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武漢病房:醫護人員渾身濕透,一天不能上一次廁所

1月23日,澎湃新聞探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病區,對話堅守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一線的醫護人員們。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進入重症隔離病房的過程中,總共要經過三道門。

首先是從醫院樓道通向病區的大門,在那裏設有初步換衣的場所。澎湃新聞記者在醫護人員指引下披上手術服、戴上頭套和手套、再穿上鞋套,就完成了最基礎的第一層防護,佩戴時,橡膠手套必須將手術服覆蓋到手腕上方的位置。

隨後,第二層防護是在手術服外再套上一層白色的防護服,此時再戴上一層手套。和先前一樣,這層手套也必須覆蓋到防護服手腕以上的區域。然後,醫護人員會幫助戴上醫用口罩,完成這個步驟就可以通過第二道門了。

在進入後,記者會被要求戴上麵罩。最後,記者在醫生和護士的帶領下才進入到了重症隔離病房,即最後一道門。

探訪武漢隔離病房:醫護人員渾身濕透,一天不能上一次洗手間

21歲的助理護士孫沁,她說剛開始進入重症隔離病房很緊張。 本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鄭朝淵 圖

主治醫師饒歆:拄著拐杖治病

自疫情出現以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病區收治了該院80%以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危重患者。截至23日,一病區內現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危重患者16名。主治醫師饒歆向澎湃新聞介紹,很多重症病患在送來時已經出現了呼吸衰竭。

探訪武漢隔離病房:醫護人員渾身濕透,一天不能上一次洗手間

1月23日,中南醫院重症隔離病房,這裏收治了16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

“病情最危重的時候,心裏也有過絕望,但是孩子跟我說,‘爸你不要想錢的事’,一定要有信心。”1月23日下午4時,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病區內,69歲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龍靖潮即將離開監護室,轉入武漢市第七人民醫院。這意味著,他已經脫離了危險期,迎來康複的曙光。

一病區主治醫師饒歆告訴澎湃新聞,龍靖潮剛轉入重症醫學科時,肺部已嚴重感染,甚至出現了呼吸衰竭,經多日治療後獲得好轉。截至23日下午,在一病區,和龍靖潮一樣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重患者還有15名。

21歲的助理護士孫沁說,重症監護室內的病患每日進出頻繁,病情穩定者都會被送往普通病房接受治療。然而,她和同事們已有好幾周都沒有回過家了,隻能在電話裏向院外和遠方的家人報平安。

現已拔管的龍靖潮告訴澎湃新聞,他自去年12月底發覺身體不適,開始十幾天的治療一直沒有起效,直至被送進監護室時,肺部已嚴重感染。澎湃新聞了解到,龍靖潮的家就在武漢,家中除了女兒女婿還有一個12歲的外孫女。

在病情最危重時,龍靖潮曾感到絕望,他在監護室內通過電話和女兒聯係,“孩子急得跳腳,當時跟我說,‘爸你不要想錢的事’”,龍靖潮說,當時他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萬一真的不行,生老病死,也要看得開。”

饒歆告訴龍靖潮,插管可以改善他的呼吸,關鍵是一定要有信心。經過醫護人員的救治,龍靖潮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製,並已逐步好轉,現已可以通過普通吸氧機自主呼吸了。23日下午,龍靖潮在醫護人員的安排下,即將轉往與中南醫院對口幫扶的武漢市第七人民醫院。

龍靖潮離開前,饒歆拄著拐杖走到他的病床前,叮囑他轉院後需要注意的事項。對於常年行走重症監護室的饒歆來說,拄拐還是頭一次。澎湃新聞了解到,在疫情發生前期,饒歆扭傷了腳,疼痛不能下地。

探訪武漢隔離病房:醫護人員渾身濕透,一天不能上一次洗手間

69歲的患者龍靖潮,他已經脫離了危險期。

前來給病人拍胸片的醫院影像科醫生祝緣俊告訴澎湃新聞,進入重症病區需要穿上密封的防護服,每次穿齊一套裝備需要花上15至20分鍾時間,且穿上後十分悶熱,“穿上走十分鍾,就全是汗了。”

但在饒歆看來,病人治療更重要,“病治不好,可能會危及生命,而我隻是腳崴了而已。”

第二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移動心肺儀手術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監護室內還有一名72歲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剛接受了ECMO手術,目前正處於觀察階段。

探訪武漢隔離病房:醫護人員渾身濕透,一天不能上一次洗手間

一名尚未拔管的新冠肺炎患者。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1月22日,中南醫院曾利用該技術成功救治了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屬全省首例。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危重症移動ECMO中心主任夏劍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患者的肺部受損,成為“病毒肺”,重症者肺部受損嚴重。醫護人員采用在人體外安放一個人工膜肺來替代肺的工作,讓人體自身的肺能夠得到充分治療和休息。等待人體的肺部感染開始恢複,病發時的缺氧症狀得到改善,自身肌體的肺能夠承擔起機體功能時,體外膜肺就可以撤去。

一旁看護的護士告訴澎湃新聞,如果該名患者也好轉起來,或將成為第二例應用ECMO救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成功案例。

在忙碌的間隙,饒歆和同事們會聚集到拍攝胸片的機器邊上,結合影像學資料,討論患者的病情。

23日當日的朱姓值班醫生告訴澎湃新聞,麵對危重病人不僅是身體上的疲勞,同時要麵對被傳染的風險,心理上也承擔著不小的壓,“我現在基本不跟家裏人見麵,也不跟他們接觸,但隻要防護措施做好的話,我們這裏還算是比較安全的。”

同樣的樂觀在一病區年輕的護士團隊中也可看到。21歲的助理護士孫沁告訴澎湃新聞,這是她第一年參加工作,剛開始也有害怕,擔心被傳染,但是看到同事們都在一起互相加油就不再怕了。孫沁說,她每天通過電話和家裏人聯係,讓他們寬心。

探訪武漢隔離病房:醫護人員渾身濕透,一天不能上一次洗手間

中南醫院醫護人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護士:穿上防護服連續工作8小時不能上廁所

除了被感染的風險,每日至少8小時穿戴防護設備的辛苦,重症科醫護人員極少向外人言說。

探訪武漢隔離病房:醫護人員渾身濕透,一天不能上一次洗手間

中南醫院醫護人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防護服穿上後,一天都不能上洗手間,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忍”。21歲的曹陽鑫告訴澎湃新聞,每天交班後脫下防護服,渾身濕透,就像洗過澡一樣,上班時間隻能盡量不喝水、少喝水來減少憋尿的辛苦。

35歲的護士長馬晶是整個護理團隊中最年長的,她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已經在重症科工作了13年,原本手下共31人,發生疫情後,院方緊急調配,現在團隊共有44人。從1月8日起,她除因感冒被要求回家休息兩日外,其餘的時間都在上班。

談起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馬晶表示,過年肯定是回不去了,“排到誰上班就誰上班”,團隊裏很多人早就退掉了回家的票,甚至有哺乳期的新晉寶媽也沒有離開工作崗位。馬晶說,總要有人來做,既然幹這一行,就有職責和義務。

離別時,饒歆和同事們對著鏡頭豎起了大拇指。他說,大拇指象征著勝利,“疾病雖然可怕,我相信我們能勝。”

華客網:武漢病房:醫護人員渾身濕透,一天不能上一次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