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俄烏戰場雇傭軍:幹最髒的活 打最危險的仗 掙最要命的錢

今年開年後,俄軍在索列達爾、烏格萊達爾的激戰中逐漸站住了腳。在這個過程中,雇傭兵組織瓦格納再次成為熱點,克裏姆林宮罕見公開地表揚了其戰功,美國則趕緊認定它是“跨國犯罪集團”。

瓦格納究竟是怎樣的存在?俄烏雙方雇傭兵參戰的情況究竟如何?本期《鳳凰聚焦》深入了解忠於普京的神秘雇傭兵團瓦格納——

974fc83321ac0304c8bae7560deaf1c2
俄羅斯1月25日發布消息稱,俄軍依靠此前對索列達爾的控製,在巴赫穆特的推進取得進展。烏克蘭方麵當天證實,烏軍此前已從索列達爾撤離,但盡可能地消耗了俄軍的兵力。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俄烏進入僵持戰時,如果俄羅斯想要對烏克蘭保持一定的軍事壓力,它就要使用瓦格納集團。瓦格納集團在非洲、敘利亞都有過非常好的表現,所以普京才在最艱苦的巴赫穆特地區使用瓦格納集團來打最艱苦的仗。”

0d73b0c44cc318633d95f299b773d83f
俄羅斯商人普裏戈津於1月14日發布了據稱在索列達爾拍攝的視頻,以展示瓦格納在占領這座城市時發揮的作用。他稱瓦格納取得成功是因為其豐富的經驗、獨立性、精良的軍事裝備和高效的指揮。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誌凱:

“在烏克蘭戰場上,衝在最前線的主要是瓦格納雇傭軍。不管是在馬裏烏波爾攻堅戰,還是最近幾天在巴赫穆特的戰役,都能夠看到瓦格納的雇傭軍。從烏軍角度上來說,它也把瓦格納雇傭軍視為死敵,因為瓦格納雇傭軍對烏克蘭軍隊方麵造成的傷亡人數非常高,代價非常大。”

法國媒體1月14日報道稱,在索列達爾戰役中,一支18人組成的瓦格納戰鬥分隊,以20萬美元的競標價承諾拿下索列達爾西郊的體育學院大樓。合同規定,如果陣亡1人將會扣除1萬美元獎金;如果成功完成任務,可獲得額外4萬美元的獎勵。通過這種獎勵機製,瓦格納小分隊緊密配合,步步為營,耗時7小時拿下大樓,全殲47名亞速營守軍,而己方陣亡1人、傷2人,以很低的代價就實現了既定目標。

軍事專家 王雲飛:

“戰爭打到今天,能投入的大部分已經是新兵了,這些新兵的戰術技術水平沒有雇傭兵那麽高。雇傭兵收了錢,就得認認真真幹活,讓他幹什麽他就得幹什麽。”

bbfc7d4e8992642eff78ec3a95e4e764
瓦格納雇傭軍組織成立於2014年,由前俄羅斯特種兵中校德米特裏·烏特金創立。在完成敘利亞任務後,德米特裏·烏特金這位前格魯烏中校看到了雇傭兵市場的巨大商機,經過一番不為人知的操作後,由俄羅斯寡頭葉夫根尼·普裏戈津出資,烏特金以執行此次任務的二百多人為班底,創建雇傭兵公司瓦格納集團。

軍事專家 王雲飛:

“瓦格納集團其實是在敘利亞戰爭的時候成立的。當時俄羅斯不願意派正規軍過去,所以要派一支私人武裝,或者誌願兵性質的隊伍過去。俄羅斯從正規軍裏麵挑選出一些人讓他們臨時辦手續,成了雇傭軍。別看它是一支私人武裝,但他們非常有民族自豪感,而這種民族武裝對於其他騷亂的民族武裝,顯得更加勇敢,戰鬥精神比較頑強。”

f81d32971ce2880d57e401e9b196856a
2014年2月,烏東頓巴斯地區親俄勢力和烏軍發生衝突,為了支持斯拉夫兄弟,俄羅斯就派了許多不帶標識徽章的軍事人員協助親俄武裝,而在這其中,德米特裏·烏特金擔任月亮小隊指揮官。由於德米特裏·烏特金給自己取的代號是瓦格納,而這也成為日後整支雇傭軍名號的由來。

