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投訴、“鬧事”:提前還貸的人能有多拚?

1000

最近,“提前還貸”頻頻登上熱搜。有人1月預約,6月才能還上;也有人打了超過100個投訴電話後,最終成功。許多人還貸受阻後才發現,原來,想把錢還給銀行,也沒那麽容易。

盡管如此,提前還貸潮似乎還是來了。當理財虧損,就業動蕩,減少負擔成為人們本能的選擇。每個人的考量不同,但所有決策,都指向了內心的安全感。

文 |曹婷婷

編輯 |金匝

運營 |月彌

使出了洪荒之力

撥出第78通投訴電話後,終於傳來語音接通的聲音,周春曉有些激動,跑出辦公室平複內心。因為這通電話,或許意味著可以省出上千元的利息。

今年2月初,周春曉不斷在社交媒體中刷到提前還貸的信息,她忍不住算了一筆賬,才驚覺自己已經付出了太多利息。2017年,她在鄭州買下這套房子,首付31萬,貸款73萬,利率4.4%,每個月“3000多元的房貸,2000多元都是利息”。去年下半年,理財也把“賺的都吐出來了”,她下定決心提前還貸,準備先還33萬,能抵消15年的月供負擔。

去年末和今年初,提前還貸成為熱詞,但對不少人而言,要成功還款似乎並不容易。“額度不夠、需要排隊、需要線下申請……”銀行的回應讓人找不出破綻。層層障礙下,還款日期一拖再拖,甚至要等好幾個月。

最先變複雜的是還款方式。廣州的崔月在去年7月發現,工商銀行App的線上還款通道悄無聲息地關閉了。她打給銀行客服,對方告訴她,提前還貸需要去線下銀行申請辦理,還必須是星期二。

有的銀行,即使保留著線上還貸通道,也需要像掛醫院的專家號一樣,每天定時搶預約名額。剛開始,西安的木槿,還不知道名額會每天定點刷新,她反複打開頁麵,每次都被提示約滿。打電話問建設銀行,客服告訴她,可以試試零點去預約,這樣幾率大些。

1000

▲ 2023年2月,廣東惠州,多家銀行關閉移動端提前還貸,市民線下申請還款。圖 / 視覺中國

木槿打算置換房子,已經看好了想買的,這種不確定讓她覺得憂愁,既煩心多交利息,又怕影響房子交易。隨後幾天,她在午夜零點、早晨九點蹲點搶名額,就像疫情時代搶菜一樣,最終都一無所獲。後來她才踩準時間點,每天下午兩點,銀行App才更新一天的名額。

線上失效,隻能線下辦理。今年1月,北京的時雨第二次提前還貸。走進農業銀行,還是同一個狹窄的門廳,但相比她一年前提前還貸,人多了不少。有人和時雨前後腳來辦理,保安大哥一邊動作熟練地幫忙接待,指導一下如何填寫,一邊嘀咕:“又是來提前還貸的。”時雨前邊,已經有400多號客戶申請了提前還貸,她能做的隻有等待。就在她填表的幾分鍾裏,銀行又湧進來五六撥要求提前還貸的人。

人多了,還貸的限製也多了。提前還貸通常有兩種:縮短年限,或是降低月供。去年初,武漢的蒲萱為了選擇縮短年限,隻能去支行重走申請流程。“連收入證明都要重新開具重新審核。我覺得這就是人為製造障礙。”後果是,蒲萱多花了5個月,多承擔了3萬多利息。

早一天還上貸款,就意味著節省一天的利息。決意提前還貸的人們,開始和時間賽跑。

和銀行的所有洽淡都失效,有人選擇把音量放大。深圳的夏芳用了一種比較極端的方式,去銀行“鬧”。她遵循先禮後兵的原則,鬧之前,先用了一種理性的方法。那是去年10月底,她按照合同規定,提前一個月申請還貸,結果被拒。接著,她連打了好幾個電話投訴,農業銀行最後說,可以去線下申請,會按照合同,在一個月以後劃款。

