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紮根非洲多年 賀錦麗出訪反映美國正要急追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今天抵達讚比亞,這是她出訪非洲的最後一站。當地機場擴建一倍,航廈煥然一新,但這不是發展充滿前景的象征,而是提示了中國影響力有多深。

美聯社報導,中國政府出資協助擴建讚比亞機場,隻是中國在非洲擴張勢力的諸多計劃之一,而這類計劃通常能博得民眾好感。

美中在全球競爭,是賀錦麗(Kamala Harris)此行擺脫不了的背景,最明顯的地方就是讚比亞和前一站坦桑尼亞。

除了機場,中國也在讚比亞首都路沙卡(Lusaka)興建一座可容納6萬人的體育場,並在全國各地鋪路造橋。讚比亞因這些發展計劃,背負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債務。坦桑尼亞則是中國的重要貿易夥伴,境內還有一所由中國共產黨資助的政治學校,培訓未來的政治人物。

美國華府已對這些發展產生警覺,拜登政府擔心非洲正進一步落入中國的勢力範圍。

賀錦麗在非洲行期間淡化了這個問題,把重點放在建立不受地緣政治競爭影響的夥伴關係。她此行稍早告訴記者,美國投資的“窗口”現在“肯定開著”,不過她也承認,美國想在非洲取得進展必須把握有限的時間。

賀錦麗與讚比亞總統希奇萊馬(HakaindeHichilema)今天聯袂出席記者會,賀錦麗再次呼籲“所有雙邊官方債權人為讚比亞提供有意義的債務減免”,她似乎暗指中國,卻又強調“我們來到這裏,與中國無關”。

希奇萊馬說,以美中競爭的角度來看待讚比亞的利益是“大錯特錯”,“我在華府的時候並不反中,我在北京的時候也不反美”,“這些往來都不是要反對某人或某些國家”。

中國在坦桑尼亞和讚比亞紮根甚深。中國在1970年代建造了坦讚鐵路,連結內陸的讚比亞與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讓讚比亞得以繞過少數白人統治的羅德西亞(Rhodesia)和實施種族隔離的南非,對外出口銅礦。

根據美國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Peace)資料,中國現已是非洲的最大雙向貿易夥伴,2021年貿易額達2540億美元,是美國與非洲貿易額的4倍之多。此外,和中國打交道,也省了很多與美國來往時會有的民主勸戒。

尼日利亞副總統奧辛巴喬(Yemi
Osinbajo)昨天在推特上寫道:“多數非洲國家當然不需要因為與中國密切交往而感到抱歉。西方國家不會或不願意出現的地點和時間,中國都在。”

拜登去年12月主持非洲領袖峰會時,宣布未來數年要在非洲投入550億美元。賀錦麗此行也宣布公、私部門將投資逾10億美元用於經濟發展,1億美元用於西非安全援助,以及5億美元用於促進與坦桑尼亞的貿易。

然而,有些人質疑美國是否能遵守承諾,賀錦麗也收到明顯暗示:非洲有更多期待。舉例來說,加納總統和坦桑尼亞總統都直率表示,希望拜登今年稍晚訪問非洲時,能造訪他們的國家。拜登若成行,將是他在總統任內第一次前往非洲。

相較之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掌權後,最早訪問的國家就包括坦桑尼亞;在他取得第3個國家主席任期後,坦桑尼亞總統哈山(Samia
SuluhuHassan)也是第一位前往北京的非洲元首。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張彥(Ian Johnson)認為,中國看待非洲的方式與美國不同。

他說:“我們傾向將非洲視為戰爭、饑荒之類的各種問題。而在中國眼裏,非洲更多的是機會。”