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社會層麵出現新“不明疾病” 無藥可治 諸多“症狀”

近幾天互聯網上頻頻冒出一種新的“不明疾病”——“幻陽症”。廣大網友紛紛表示自己出現了此疾病的諸多“症狀”:總覺得自己身體哪裏不舒服,咽痛、頭痛、肌肉酸痛;對身體感受過度警覺與檢查,例如多次吞咽口水以判斷嗓子是否幹疼、身體感到燥熱便忍不住測量體溫等;過分關注相關信息動態,例如身邊有誰陽了、陽了有什麽症狀;反複詢問、分析、判斷自己是否有接觸陽性人員或環境的可能性及接觸時間……如何應對“幻陽症”?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治療師徐轅虹和主治醫師王美娟進行了解答。

兩位專家表示,從心理學專業來說,當然不存在“幻陽症”。“幻陽”的出現,反映的其實是大家在麵對短期內疫情發展迅速變化,心理上出現的不適應狀態。

調侃“幻陽”的背後,是大家對陽了之後未知情況的焦慮:青少年擔心影響學業、中年人擔心工作進度受影響的同時還十分擔心家中老人孩子感染了怎麽辦、老年人擔憂對身體狀況的危害……

經曆了三年抗疫過程,大家先後經曆過大大小小各種不確定性。麵對未知的、不確定的情況,擔憂、焦慮的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就算經曆過再多,也仍然可能會出現。

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害怕、擔憂不可控的事情,恐慌的、極力地去避免負性情況的發生,而是盡量保持適度的情緒反應,並采用積極的、合理有效的方式應對。

Q:對變成“陽過”感到明顯焦慮,怎麽辦?

未來總是充滿未知,試圖掌控不確定性最終隻是徒勞,往往越想要掌控則越容易不安、焦慮。

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掌控不可控的部分,例如我們每天接觸的人、環境是否會有陽性,又在何時何地接觸過哪些人、哪些東西;而是做好我們可控的部分,例如個人生活、家庭防疫狀況。

具體來說可以嚐試以下內容:

1、理解自己因當下環境影響而產生的正常的焦慮反應。

2、關注權威平台、官方科學的信息,且關注疫情消息的時間不宜過長,適時轉移注意力,減少過度暴露在信息轟炸之下而難以篩選、鑒別。

3、做好個人防護,科學預防,適度未雨綢繆,但要減少不必要的過度囤積、哄搶。如果一味地跟隨焦慮情緒進行不恰當的預防與儲備,對緩解焦慮並沒有幫助,甚至有可能強化焦慮行為。

4、盡量保持自己的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節奏,吃好、喝好、健康飲食,適度補充營養,保證身心得到充足休息。

Q:真的變成“陽過”了,怎麽辦?

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播力雖然增強,但對人體機能的危害性確實是減弱了,大部分感染者表現為輕症或者無症狀,因此真的陽了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負擔。與其思前想後,不如保持情緒穩定,更有益於恢複健康。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關注權威科學的信息指導,合理看待軀體症狀,減少對軀體不適嚴重程度的災難化;

2、正確服藥、休息,若症狀無法緩解或加重,請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3、不必對陽了後學習、工作和家庭受到影響而過度擔憂,要理解自己當前的困境,減少不必要的自責、內歸因,將注意力從想法轉換到可采取的有效行動上,例如好好休養以盡快康複、在有限的狀態及環境下嚐試做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動。

總的來說,對於疫情與防疫的相關信息,應保持適當程度的重視,既不宜過分關注影響正常生活,也不能過分樂觀而掉以輕心。更重要的是,無論沒陽、“陽過”或者“陽康”,保持良好、穩定的情緒狀態,都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各種狀況的實際應對能力。

最後,若發現“幻陽”無法通過自行調節緩解,甚至逐漸發展為“恐陽”,並對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建議您及時尋求精神心理相關專業人員的幫助。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