對方還囑咐她,一定要在12月1日前,把約90萬還貸的錢存入卡裏。90萬不是小數目,輾轉騰挪半天,才湊齊這筆現金,但最後,她失望了。

她發現,到了約定時間,銀行卻沒有提前扣款。那幾天她急得天天看賬戶餘額。一天下午,她正在工作,突然接到銀行打來的電話,告訴她三個月以後才能還款。為此花費的時間和心力達到臨界值,她決定立刻動身前往銀行,“我一天都等不了了”。

怕去晚了銀行下班,她跑了一路,路上腦子裏也飛速構思著,這次不能再太客氣,語氣要激動一點,甚至想好了必要時可以裝作暈倒。最後,她用了最“笨”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到了銀行,看見一個辦公室,她就直接走進去,開口就問:“請問一下你們的領導在哪裏?”

後來她才知道,她撞見的是銀行的行長。對方問她:“是不是要賣房?”她臨時編了個謊言,說她自己確實著急賣房,並且“還貸的錢也是借的”。

回憶整個過程,快50歲的夏芳覺得,雖然她平時是個溫和的人,但在那時,她覺得自己有必要裝一把情緒激動,這種“偽裝”,加快了問題的解決。最終,這位領導當著她的麵,打電話申請,大約10天後,她還上了貸款。

為了早一天還上貸款,投訴是使用得最多的辦法。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分享通過投訴還貸成功的經驗。其他還貸受阻的人,也把希望寄托在撥通某個號碼上。通常,經驗帖裏,中國銀保監會的投訴電話“12378”出現頻率最高。

周春曉覺得自己運氣不錯,她看過不少提前還貸的分享貼,對比起那些要打100多通電話才接通12378的人,她已經算幸運了。投訴後,農行的回電很快就撥了過來,但仍然是讓她“再等待一個月”。

打通12378,隻是第一關,意味著銀行最後會同意提前還貸。但什麽時候還,怎麽還,還是未知數。

杭州的劉溪就是如此。沒能如約等來扣款,她氣壞了,在電話裏“威脅”客服,每隔十分鍾她會查看一次是否扣款,如果沒有,她就繼續打電話詢問,直到還上為止。10分鍾後,劉溪收到了扣款成功的信息。

杭州的杜鵑,去年12月預約還貸,排隊到今年5月,她打電話投訴,對方稱“會按照順序給投訴客戶打電話反饋”。杜鵑問:“你們投訴客戶多嗎?”
“數也數不清。”這句回複讓杜鵑“印象相當深刻”。

對銀行而言,房貸是一種“優質資產”。當提前還貸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湧來,銀行也體驗到了不安全感,還款人和銀行的矛盾產生了。

不久前,《中國新聞周刊》專訪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浙商銀行原行長劉曉春,他分析,從銀行利益角度看,購房者的貸款審批通過,意味著銀行已經在這筆資金上做出了長時間(例如20年-30年)的安排。借款人突然決定提前還貸,銀行需要重新找新的項目把資金投出去。在這期間,銀行損失了原本的貸款利息收入。所以,銀行會控製提前還貸節奏。

為了降低利率,還有人想過更冒險的方式,以貸還貸。辦理利息更低的貸款,貸出的錢用來提前還房貸,利用利率差,省下一筆利息。

何倩今年25歲,廣州的房子,是她大學畢業那年,家裏幫忙買的房子。去年開始,她發現房貸也好,普通的消費貸、信用貸也好,所有利率都在下降。再對比自己房貸的利率,超過5%,她坐不住了。

想到自己名下有公司,何倩考慮起了用經營貸置換房貸。她翻出幾年前添加的自稱某行信貸部職員的微信,對方讓她前往位於廣州CBD的一家門店谘詢。一到門口,眼前的“xxx貸款公司”讓她心裏打鼓了。