在頓巴斯,烏特金帶領一眾手下協助烏東親俄民兵攻占頓涅茨克國際機場。2015年1月的傑巴利采韋戰役,烏東親俄民兵大勝烏正規軍,奪取鐵路樞紐,瓦格納雇傭兵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名氣一時大噪。

3797ec440f7bba1e7f75ff1db6681ced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這種爭奪異常的激烈,最後大片的建築群被打成了篩子,一片廢墟。特別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圖片,頓涅茨克機場的塔台指揮大樓,幾乎要被完全摧毀。盡管這個塔台的建築物已經被擊穿,但是仍然屹立在那兒。”

80798a0aedbeb2632f946de01c484b92
由於德米特裏·烏特金在頓巴斯的突出表現,俄羅斯餐飲業寡頭普裏戈津特意找到烏特金,打算讓烏特金成立私人軍事服務公司,2014年5月在頓河畔羅斯托夫成立瓦格納集團。

d979d0e9fe06f4d164207ae306c273be
作為一支私人雇傭兵集團,他們在武器裝備上絲毫不亞於正規軍,全是清一色的俄式裝備。T-72主戰坦克、颶風多管火箭炮、S-300遠程防空導彈等重型裝備應有盡有,甚至還擁有少量米格-29戰機和米-24直升機,論火力完全不遜色於很多國家的軍隊。

59d021bd8d58a26424da9b4c7651bf13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誌凱:

“俄羅斯的瓦格納雇傭軍是無堅不摧、所向披靡的,能夠打到任何一個地方去,而且不受很多的政府規定,法律條文的約束,它有很大的靈活性。瓦格納的部隊所用的兵器等,都是俄羅斯提供的。”

在深度介入烏克蘭頓巴斯戰事後,瓦格納還參與了世界各地的各種衝突,包括敘利亞、利比亞、中非共和國和馬裏的內戰。瓦格納集團經過數年的戰火淬煉,已經發展到了幾萬人,而且還是以退役軍人為主。

0ea841884aac845144b3dd84c02ea842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誌凱:

“瓦格納部隊沒有後顧之憂,它的生存的理由就是打仗、不顧犧牲,而且它的雇傭軍有一些沒有明確地登記過身份,有一些第三世界國家主動報名來的,有一些是特殊原因才加入到雇傭軍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瓦格納雇傭軍發揮了很獨特的作用,而且在戰場上做到了很多俄羅斯正規軍做不到的事。”

相較於西方的雇傭軍公司,瓦格納集團並不是一家常規意義上的私營軍事公司,它與美國黑水公司這樣的西方私營軍事公司完全不一樣。除了集團組織管理和運營方麵的神秘色彩外,瓦格納隻認俄羅斯政府一家雇主,其他人給錢也不提供服務。

dae119c7180363116e4fd69eea57e2bc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它扮演的類似於格魯烏、克格勃或者是俄羅斯特戰部隊這樣的一個角色,我覺得它甚至是一個半國家身份的武裝力量,並不是一般性的商業雇傭軍公司。”

長期以來都沒有人能確定瓦格納的真正首腦到底是誰,畢竟該組織並沒有進行社會登記,瓦格納的兄弟會屬性跳脫出任何司法體係的監督,甚至連俄羅斯國內的法律也很難約束它。這種兄弟會式的機製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情報機構就一直利用它來執行一些特殊任務。

20世紀80年代以前,雇傭軍都是以個人或小團體為單位,從90年代開始,雇傭軍開始摒棄傳統組織結構,按現代商業模式建立公司管理體製,承攬業務,對外一般自稱為私營軍事公司。2016年,世界上一共存在一百多支雇傭兵的組織,部分擁有專業公司進行經營,有的是從屬於私人組織。此次俄烏戰場上的瓦格納和莫紮特雇傭軍,是其中分屬俄、美兩個陣營的私營公司。

