父母不一樣的道路。

高曉鬆讀書時,張克群跟他說得最多的是,“別指望家裏,我給你走不了後門,不好好念書就去前門賣大碗茶去”。沒想到,兒子真的在日後做起了表演相關的工作,彈著吉他,寫著歌,舞台也比前門大了好多。

剛上大學沒多久,留著一頭飄逸長發的高曉鬆從北京各高校找來了蔣濤、戴濤、趙偉、老狼等人組了一支樂隊,取名為“青銅器樂隊”。

樂隊有了,可沒有樂器練習,高曉鬆想從家裏拿錢買樂器。張克群聽後問他:“你幹嘛好好放著無線電不念去唱歌?”他說:“我要是念完無線電出來最多是個修收音機的,我願意唱歌,希望中國有自己的流行音樂。”

若是其他家長,會為了讓孩子回心轉意使出各種招數。張克群卻提出要和兒子打個賭,隻要他能靠彈琴養活自己一個星期,家裏就支持。然後,張克群搜走了高曉鬆身上所有的錢,隻給他買了一張火車票並送上火車,目的地是天津。

到了天津,人生地不熟的高曉鬆好不容易在鬧市區靠彈琴賺了5毛錢,結果可能因為當年一頭長發的他看起來不太像好人,後來被人舉報當作壞人抓了起來。慌亂中,他說自己是清華大學的,可人家不信。最後實在沒辦法,他讓警察給家裏打了一個電話。這個賭,也就輸了。

f858fd66b24f50f8fdd29418bef9aae4

·年輕時的高曉鬆留著一頭飄逸的長發。

人生的第一次叛逆和打賭,雖以失敗告終,但也讓高曉鬆下定決心離開清華校園,走上音樂之路。幾年後,《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騰空出世。

1995年,《同桌的你》幾乎包攬了當年所有的音樂獎項。在“東方風雲榜”十大金曲頒獎禮上,高曉鬆和老狼在下麵嘀咕說,如果是第二名,就不上台了。結果,他們第一,第二名是那英。

如此一看,若不是母親當年出“狠招”,高曉鬆也許不會留名中國流行樂壇。

0079977292ea7e19a1a6afeb8752aaa2

“他念不念書、唱不唱歌,

我無所謂”

在高曉鬆的眼裏,母親除了有學識、有才氣,還比一般的知性女性多了一個特征——有魄力。

清華大學畢業後,張克群在北京最早的民辦建築事務所大地做建築設計師,如今三元橋附近的港中旅大廈、301醫院的耳科實驗室等作品都出自她手。

ef7bdff5db4c9c7a1b98857c1a5c2ed0

·港中旅大廈。

2002年,張克群退休了,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回憶以前的大學時光。“梁先生講課時根本不是講課,就是在表達一種愛。在放幻燈片時,他會情不自禁地趴在有投影佛像的白牆上,念念有詞地感歎:‘我是多麽喜歡這佛爺的小胖腳丫呀’!”

因深受梁思成影響,張克群在花甲之年又重拾對古建築的熱愛。她查閱資料、看實物,在半年時間裏獨自一人開汽車,跑遍了北京城裏和遠近郊區縣的大小村莊。自嘲“破廟迷”的她,還在閑暇之餘將調查的資料整理成三本書出版。

張克群淵博、自由、敢於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深深影響著孩子。用高曉鬆的話說,“是母親給了我生活的道路和理想”。

高曉鬆年少時桀驁不馴,為了音樂理想從清華退學,組建樂隊,去海南商演、廈門流浪……如今,除了聽歌、看電影、看書,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滿世界玩。每到一個地方就買一輛車,然後玩一段時間就把車賣了,再去下一個地方。

妹妹高曉江亦是如此。她之前騎摩托橫穿非洲,因摩托車在沙漠小村裏壞了,就索性在那裏生活兩個月等著零件寄到。等待的日子裏,她過起了神仙生活,看沙漠深處的血色殘陽,與酋長族人喝酒,沒事兒的時候還給“外來人”當導遊……

3dbaf01cc9f376e5dba1e2bd219afffb

·張克群(左)和女兒高曉江。

如今,高曉鬆成了公眾人物,高曉江也讀完了博士。在別的家長看來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可張克群從沒有這種想法,“他念不念書、唱不唱歌,我無所謂,沒有滿意不滿意這一說,各過各的,我就過我的日子”。

看,多酷的老太太!

也許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張克群才會說出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還被兒子寫進了歌裏,傳唱成生活真諦。多年之後,高曉鬆和妹妹也過上了“不苟且”的生活。

馬東曾這樣評價高曉鬆:“我喜歡高曉鬆,是因為他的身上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牛逼勁,而這源於他的閱讀量和閱曆。”

而造就了這樣的高曉鬆的人,正是張克群。

真正聰明的父母,不是天天把教育理念掛在嘴邊,一味地砸錢給孩子報許多興趣班,而不肯付出時間陪伴。

他們會以身作則,為自己的興趣傾注心力和時間,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對生活的熱情,讓孩子的精神世界逐漸豐盈充實,從而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麽,長大後才不會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

華客網:她隻給孩子削過2根鉛筆 卻教出了高曉鬆這樣的大咖…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