工作人員推薦完貸款方案,還沒等她同意,就拿來一份協議,“服務費3%-4%,能省下幾十萬”。何倩有些眩暈,才知道經營貸的前提是,得付出總貸款80萬3%-4%的服務費,一下得再花出去24-32萬,知道這個數字後,她徹底打消了念頭。

1000

▲ 何倩在銀行辦理提前還貸時,拍下的轉貸風險提示。圖 / 受訪者提供

增加一份安全感

幾年前,即使高利率入場站崗,許多年輕人依然牢記那些口口相傳的社會經驗:“房貸是普通人唯一一次能從銀行撬動的最低利率”“貸款時間一定越長越好”“房價漲幅會蓋過利息”。

但最近一兩年,這些經驗似乎行不通了。

今年,多地下調了首套房的貸款利率,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貸款利率已降至4%以下。截至目前,包括鄭州、福州、廈門在內的多個城市,首套房貸利率已下調至3.8%。

利率下降,讓不少幾年前高位買房的人,格外察覺到自己成了“冤大頭”,麵對自己動輒5%甚至6%的利率,更覺得利息還到心痛。許多人一算才發現,利息幾乎是本金的一倍,“等於給銀行打工”。他們不再信奉加杠杆,而希望努力將風險和負擔縮到更小。而減少利息,是提前還貸最直觀的好處。

周春曉很後悔,沒有更早一點提前還貸。她已經還了快六年,還掉的近30萬裏,隻有8萬是本金。因為她所在的公司沒有公積金,買房時隻能走商貸,周春曉算過,隻要這兩年結清貸款,“就省了30多萬,省出房子的首付”。

對打定主意提前還貸的人而言,計算已經開始了,時間越延長,就意味著不該付出的利息越多。

劉溪原本和廣發銀行約好,最晚2月16日前扣款,她提前把一筆錢從理財裏勻出,存入了還貸的銀行卡。等到了2月17日,她發現銀行還沒有扣款,後來她才知道,銀行臨時增加了審批流程,需要再等一周。“我房貸利率5%左右,理財年化3.8%,一來一回,再乘以50萬,你算算,我一周虧了多少錢?”她對還款日一再延期難以接受,“為什麽銀行的延期,需要我來承擔利息?”

人們對利息支出變得更敏感,還在於不再堅信房價漲幅能覆蓋房貸利息。何倩的房子位於廣州郊區,2018年買房時,正值一輪漲價,買在2.5萬左右一平。去年底,她接到中介電話,問賣不賣房,她才知道,現在的行情跌到了一萬七八一平。“(房子)跌了大概30萬,現在想的,隻是還能不能回到之前的價格。”她還聽說過更誇張的故事,屬於廣州都市圈城市的清遠,到廣州乘高鐵最快隻需要12分鍾,幾年前漲到上萬的房價,現在直接腰斬,“有人賣房的錢還不夠還銀行裏剩下的貸款”。

還有一些數字不斷挑撥著還貸人的神經。理財利率跑不過房貸利率,也推動許多人動念頭提前還貸。前幾年,周春曉也理財。她買基金、定期,行情好的時候,最多的一筆賺過四五萬,“但去年全部吐出來了”。

王信這次準備把剩下的幾十萬貸款一次還清,這是他和妻子好幾年的積蓄,“都是血汗錢”。去年下半年,妻子購買的基金和定期理財都出現了虧損,具體虧了多少,王信默契地沒有過問,但理財不虧的話,“可能提前還貸的想法不會這麽快冒出來”。

各種利率比較下,反映的是人們對未來收入的不樂觀。

李華還記得幾年前買房時的心態:“那會兒是不顧一切想上車,房貸是收入的一半,依然覺得充滿希望,總覺得收入肯定會越來越高。”而這幾年,他漸漸感到安全感越發稀薄。身邊創業的朋友憂心客戶不再續約;事業編的朋友工資還會下降,而在互聯網行業的他,這幾年見證了太多同事被裁員。