軍事專家 王雲飛:

“雇傭兵是古來有之,現在的雇傭兵是更加有組織、有體係、有支撐的隊伍,更趨於向正規軍的體係去發展。美國的這支小型的雇傭兵,它也是體係化的,也是有組織結構的。”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兩個雇傭軍公司的名字也都很有藝術氣息,都是用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盡管戰爭是殘酷的,但是雇傭軍公司這些名字確實讓人聯想翩翩。這也反映出在戰爭進入了僵持階段以後,雙方沒有什麽新的戰法,隻能試圖用雇傭兵來打破軍事上的這種僵局。”

目前在俄烏戰場上,西方雇傭軍人數在不斷增加,不管是代表的國家意誌還是為了金錢,越來越多的西方人以雇傭軍的身份投入到俄烏戰爭中,而雇傭軍也成為俄烏戰場關鍵節點上決定勝負的砝碼。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我覺得俄烏戰場未來還是離不開雇傭軍的,因為畢竟在一些關鍵的節點上,特別是一些重要的軍事要塞的爭奪中,像瓦格納集團、莫紮特集團這樣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雇傭軍,仍然會發揮十分關鍵的作用。在最尖銳矛盾的戰爭焦點,使用最精良的雇傭軍。”

98809d2b6a46a270b71aff9a1a68dfc1
相較於早期的散兵遊勇式雇傭軍,後續成建製的西方雇傭軍團大量進入烏方,加入到烏方陣營。一方麵為西方援助武器的使用和培訓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作戰人員人數的增加,也為烏軍提供了更多的機動性。但由於西方雇傭軍的作戰目的和指揮體係不同,雇傭軍的戰力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這些成建製的外國退役軍,比如說波蘭的雇傭軍,英國、美國的退役軍人,或者是軍情部門的官員,以非公開、非官方的身份加入雇傭軍,出現在烏克蘭戰場,扮演軍事顧問,或者是扮演關鍵北約裝備的操作、指揮的角色,一定會給俄軍造成某種安全上的壓力和傷亡。”

軍事專家 王雲飛:

“西方這些雇傭兵,大部分沒有辦法形成一個營、連、排、班的戰術配合,他們配合不起來,武器也是千差萬別。過去的作戰訓練,每個國家也不一樣,語言又不統一,這種情況就造成了它們不可能展開大規模的作戰計劃。作戰的時候,雇傭兵有可能到了時間就撤出戰鬥,不管這個任務完成沒完成。”

據俄羅斯軍方披露,駐守在巴赫穆特的烏克蘭軍隊有27個旅,約6萬人,其中包括西方莫紮特軍團、格魯吉亞軍團、車臣杜達耶夫三個雇傭兵團。據西方媒體報道,此次巴赫穆特戰役西方雇傭兵團損失慘重。美國雇傭兵莫紮特集團負責人,美國禿鷹海軍陸戰隊上校安德魯·米爾本說,烏克蘭軍隊在巴赫穆特的傷亡率達到70%。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對外公布的數據,在俄烏戰場上活躍的西方雇傭兵大約有8000人,而俄羅斯的攻擊至少導致其中3000多人死亡。

b2b0cb745d1376030f1e898317d289c4
美國《新聞周刊》此前刊文稱,巴赫穆特烏軍每天的傷亡人數都有500~700之多,原因就在於俄軍從三麵對此進行炮擊,幾乎每天不間斷地發動進攻。高峰時,俄軍和瓦格納雇傭軍甚至每隔一小時就發動一次,這種車輪戰的方式讓烏軍承受了巨大壓力。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瓦格納集團的進攻力度一直不減,當整個俄烏戰線處於相對僵持的狀態時,瓦格納集團一天仍然能夠發動十多次的衝鋒。特別是從烏克蘭方麵公布的戰況來看,瓦格納集團每天的戰損都是幾十、幾百人,但仍然能保持這樣的一種進攻力度,確實讓我們感到很驚訝。”

雇傭軍雖然在戰場上有著出色的表現,但作為戰場上特殊的存在方式,雇傭軍也有著特殊的對待方式,而這也使得雇傭軍的死亡率遠遠高於正規部隊。

軍事專家 王雲飛:

