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習近平普京“兄弟情”背後,中國對西方“遏製”的恐懼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本周訪問莫斯科,北京把他描述為烏克蘭戰爭的和平使者。但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峰會表明,他的首要任務仍是加強與莫斯科的關係,以對抗在他看來美國阻礙中國崛起的長期運動。

習近平對中俄友誼堅不可摧的承諾讓關於烏克蘭的說法顯得無關緊要。習近平承諾繼續加強與俄羅斯在政治、外交、經濟和軍事上的夥伴關係,用兩個超級大國的聯盟來對抗由美國主導、西方領導的世界秩序。此次峰會顯示了習近平進一步牢固北京向莫斯科傾斜的意圖,以反對其最近所說的美國全方位“遏製”中國的努力。

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的三天國事訪問已於周三結束,利用這次訪問的盛況,他和普京向各自的國內民眾以及西方國家政府發出信號——普京發動了入侵烏克蘭戰爭13個月後中俄之間的紐帶仍然牢固,而且在他們看來這種關係不可或缺。在聯合聲明中,他們向世界闡述了自己的願景,聲明覆蓋了從台灣到氣候變化,以及中俄與蒙古國關係等九個方麵的內容,並且動輒把美國描繪成阻礙世界變得更美好、更公平的障礙。

“聯合聲明讀起來像是一份十年甚至更長期的戰略規劃,而不是對烏克蘭戰爭的下意識反應,”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中俄關係的高級講師亞曆山大·科羅廖夫說。他提到聲明中多處批評美國,表示:“威脅不再是含蓄和假定的,而是非常明確的。”

聯合聲明僅在最後部分才提到中國對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模糊建議,但沒有對如何向前發展提供具體細節。聯合聲明對支持烏克蘭的西方國家發出警告,稱任何解決危機的方案都必須“防止形成陣營對抗,拱火澆油”。

兩名領導人談得更多的反而是加強經濟合作、將更多中國投資者吸引到俄羅斯的計劃。他們對彼此的威權主義統治表示讚賞,習近平甚至支持普京繼續掌權,這是在向俄羅斯人表明,他對他們在一年後的選舉中應該投普京的票確信無疑。

“習近平實際上為普京開始了連任競選,”在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研究中國和俄羅斯政治交往的學者瑪麗亞·列普尼科娃表示。“這似乎是個重要信號,凸顯了他們友誼的程度,以及習近平對普京的真實支持。”

不過,雖然習近平試圖展示中國對俄羅斯的承諾,但他對普京的支持不是無限度的。盡管普京聲稱一條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新管道將於2030年建成,但習近平並未證實這筆交易。

中國還調整了用來描述與俄羅斯關係的措辭。去年,習近平和普京發表聯合聲明時曾說中俄友誼“無止境”,那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三周前。這次,他們試圖給友誼限定範圍,稱兩國關係不是傳統的軍事政治聯盟。習近平和其他中國官員也都已避免重提“無止境”的友誼,盡管普京仍在使用這個說法。

盡管如此,習近平和普京向對方提供的象征性支持對兩位領導人來說各有價值,佐治亞州立大學的列普尼科娃說道。她指出,兩國的主要國有廣播公司還簽署了一項共享曆史內容的協議,突顯了他們讓本國人民免受西方政治影響的共同利益。

“這是在發信號表明,無論是否有止境,兩國間仍有非常重要的夥伴關係,中國在西方麵前並不孤單,俄羅斯的確得到了中國的支持,”她說。

習近平和普京的宣傳人員將他們的關係描述為兄弟般的情誼,雙方已見過40多次麵,一起喝伏特加、吃生日蛋糕和冰淇淋,關係變得更親密。但習近平向俄羅斯靠近的考慮不隻建立在感情基礎上,還關乎中國更廣泛的戰略考量,無論俄羅斯即將在烏克蘭展開的春季戰役結果如何,這種考量可能都不會改變。

在習近平眼中,美國已在對中國進行(用他最近異常直白的說法)“全方位的遏製、圍堵、打壓”,他說,美國的製裁和外交壓力運動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為了對抗西方的壓力,習近平想通過向普京提供政治和經濟支持來確保他們的夥伴關係,雖然中國可能並不想介入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

“習近平通過這次訪問向普京做出了政治支持的重要姿態,這基本上表明,即使在這種困難情況下,他們的關係仍然堅韌,而且他願意承受西方的譴責,”《無止境:中國與西方鬥爭的內幕》一書的作者馬安洲(Andrew
Small)說。

盡管在西方大國敦促中國利用自己對俄羅斯的影響力來停止戰爭後,中國政府曾表示習近平此次國事訪問的目的之一是幫助推動俄烏對話,但馬安洲說,最終“‘和平之旅’的成色比中國外交官預先介紹的還要低”。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周訪問基輔以示對烏克蘭的支持。這次恰好與習普會同時進行的訪問看來可能會強化中國對俄烏戰爭的看法,即這場戰爭已經整合為一場同樣針對北京的全球較量。

隨著與美國的關係惡化,與俄羅斯的牢固關係對中國來說已變得更加重要。就在習近平試圖穩定與拜登總統關係的時候,去年以來發生的一係列事件似乎加強了他對華盛頓的戒心。

中國官員提出了美國限製中國獲得先進半導體的問題,這種半導體對超級計算和武器研發等領域必不可少。中國還譴責美國和英國為對抗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核動力潛艇的做法。

習近平的俄羅斯訪問結束後,中國外交部長秦剛發表了一份關於其意義的聲明,稱“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根本不是個別國家渲染的所謂‘民主對抗威權’,而是發展與遏製發展、公理與強權之間的鬥爭”。

“北京正試圖向國內受眾為主的人強調,美國正在進行多領域、多管齊下、多方麵的努力,以有效地抑製中國的不斷崛起,”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費和中國研究項目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表示。

習近平用“全方位的遏製”一詞來概括“放慢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阻止中國獲得尖端技術、削弱中國與鄰國關係的努力”,白明表示。

按照這種世界觀,烏克蘭不是俄羅斯無端侵略的受害者,而是卷入了美國及其盟友以重申美國全球主導地位為目的、針對莫斯科——進而針對北京——進行的代理人戰爭。這個主題在中國政府部門和解放軍分析人士最近發表的回顧這場衝突的文章中多次得到了呼應。

“此次俄烏衝突的爆發就是美國政府長期以來推行這一戰略的必然結果,”中國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楊光海最近在一篇分析這場戰爭的文章中寫道。“未來無論衝突如何演化,美國利用烏克蘭作為代理人同俄對抗的立場都不會改變,”文章寫道,還說“同俄羅斯一樣,中國也是美國‘大國競爭’戰略的重點矛頭所向。”

因此,習近平試圖在基輔和莫斯科之間進行斡旋的任何意願都可能囿於跟俄羅斯和普京保持密切關係的更廣泛承諾。

習近平與普京見麵後可能會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接觸。那將是自俄羅斯入侵開始以來習近平與烏克蘭領導人的首次通話。即使他這樣做,中國提出和平解決方案也不太可能得到基輔的支持,因為其中含蓄地呼應了俄羅斯官方對北約的不滿,這可能會讓烏克蘭的主張受到限製。

習近平和普京在聯合聲明中批評了北約越來越關注亞洲的努力。兩名領導人稱中俄關係超越了傳統的西方軍事集團,因為“中俄關係成熟、穩定、自主、堅韌”。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發表了一篇文章,解釋為什麽中俄不願意建立一個正式聯盟使雙方有義務在戰爭中互相幫助。

文章未能說服部分讀者。“口頭不結盟而已,”一名讀者評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