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國會推法:廢除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新任主席、共和黨眾議員克裏斯·史密斯(Chris
Smith)周二(1月31日)連同共和黨眾議員湯姆·蒂凡尼(Tom
Tiffany)提出2023年版本的《中國貿易關係法案》(China Trade Relations Act of
2023),要求廢除中國的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PNTR)地位,以回應中國共產黨針對維吾爾人和其他中亞少數民族殘暴的侵犯人權和持續的種族滅絕行為。

ea68984692fe027c6ae94edb077df24d

上周五,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裏克·斯科特(Rick Scott)、泰德·巴德(Ted
Budd)和詹姆斯·戴維·萬斯(J.D. Vance)也在參議院提出了同名法案。

史密斯眾議員表示:“自從克林頓總統在1994年將與中國的貿易與人權脫鉤以來,中國共產黨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經濟體,竊取美國的就業機會和知識產權,而沒有為其令人發指的侵犯人權行為付出任何代價。”

史密斯眾議員主持過76次討論中共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的國會聽證會。他被新任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任命為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主席。這位長期關係中國人權事務的共和黨眾議員之前也曾擔任過這個兩院兩黨委員會的主席和資深成員。

蒂凡尼眾議員說:“美國絕不應該讓種族滅絕和奴隸勞工成為美國貿易的‘永久’或‘正常’部分。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停止忽視普遍存在的侵犯人權行為,停止將其視作共產主義中國的‘商業成本’,並恢複國會對中國‘最惠國’貿易地位的年度審查了。”

“正常貿易關係”之前被稱為“最惠國”(MFN)。

1980年代,美國政府曾逐年審議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但每年都予以延長。在中國共產黨政府1989年暴力鎮壓天安門民主運動後,美國國會1990年決定不再延長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地位,但被老布什總統否決。此後,每年中國都有在美國國會的年度審議期間因為人權問題而喪失貿易最惠國地位的可能。1994年,克林頓行政當局將中國的貿易地位與人權狀況脫鉤。

1998年,美國立法將貿易最惠國待遇更名為正常貿易關係地位。2000年,美國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這也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鋪平道路。

去年3月,史密斯眾議員就曾推出要求取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的議案。聯署去年那項議案的除了蒂凡尼眾議員,還有民主黨眾議員湯姆·蘇奧奇(Tom
Suozzi)。蘇奧奇去年宣布從國會退休,競選紐約州州長,在民主黨內初選時失利。

科頓與斯科特參議員也曾聯袂另一位共和黨參議員吉姆·英霍夫(Jim
Inhofe)在去年3月在參議院推出類似法案。英霍夫現已退休。

與去年版本一樣,今年的眾議院議案版本將中國的貿易地位與其人權記錄重新聯係起來,並要求總統每年確認中共在尊重人權方麵正在認真和持續地改進,如此才能在貿易協議中獲得優惠待遇。

參議院的法案同樣要求總統每年在國會批準下更新中國的貿易地位。

參眾兩院的法案還將擴大《傑克遜-瓦尼克修正案》(Jackson-Vanik
Amendment)中規定的侵犯人權和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清單。 如果中國做出這些行為,則會被廢除最惠國待遇,除非有總統豁免。

這些行為包括:運營“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或強行關押人們的集中營;恐嚇或騷擾不在中國居住的中國公民;
從事針對美國的係統性的經濟間諜活動,包括盜竊知識產權等。

推出法案與法案獲得眾議院或參議院委員會及全院通過還有一段距離。一部法案必須由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通過同樣版本,並由總統簽署,才能成為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