今年剛過完年,人力就找到李華,告知他需要進行“盤點”,他心知肚明,這意味著又要裁員。今年的裁員信號來得更早一些,他決定要做好防範風險的準備。“我逐漸把提前還清房貸作為人生目標,這必然會抑製一部分消費欲望,但也許是能讓我活下去的最優選。”

1000

▲ 李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關於提前還貸的思考。圖 / 受訪者提供

就像鬆鼠越冬前,要在樹窩裏堆滿堅果。麵對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人們本能地希望給未來的生活增加一些確定感。

嚐到提前還貸的甜頭後,文竹和丈夫很快決定再次提前還貸,她調侃自己對此“上癮”。去年十一月,文竹還了20萬,縮短了五年年限。今年年初,又還了25萬,這次選擇了降低月供,從每個月還貸9000多元降低到了6000多元。

這套房是文竹在2019年作為婚房買下的,位於北京南五環外,利率5.4%,首付120萬,舉全家之力。剛買完房,文竹和丈夫還完月供隻剩下2000元,後來倆人工作漸漸起步,才慢慢攢下錢。對於文竹而言,不斷降低月供和年限的過程,能夠增強她對於生活的掌控感,“保持呈現一種向上的狀態”。

負擔降低,也能讓文竹感覺更踏實了。她前兩年開始備孕,但發生了兩次意外,去醫院也沒有查出原因。現在月供降低後,“選擇增多了,就算離職備孕,也是可以接受的”。在從前,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狀況。

還貸以後的人生

提前還貸,銀行的阻礙或許還能破除,但對更多人而言,是否有餘錢還貸,可能是更現實的命題。

時雨去線下填提前還貸申請時,她發現有人填完表,沒交給銀行,徑直帶著表離開了。那張表格上,除了身份信息,客戶一般會填上預計還貸的款額。時雨當時覺得困惑,等輪到她還款時,貸款經理告訴她,填了要還多少,必須保證卡裏有對應的錢還貸,她才明白:“如果你填40萬,你必須要保證有40萬,對有些人來說,中間可能性的區間就沒有了,可能還是要考慮一下。”

對許多人而言,提前還貸都不是一個人的決定,它還意味著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多個家庭資產的再分配。

周春曉待在一家私企,實行單雙休,換來的是一份在當地還不錯的薪水。為了提前還貸,她的工資每個月掰成三份,還房貸,生活開支,還要再攢下一筆錢。丈夫在國企,工資也都攢下來。他們有一個三歲的孩子,奶粉、尿不濕,其實都是爺爺奶奶幫著分擔孩子的許多花費。攢了好幾年,也因此,她這次能一口氣提前還上一半的房貸。

湖南女孩陳澈,幾年前在北京大興區買了一套房子,每個月房貸過萬,遠在家鄉的父母總擔心房貸給女孩太大壓力,壓縮她的選擇,畢竟,對五十多歲的父母來說,更認同的是“無債一身輕”。老家的一套拆遷房地段不算好,升值空間小,陳澈母親決定賣房還貸。總共賣了60多萬,一下拿出50萬支持女兒提前還貸,算起來,一共能少還幾十萬利息。

對何倩而言,關於還貸的計劃,她需要征求父親的意見。父母離異後,房子由母親付首付,父親還月供。父親又組建了新的家庭,雖然家裏經濟條件不錯,但她也拿不準,臨時的資金計劃,會不會影響到父親的生意和新家庭。考慮過經營貸的風險,又谘詢過有經驗的朋友後,最終她才硬著頭皮跟父親商量,最終,是父親拿出了一筆錢提前還貸。

更多的,還是那些隻能靠自己還貸的人,他們的憂慮是,房貸有30年那麽長,眼下的收入能維持30年嗎?失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除了提前還貸未雨綢繆,他們開始創造新的生活錨點。

