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說好的事情黃了 普京滿懷希望的大單遭北京拒簽

原標題:我們為何拒簽普京提出的1千億立米天然氣和所有液化氣的新合同?

內容提要:

1、俄羅斯滿懷希望與我們簽訂更大規模的天然氣供應合同;

2、我們的代表團已經回國,新的天然氣合同也未簽署;

3、俄羅斯人為何急於簽訂這份合同?俄羅斯人怎麽評價這麽合同?

4、我們為什麽沒有簽訂這份合同?

一、俄羅斯滿懷希望與我們簽訂更大規模的天然氣供應合同

前天,歐洲媒體和俄羅斯媒體都在渲染中俄將會簽署一份重要的、規模龐大的天然氣新合同。

3月21日的《金融時報》報道稱,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領導在克裏姆林宮會晤後表示,俄羅斯準備增加對中國的自然資源供應。

此次會談標誌著自烏克蘭戰爭開始以來兩國領導人的首次麵對麵會談,用俄羅斯總統的話說是“成功的”,“在溫暖、同誌和建設性的氣氛中進行“。

b11bb2bbf8c65e273871a21f2a04f5f1

金融時報報道,中俄會簽大單。

正如普京所說,俄羅斯打算確保對中國“不間斷的石油供應”,並大幅增加天然氣出口。2022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已經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向中國輸送了
150 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到 2024 年,其產能有望達到計劃的每年 380 億立方米。

普京對我們領導保證:到 2030 年,俄羅斯可以保證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總量將至少達到 980 億立方米,外加 1
億噸液化天然氣。

30b9a42a453d6c39fe98be0aa8693569

3月21日下午快6點時,俄羅斯的國際文傳電訊社也發布消息稱,普京指定要求俄羅斯有關部門準備了一份對華天然氣出口,2030年要增加到980億立方米,液化氣要翻3倍的合同。該消息稱,“俄羅斯企業能夠滿足中國經濟對能源資源不斷增長的需求,無論是在現有項目框架內還是目前正在協調的項目框架內。”

該報道披露,圍繞這個目標的其中一個項目,是通過蒙古國境內的西伯利亞力量 2 號天然氣管道,年輸送能力為 500 億立方米。經過 7
年多的討論,該項目“幾乎”在所有方麵中俄都獲得了一致。

普京還表示,俄羅斯“還有機會大幅增加對中國的肉類、穀物和其他類別商品的出口” 。

二、我們的代表團已經回國,新的天然氣合同也未簽署

3月22日晚上,《莫斯科時報》發布了最新的消息稱,盡管俄羅斯總統普京稱我們的領導為“親愛的朋友”並說中文,為他的健康幹杯,但我方並沒有簽署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和建造西伯利亞力量
2 號管道的新合同,在雙方聯合聲明中也未提及此事,也沒有任何其他具體的安排。

0a5cdaae99e514d51fadba633a5e43c1

俄羅斯記者詢問此合同為何並未簽訂時,此前向公眾保證天然氣管道協議將很快達成的副總理亞曆山大·諾瓦克解釋說,該項目的參數尚未達成一致。“已經指示天然氣工業公司詳細製定項目細節並盡快簽署。已發出指示,以確保商定條件。我們希望今年會簽訂“。

c7cae6e251c196b2af900e83a6208ea4

三、俄羅斯人為何急於簽訂這份合同?俄羅斯人怎麽評價這麽合同?

在發動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後,歐美先後對俄羅斯實施了10輪經濟製裁,不僅失去了優質的歐洲能源市場,還麵臨很多急需的零配件和機械設備失去了原有的歐美進口渠道。俄羅斯隻有向中國提供其自然資源,才能夠有支付能力以換取俄羅斯經濟發展和其他需要的商品。

78cb78307770e5507a2438f8f0778e5a

在天然氣方麵,2023年歐洲對俄羅斯的天然氣需求將基本清零,這也是俄羅斯急於與我們達成更大供應量天然氣合同的重要因素。

2022年,俄羅斯對中國的石油出口增加了近 10%,煤炭增加了 21%,天然氣增加了 1.5
倍,首次成為其最大供應國。作為回應,中國向俄羅斯出口了價值 48 億美元的電子和機械設備,以取代已離開的西方公司。

在國際文傳電訊社發布了普京準備與我們簽訂新的天然氣和液化氣出口合同後,俄羅斯有人感到滿意,也有人發泄不滿。

3月22日上午的莫斯科時報在其報道中介紹說:“事件的邏輯表明,我們正在完全成為中國的資源殖民地。我們的手機、服務器、汽車、芯片,越來越多的產品將來自中國,我們的外匯隻有人民幣,我們隻能用最原始的天然氣和石油來換取這一切。”

國際戰略研究所在一份評論中表示:歐美對俄羅斯的經濟製裁,正在進一步凸顯俄中關係的不對稱性。現在很難掩蓋這麽一個事實,“俄羅斯現在是中國的小夥伴”

四、我們為什麽沒有簽訂這份合同?

說好的事情怎麽會黃了呢?因為這可能是俄羅斯的饑不擇食,一廂情願。

5da2cb04b4ce1fe1ce97b4c97fe0008f

俄羅斯人如何評價中俄兩國的重大經濟合作,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對於我們而言,這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好消息,即今後中國有了穩定的天然氣和液化氣進口來源。

但俗話說,風險與收益並存。好消息總會有大風險為其背書。在我們的消費中,俄羅斯能源大幅度增加的同時,其他渠道的能源勢必同比例減少,被減少的能源勢必會積極尋找新的市場。

一旦克裏姆林宮三十米長桌的主人異位,一旦去普京後的俄羅斯倒向歐洲,我們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恐怕將會存在嚴重的供應危機。如同兩年前我們讓澳煤退出中國,澳煤在印日韓找到了替代市場,等到今年一月份發改委解禁,澳煤卻難以回來是一個道理。

在能源上過分依賴一個國家,將十分危險。去年俄羅斯將能源稱作核武器、威脅歐洲沒有俄羅斯的天然氣、歐洲人將過不了2022年的冬天的聲音還餘音未了,因此我們肯定不會重蹈歐洲的覆轍,簽了這樣的合同將我們的未來與俄羅斯捆綁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天然氣多的是,特別是至少有足夠多的人想要向我們出售天然氣,比爾卡塔爾、美國、澳大利亞、土庫曼斯坦。我們如果都轉向俄羅斯的天然氣,在外交上就會失去這麽多國家,根本就是一筆虧本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