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媒體分析10省疫情通報 這兩個省數據質效較高(圖)

新型肺炎實時滾動數據顯示,截至1月24日16時16分,國內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887例,治愈35例,死亡26例。

顆粒度精細的數據,有助於讀取疫情流散特征,比如此次疫情中確診病例發病前到過的具體地點。公開各醫院接收確診病例的詳細數字,也可幫助疏導醫院接診壓力。然而,目前各省份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的信息通報口徑並非完全統一,公開數據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參差不齊。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數字政府研究中心圈定此次新型肺炎疫情截至1月24日12時確診病例超過10人的十個省份(湖北、廣東、浙江、北京、上海、湖南、安徽、重慶、四川、廣西)以及爆發確診病例最多的武漢市為樣本,設立“是否披露確診病例來源地、是否披露密切接觸者數量”等12項指標,梳理比較各省、市出現第一起確診病例以來疫情信息公開詳細度、透明度,從中透視各省有關部門在此次疫情中對信息與數據的處理與公開能力。

多個省份衛健委官網及微信號均披露病例數據

目前,廣東、上海、湖北、浙江、北京、湖南、安徽、重慶、四川、廣西等10省份衛健委官網及微信公號均披露了疫情病例數據,廣東、上海等地衛健委官網披露信息較早。

而在省政府官網及兩微渠道疫情病例公布上,截至2020年1月23日,10省份皆已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人數。

疫情確診病例通報中廣東、四川、北京數據公開質效較高

截至1月24日12時,國內29個省份相繼公開了新增及累計確診病例信息,廣東、上海通報疫情頻次較多,從首次通報至統計時間均達到6次。

並非每一份公示都會披露新增病例的詳細情況。樣本省份衛健委官網截至1月24日12時發布的近40份感染肺炎確診病例信息中,除了均披露新增確診病例外,超九成披露了統計截止日期、累計確診數量,超七成披露了確診病例分布地市/區、確診病例病情狀態、治療情況、感染原因,而披露了確診病例戶籍、確診病例首發病症、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數量等信息的通報則不足五成。在不侵犯患者個人隱私的情況下,疫情信息披露數據項較多的,如有廣東、四川、北京、廣西等,幾省份平均每次通報信息中,從文本字段中可以過濾約10項可讀數據。

如果將“信息通報頻次”和“每次通報數據項數”通過標準化加權計算形成“信息質效”進一步評估,會發現廣東、四川在此次各省疫情信息通報“質量與效率”相對較高。例如,很多在他省疫情通報中未能全麵展示的數據,如“累計確診病例”的性別、年齡、發病原因、疫情聚集特征等,在廣東多次通報中都有呈現。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接下來疫情信息通報中,各省份在“數據完整性”“結構化”“數據格式”等數據質量標準上還有優化空間。另外,在通報渠道方麵,除了省衛建委、省政府官網、兩微之外,統一的政府數據開放平台也可成為數據公開與透明的媒介。

*以各省衛健委官網首發(不含轉載)確診病例信息為統計口徑;信息質效=(標準化平均數據項*0.8+標準化透明度*0.2)*100,滿分為100,平均數據項以各省首次披露疫情數據以來每次通報平均披露數據項數計算,透明度以各省疫情披露頻次計算;統計時間截至1月24日12時。

廣東等五省份最新通報披露了密切接觸者數量

具體分析各省疫情通報在每一細項的表現,以10省份1月24日截至12時最新通報的疫情信息為例,均涵蓋了“統計截至日期”“新增確診病例”兩項。

在確診病例來源地分布方麵,北京、四川、廣東等地公布了比省一級更為詳細的來源地,如廣東披露了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9個地市的確診病例數據,但上海目前未公布累計確診病例的具體行政區分布。

確診病例的年齡也是此次疫情中的關注焦點,從中或可推測易感年齡群。但梳理發現,上海、湖北、浙江、重慶、安徽、廣西等地在最新通報中並未提及全部確診病例的年齡。

除上海、安徽、湖北、重慶、廣西外,其餘省份還披露了感染的主要原因,如是否曾有武漢旅行史等,但未見更詳細感染原因,比如在武漢停留時長,停留地等。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湖北、重慶、安徽、廣西五省份最新通報均披露了具體的密切接觸者數量。

*最新疫情通報統計時間截至2020年1月24日12時;統計口徑為除截至日期、新增、累計確診病例外,“是否可通過披露信息直接或間接計算累計病例數”。

隨疫情發展,部分省市通報疫情信息詳細度發生明顯變化

我們同時梳理此次疫情重災區——武漢市衛健委官網對新型肺炎疫情的通報信息,發現針對新型肺炎首次疫情通報時間是2019年12月31日,截至到2020年1月21日,24天共發布疫情通報信息16次,通報涉及病例統計最新時間為截至1月20日24時。1月22日起,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情況由湖北省衛健委統一通報。

武漢市衛健委官網上16次疫情通報中,隻有“確診病例新增數量”以及“病例患者目前狀態”兩項較全麵,每次通報均會涉及,其次是“密切接觸者數量”、“累計確診數量”以及“病例患者治療情況(是否隔離)”也較詳細。相比之下,通報中提到確診病例的首發病症、性別、年齡等信息不多,16次疫情通報中不到三成,直到1月19日,通報信息詳細程度開始提升,增加披露了部分患者性別、年齡、首發病症等信息。

*截至1月21日,武漢市衛健委官網16次疫情通報信息中涉及具體項,占比越大說明該項披露次數越多。

分析還發現,隨著疫情發展,部分其他省市通報疫情信息詳細度也發生明顯變化,如北京市衛健委官網疫情通報信息的從第3次開始使用簡潔明了表格結構化數據,包括新增病例的年齡、性別、是否有湖北接觸史、是否有其他省份接觸史以及發病時間、初次就診時間等。廣東疫情信息通報從第五次開始還特別點明了疫情擴散特征及數量,最新通報披露“累計發現聚集性疫情10起,均為家庭聚集”。

但遺憾的是,除死亡病例、新增病例信息披露相對較多外,相關省市對目前確診病例的“發病具體緣由、入住醫院名稱”等信息公開還存在優化空間。發生疫情時,公眾需要的不僅僅是更新的確診數字以及政府的應急辦法,和病例相關的詳細醫療信息進展,在不侵犯患者個人隱私的前提下,也值得開放。尤其是,通過及時的、結構化的、完整的、可機讀的方式開放,可更有效地滿足公眾迫切需求,提升政府公信力透明度,促進問題的解決。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周文彰在《數字政府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文章中提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著力點當然不僅僅是數字政府建設,但數字政府建設一定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他在文中說,數字政府是信息化政府,是管理網絡化政府、是政務公開化政府。公開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這是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增強政府公信力、執行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製度安排。

華客網:媒體分析10省疫情通報 這兩個省數據質效較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