劉溪家對麵是幾幢寫字樓,許多次深夜十一二點,格子間裏的燈光仍自顧自地亮著,餘光能照亮她家的陽台和客廳。起初,她以為是寫字樓沒有關燈,直到有了孩子,半夜三四點她起來哺乳,才發現那些燈光會熄滅。原來,平時真的有人在加班,她很感慨:“正常年輕人的體力都被透支了。”

她身在國企,雖然不用加班到深夜,但也有難言的壓力。“很多時候你要斡旋,你要平衡。私企是內卷,國企是內耗。”作為女性,她體驗到的感受更複雜幾分。

去年8月生下孩子,按照國家規定,劉溪休了158天的產假。年後回到公司,她很快接到了壞消息:去年的績效墊底。大學剛畢業,劉溪就來到這家企業,十幾年了,這是她第一次拿到墊底的業績。人力給的理由充分:請的假太多,而績效與考勤掛鉤。績效墊底,意味著年終獎打折,而更殘酷的現實是,35歲的低績效,意味著職業發展幾近天花板。

職業道路受阻,又有了孩子,劉溪並沒有選擇回歸家庭,她決定“換個賽道”,創業。首先是盡量控製成本,她和丈夫作為初始員工,暫時沒有工資支出。還需要控製風險,倆人利用業餘時間推進創業。劉溪是行動派,注冊公司、商討細則,創業迅速步入正軌。這樣的狀況下,提前還貸是更艱難的選擇。

節衣縮食去提前還貸,成為不少人眼下的生活狀態。提前還貸後,李華的貸款年限縮短了7年。月供壓力大,但他寧肯減少消費,也要選擇縮短年限。“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失業了,還能賺錢的時候,趕緊能還完就還完。”

10年內還清還剩下的貸款,是李華新的“人生理想”。不得不隨之更改的是消費習慣,喜歡的商品可能要先放下,鞋子沒有破損,那就再穿一年。以前直接進的餐廳,現在都要提前團好券、確定能省下錢再去。“由奢入儉難”,生活質量、幸福感確實降低了,但對於提前還貸,他和妻子沒有後悔過。

工作朝不保夕的動蕩感,讓李華身邊不少人琢磨起副業,“有人的賬號粉絲已經過了十萬,就算被裁,副業就能變主業”。甚至還有一些同事,在獲知可能被裁的消息後,開始琢磨張羅一家小吃店。李華很理解他們:“大概率,一部分人可能到40歲就很難找工作,真的是得有自己養家糊口的退路,沒辦法在機構裏打工。”

李華還記得,幾個月前,他和同事們閑聊到提前還貸,大家都沒怎麽接話茬。而現在,有同事會主動詢問他還貸經驗。他知道,一切都變了。

在與銀行的較量中,也有人終於等來了規則變化。今年2月9日,央行、銀保監會召開部分商業銀行座談會,要求商業銀行按照合同約定做好客戶提前還款服務工作。很快,一些銀行口風鬆綁。

年初剛在杭州買房的林杉,剛還完第一次貸款,10667元,其中利息近7000元。還貸後第二天,她就開始電話預約提前還貸,但隻約到了六月。2月中旬,她再次詢問貸款經理,得知線上預約入口已開放,她約上一個月後還款。不過,也有限製,一年隻能提前還貸一次。

排長隊還貸的杜鵑,在投訴無用後,還曾去網上谘詢律師,詢問能否上訴,對方回應稱:“省點力氣,不如直接鬧。”有朋友給她出主意“拉橫幅”,在她發布的求助帖裏,也有人留言說:“喇叭橫幅已經準備好了。”這些情節讓杜鵑覺得好笑又無奈,“沒辦法拉下臉去做”。最終,2月中旬,新規定出來後,杜鵑接到銀行打來的電話,這才把還款時間提前到了2月底。

但對周春曉而言,即使投訴電話打通了,最新的結果仍然是提前還貸需要特批。她下定決心,那就繼續等待下去。

1000

▲ 周春曉終於撥通投訴電話。圖 / 受訪者提供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涉及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