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德國的華為難題:中國會報複它的汽車產業嗎?

2018年,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和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柏林乘坐無人駕駛的大眾麵包車。
2018年,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和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柏林乘坐無人駕駛的大眾麵包車。FABRIZIO BENSCH/AGENCE
FRANCE-PRESSE GETTY IMAGES

柏林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和中國總理李克強坐在一輛無人駕駛大眾麵包車後排,係緊安全帶,在柏林中部一座廢棄機場的跑道上跑了一圈。
返回時,默克爾微笑著說,親自體驗就是不一樣。

那是2018年7月,當時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看起來充滿無限可能將德國強大的汽車工業與中國的科技巨頭華為結合在一起。

18個月後,圍繞是否允許華為參與建設5G下一代移動網絡,德國陷入了一場激烈的辯論。但鑒於包括奧迪(Audi)和戴姆勒(Daimler)在內的德國汽車製造商已經跟華為展開密切合作,坐在駕駛座上的,恐怕是中國。
無論德國做出何種決定,都將在未來數年塑造它與中國的關係,並在整個歐洲大陸產生反響。這將發出一個強有力的政治信號,表明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展開競爭的數字時代,歐洲究竟是鐵板一塊還是四分五裂。

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德國也麵臨著來自美國政府排斥華為的巨大壓力,後者擔心這家中國企業是一個特洛伊木馬,會讓中國政府監視或控製歐美的通信網絡。即使在特朗普總統周三與中國簽署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之後,這種壓力仍然存在。

美國駐德國大使理查德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周四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西方應該對5G采取一個聯合解決方案,因為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一樣的。
但對德國而言,這個決定尤其令人憂慮。與特朗普政府的關係始終伴隨著對德國汽車製造商征收關稅的威脅,以及越來越多的不信任,歐洲人已經開始相信,這種不信任即使不會導致關係破裂,也可能永久性地重塑一個曾經堅不可摧的跨大西洋聯盟。

另一方麵,中國正作為一股新的戰略力量以及越來越不可或缺的經濟夥伴擠上歐洲舞台。它是領先第二名許多的世界最大市場,對德國主要的汽車製造商而言,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增長來源,也是保持其豪華車市場主導地位的關鍵。
中國會毫不猶豫地將這一點利用起來。
如果德國做出決定,導致華為被排除在德國市場之外,肯定會產生一些後果,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上個月警告。中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管。

德國議員、議會數字事務委員會成員康斯坦丁馮諾茨(Konstantin von
Notz)是這樣說的:中國人已經明確表示,他們會選擇要害部位來報複,也就是汽車產業。
幾個月來,對於是否將華為實際排除在競標過程之外,德國議員一直閃爍其詞。預計在未來幾周,議會將再次就該問題進行辯論。隨著決策的臨近,默克爾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一邊是憂心忡忡的德國汽車製造商,他們在她十二次造訪北京的過程中一直陪伴左右,另一邊則是警惕的情報界。
像整個歐洲一樣,德國也受到來自美國的巨大壓力,迫使其排斥華為。人們擔心這家中國公司是讓北京監視或控製歐美通信網絡的特洛伊木馬。
像整個歐洲一樣,德國也受到來自美國的巨大壓力,迫使其排斥華為。人們擔心這家中國公司是讓北京監視或控製歐美通信網絡的特洛伊木馬。HANNIBAL
HANSCHKE/REUTERS

作為親商的基督教民主黨(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的守護人,默克爾周四會見了該黨議員,敦促他們找到解決爭端的方案。 默克爾反對封殺這家中國企業。
這與具體公司無關,而是與安全標準有關。她在去年11月曾經這麽表示。這與我們將執行的認證有關。那應該是我們的指導性基準。

但德國的外交政策和情報界正在醞釀反抗,他們對美國限製情報共享的威脅感到擔心,這其中甚至包括默克爾黨內的一些議員,他們希望向議會提交一份帶有更嚴格安全標準的提案,實際上將把華為拒之門外。

默克爾的批評者說,當前的認證程序僅要求企業簽署一份保證不從事間諜活動的承諾,這本身就存在漏洞,因為它依賴於信任。
基督教民主黨11月舉行的年會取消了華為作為企業讚助商的邀請,並通過了一項動議,要求隻有明顯符合明確規定的安全要求的企業才能競標。

一個關鍵的要求是,排除國家幹預。 這個動議沒有提及華為或中國,但所指顯而易見。
根據中國法律,企業有義務與中國的安全部門合作,保守派議員諾貝特勒特根(Norbert
Rttgen)說道,他也是反對默克爾華為政策的動議的起草人之一。當你與華為打交道時,你也得接受你有可能是在跟中共打交道。
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會讓駕駛變得更安全,但它們也會為政府的監控提供機會。