“雇傭兵在戰場上是不受國際法保障的,因為《維也納戰俘條例》規定,在戰場上對於投降的俘虜是不能槍殺的,要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這是指正規軍、政府軍,因為他們沒有個人目的,他們是背負國家的使命來打仗的。但雇傭兵是本著個人的利益在作戰,所以從法律性質上來講,就不能受到國際法的保障,被俘虜了之後也不能保證他們的安全。”

ca5af364d796c989de8434a4abcbeabf
伴隨著俄烏衝突的持續進行,越來越多的雇傭軍走上戰場。俄國防部2022年7月12日曾發布了《有關烏克蘭境內外國雇傭兵情況的通報》,通報稱自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以來,當時已有六十多個國家的7100多名雇傭兵抵達烏克蘭參戰,其中來自波蘭的雇傭兵最多,累計已達1835人,其中544人被擊斃,347人逃離烏克蘭,944人幸免於難。

持續將近12個月的激烈戰鬥,使得瓦格納減員嚴重。據《金融時報》稱,在巴赫穆特-索列達爾,隨著瓦格納雇傭軍數月來不計傷亡地持續進攻,預計瓦格納已經損失了四千多名雇傭兵,約有1萬名雇傭兵受傷,巨大的兵員缺口讓這支雇傭兵團戰力受損嚴重,也使得整個戰場部署受到影響。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戰爭是不斷消耗人員的,大量的雇傭兵的陣亡,也意味著很難再找到更多的有經驗的戰鬥人員來補充。雇傭兵的數量是有限的,不能在全戰線上使用雇傭兵,一方麵是俄羅斯財力、人力可能不充足,另一方麵更重要的是它是應急的急救包,不能作為日常的戰爭消耗品。”

麵對戰場上大量的人員消耗,瓦格納集團在大規模全球招兵的同時,更是降低門檻,招募一些犯人。最近,俄羅斯的瓦格納公司老板普裏戈金來到俄羅斯一處勞改所,鼓勵囚犯們加入瓦格納公司,參與到與烏克蘭的戰爭中,用鮮血洗刷罪孽和給自己減刑。

3e22b2db39d54b959d17b2c5c7bedf88
普裏戈津:

“我們招募的最低年齡要求是22歲,最高50歲。如果你自認為能夠通過我們的體能測試,現在就可以站出來,並接受我們的測試,我們不排斥因為吸毒進監獄的人,我們也會根據成癮情況進行判斷。”

軍事專家 王雲飛:

“因為有些監獄服刑過的人出來以後沒有工作了,他們願意來,但是不會有很多。因為它是一個集體,這樣的人摻雜太多之後,這個集體是不安全的。”

瓦格納集團從關押在俄羅斯監獄的罪犯中招募的5萬名新兵中,其中有4萬人已經死亡或失蹤,隻有1萬人還在烏克蘭作戰。作為一支奇兵,瓦格納雇傭軍還將繼續幹最髒的活,打最危險的仗,掙最要命的錢。

全球化智庫副主任 高誌凱:

“瓦格納部隊在烏克蘭戰場上發揮了重要的、獨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它非常的勇猛,它不要命,它不顧一切地要衝上前去,它也沒有退路。尤其是那些犯人,隻要加入了瓦格納部隊,他沒有別的退路,他隻有一條路,就是衝在前麵。他不是為了理想,不是為了任何主義,不是為了一個高尚的目標,他就是為了活下去,就是為了獲得一筆錢財,所以瓦格納部隊的悲壯也在此。”

09c4733180076d39e7580f7799f3b5cc
克裏姆林宮在上周末承認,普京赦免囚犯,允許他們加入瓦格納去往烏克蘭前線作戰。而另外也有一則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是一名瓦格納的前指揮成員逃到了挪威,對瓦格納發出了批評。無論是瓦格納還是其它的雇傭兵,他們在前線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引人注目。而戰事的推進,又會讓多少神秘的內幕浮出水麵,與此同時,又會有多少生命等不到下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