車企從駕駛者那裏收集了大量的個人數據,它們麵臨著一個巨大的風險,那就是憤怒的公眾發現數據被中共所用後的強烈義憤,美國大使格內爾說。
議員警告,除了擔心間諜和破壞活動,如果德國允許華為參與競標,不僅會疏遠華盛頓,還可能破壞急需的歐洲統一陣線。

我們唯一的希望是作為歐洲人團結在一起,勒特根說。他表示,這也是將5G合同授予諾基亞(Nokia)或愛立信(Ericsson)等歐洲企業的理由之一。

分析人士說,諾基亞和愛立信已經在丹麥和其他一些地方贏得了5G合同,它們具有建設5G網絡的能力,但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高的成本尤其是因為華為已經是德國現有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轉換會帶來混亂,而且成本不菲。
不過,勒特根說,考慮到新競標的規模,如果項目給了華為,歐洲可能會永遠落在後麵。

如果讓華為用一段時間建立起5G網絡的很大一部分,你會搞不懂自己的係統。他說。這將是控製權和主權最大程度的喪失。
從戰略上講,這個問題再淺顯不過,勒特根說。

然而,還有一些人認為交給華為可能不是一個壞主意。 前德國外交大臣兼副總理西格瑪爾加布裏爾(Sigmar
Gabriel)說:如果我們禁止華為,德國汽車業將被趕出中國市場。與此同時,美國總統也在威脅要懲罰德國汽車製造商。

僅僅因為我們有一位不喜歡盟約的美國總統,我們就放棄了這一切?他說。我們為什麽要這樣呢?特別是當他做了和中國人同樣的事,並威脅到德國汽車業。
像奧迪這樣的德國汽車製造商已與華為有緊密合作。
像奧迪這樣的德國汽車製造商已與華為有緊密合作。LUKAS BARTH/EPA, VIA SHUTTERSTOCK

盡管整體市場下滑,大眾、戴姆勒和寶馬等德國汽車製造商仍繼續在中國取得銷售增長,並從福特等競爭對手那裏奪得份額。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在12月的講話中補充道:去年,中國共售出2800萬輛汽車,其中700萬輛是德國車。

許多德國人認為這是隱晦的威脅。 隨著德國汽車製造商對中國的依賴越來越深,它們也越來越受製於中國政府。
中國消費者的偏好以及中國政府的政策越來越多地決定了汽車製造商製造何種汽車型號和開發何種技術。

中國也已成為德國汽車製造商開發和測試新技術的舞台,通常是與華為合作。
去年李克強訪問柏林時,大眾的豪華汽車品牌奧迪宣布與華為進行戰略合作,以開發自動駕駛技術。9.9%的股份由中國投資者李書福持有的戴姆勒使用了華為的高性能計算。寶馬和其他公司在研究和開發方麵與華為合作。
沒有哪家汽車公司與中國的關係比大眾更緊密了。

該公司自1980年代初共產黨政府開始向西方開放時就已經進入中國運營。
如今,大眾汽車幾乎一半的銷售收入來自中國,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份額為14%。
如果我們撤出中國,大眾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12月對《沃爾夫斯堡新聞報》(Wolfsburger
Nachrichten)說,我們在德國的2萬名開發工程師中將有1萬名在第二天就失業。

德國汽車製造商否認對中國銷售額的依賴已使他們成為中國利益的擁護者。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伯恩哈德馬特斯(Bernhard
Mattes)在柏林接受采訪時說:我們不希望政治事態發展波及到產品發展中。 但是馬特斯承認:很明顯,我們並不是在政治真空中運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默克爾在2017年G20峰會上會晤。作為親商業的基督教民主黨的守護人,默克爾反對封殺華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默克爾在2017年G20峰會上會晤。作為親商業的基督教民主黨的守護人,默克爾反對封殺華為。WOLFGANG
RATTAY/REUTERS

華為對此深有體會。它的德國總部位於巴伐利亞,那裏還有寶馬和奧迪以及許多深入中國的公司。華為一直是所有主流政黨的慷慨捐贈者,包括巴伐利亞執政的保守派。

巴伐利亞的保守黨領袖馬庫斯索德(Markus Sder)公開捍衛了華為的競標權,同時還抨擊了美國。
坦白地說,因為另一個合作夥伴不喜歡它,我就要排除它,他說,這有點問題。

華客網:德國的華為難題:中國會報複它的汽車產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